财经观察:中方限制采购欧盟医疗器械,影响有多大?
对于中方此次对欧盟采取的限制性措施,相关业内人士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方出台的反制措施针对性很强,也考虑到了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对欧盟高端医疗器械厂商的影响会比较大。 “限制措施针对性较强” 财政部在发布的《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欧盟要限制中国这一产品进口? - 中国新闻周刊网
周逸判断,IPI法案目前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虽然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但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欧洲都没有形成成规模的销售。500万欧元这条分界线,对医疗器械行业没有太大冲击。“欧盟的政策制定者大概率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谈判手段。” 未来 周逸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中国医疗器械过去20多年的出海之旅...
限制超500万欧元采购项目,对中国企业会有多大影响_欧盟_医疗_欧方
也就是欧盟行政部门可以将中国投标人排除在更大的欧盟公共采购招标之外,或在五年内对其投标进行处罚。 不过,《财经》从多家医疗器械企业获知的信息显示,仅针对500万欧元以上公共招标项目做出的限制措施,暂时不会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造成太大的实质性影响。 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有大型医疗器械厂商迈瑞...
中方果断出手:对部分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实施对等限制
此外,此次事件也给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敲响警钟,中方应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医疗器械行业的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国产医疗器械的品质和口碑,逐步降低对进口医疗器械的依赖,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引用来源:《财经观察:中方限制采购欧盟医疗器械,影响有多大?》,环球网,http://m.toutia...
中国出手反制欧盟采购限制,谁更受伤?
在中国医院,采购单价能够超过4500万元预算金额的医疗器械,并不多。“我们有在目录内被限 制采购的产品,订单金额肯定都达不到4500万元,具体会有哪些影响,还在观望和判断。”一位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人士对《财经》表示。不过,公立医院打包采购可能是个变数。因为医院每年采购的项目诸多,因此无论大的医疗设备,还是...
中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对等限制” 业内...
在近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6月出台限制中国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的措施,中方多次沟通未果后被迫做出对等回应。此次措施仅针对欧盟原产产品,不影响欧资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供应。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在我国高端影像设备、IVD平台、高值耗材等领域,罗氏、西门子、飞利浦等欧盟产品仍...
对等限制!商务部回应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_央广网
答: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6月20日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持续在公共采购领域对中国企业设置壁垒。中方多次通过双边对话表示,愿与欧方通过对话磋商和双边政府采购安排等方式妥处分歧。令人遗憾的是,欧方不顾中国释放的善意和诚意, 仍一意孤行,采取限制措施,构筑新的保护主义壁垒。因此,中方不...
懵了!中国重拳反制欧盟医疗器械禁令:欧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极高。以德国西门子医疗为例,其2024年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贡献了其全球收入的近30%。此次中国限制欧盟医疗器械采购,将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订单,尤其是4500万元以上的高端设备采购项目。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并非全面封锁,而是精准区分,在华欧资企业不...
对等限制!中方对欧盟医疗器械出手
对等限制!中方对欧盟医疗器械出手 中国财政部6日发布通知,即日起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对等限制措施。通知规定,对预算金额在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采购,确需要采购进口产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应当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对于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非欧盟企业,其提供的自...
[共同关注]中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
正在播放[共同关注]中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商务部:欧方构筑壁垒 中方采取对等措施 《共同关注》 20250706 00:52:12 本期内容 [共同关注]今起我国将迎新一轮大范围降雨 新一轮降雨和台风雨同时来袭 00:00:47 [共同关注]“丹娜丝”携风带雨逐步靠近 今天夜间将登陆或擦过台湾岛...
【中国网评】欧盟应摘下对中国制造的“有色眼镜”_观点中国_中国网
这一基于欧盟《国际采购工具》法案的单边措施,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也暴露出欧盟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上正越走越远。 欧盟《国际采购工具》是一项旨在判定第三国政府是否对外国企业实施限制性政策的法案。欧盟委员会声称,中国政府在公共合同竞标中对欧盟医疗器械存在所谓“歧视”。然而,这一指控严重违背事实。当
中欧医疗器械贸易博弈升级,中方精准反制欧盟限制措施
通知核心内容有两项:一是采购预算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项目,排除欧盟企业参与;二是非欧盟企业提供的欧盟进口医疗器械占比不超过项目总金额的50%。新规包含关键豁免条款 —— 在华欧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受影响,且仅自欧盟进口能满足需求的特殊项目可例外。商务部特别强调:“中方措施只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
限制超500万欧元采购项目,对中国企业会有多大影响
限制令背后有一组关键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内窥镜对欧盟出口激增41.88%。德国诊所的采购经理展示订单记录:“同样的光学性能,中国产品比德国便宜30%。 ”这种性价比冲击让欧盟在调查报告里标注:2015至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对欧出口增长超100%,贸易逆差转为52亿欧元顺差。蓝帆医疗的应对策略代表了中国企业的...
500万欧元门槛引爆中欧医疗器械贸易战,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禁令涉及范围极广,涵盖从口罩、绷带到高端医疗设备和机器人的广泛领域,几乎涉及总价值高达1500亿欧元的欧盟公共采购市场。截至7月10日,惠泰医疗、海尔生物、百洋医药等企业证券部相关人士均在上市公司交流平台表示公司涉及单笔超过500万欧元的政府招标项目极为少见,对于业务影响较小。对于在欧中企...
限制超500万欧元采购项目,对中国企业会有多大影响
欧盟觉得吃亏了,所以祭出IPI,想通过限制中国企业投标来“平衡”局面。具体怎么限制?欧盟的IPI规定可不简单。他们可以给中国企业投标扣分,甚至直接把中国企业踢出大额采购项目。听起来挺狠,但实际情况没那么严重。《财经》问了好几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得到的答复是:500万欧元以上的采购项目,他们本来就很少参与。比...
欧盟对华医疗器械采购禁令生效,中方宣布反制!
最后,医疗耗材企业模式特殊 。这类企业通常与医院签订持续性采购协议,而非一次性中标买断,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欧盟委员会自身也承认,中国医疗器械的公共采购额可能在30亿欧元至45亿欧元之间,但41%的欧盟医疗器械采购程序不会受到IPI措施限制。05 突围策略:本地化生产与多元化布局 面对欧盟政策壁垒,中国头部医疗...
欧盟封杀中国医疗器械:一场贸易与信心的考验
一些成员国可能更关注短期经济影响,而另一些则可能更倾向于安全考量。该决议的通过,很大程度上是近年来欧盟对中国特定产品,特别是涉及关键基础设施或敏感领域的商品,采取更严格审查和限制措施趋势的一部分。它并非完全禁止所有中国医疗器械进入欧盟市场,而是针对性地切断了中国企业在公共采购这一重要渠道的参与机会,其...
欧盟拟限制中企参与医疗器械采购:一场全球医疗格局重构
这些突破不仅证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实力,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已具备与欧美同台竞技的资格。 三、多重冲击:欧盟限制措施的连锁反应 欧盟的限制措施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医疗产业链中激起千层浪,其影响波及中欧双方乃至整个国际市场。 3.1 中企的欧洲困局 对于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而言,欧盟市场的 ...
中欧针锋相对,中方这次没有惯着,禁止欧企参与政府采购
中国稀土企业开始要求"现款交易"。以前能赊账90天的德国中间商,现在必须先打全款再发货。这场采购对抗还在升级。在欧盟宣布医疗限制令同时,其实同步出台了风力发电设备的禁令。但这条消息被故意延后公布。中国商务部选择优先反击医疗领域,显然是计算过的战术决策。因为医疗设备单价更高、欧盟企业利润更厚。等欧盟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