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品牌高端化未来三年内难以实现
现在,投资者对小米未来的盈利能力更有理由怀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米要做汽车了,在特斯拉、比亚迪乃至华为、蔚来、小鹏、理想等一众品牌已经逐渐形成市场主导局面的今天,小米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不是最佳时期,换言之,进入的有点晚了,会不会再次上演一场“先烧钱再倒下”的游戏?资本市场充满担忧。媒体:2021年是小米冲击高端最
2025车市大逃杀:300变15家,谁能活到最后7强?蔚小理如何破内卷...
当小米 SU7 以 “半价保时捷” 的姿态横扫 20-30 万市场,雷军的 “大号手机” 战略终于显效 —— 量产前数百台耐久测试磨出的品质口碑,加上 “年轻人第一台高端电车” 的情绪价值,让 SU7 成为少数能在特斯拉 Model 3 虎口夺食的车型。 但这种成功难以复制:换作其他品牌,早成 “销量毒药”,唯有雷军的个人...
“蔚小理”或成过去式,新的一年谁才是问界最强对手?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问界、理想和小米都凭借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吸引了大量关注。余承东、李想和雷军这三位企业家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们的品牌问界、理想和小米汽车也因此备受瞩目。尤其是小米的加入,不仅让李想的“微博之王”地位受到挑战,还将手机市场的竞争延伸到了汽车领域。小米汽车SU7的推...
小米想取代“蔚小理”,关键在于增程式SUV这一役?_汽车_产品_理想
等到明年的第二款车型纯电SUV和2026年的增程式SUV上市后,小米汽车产品线逐渐丰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可能会迎来一波销量爆发。 同样是SUV、同样是增程式技术,选对了赛道的小米汽车,将向造车新势力三巨头宝座发起冲击。小米增程式SUV还有一项核心竞争力,即更低的价格。鸿蒙智行和理想也在下沉市场,可一方面为了...
小米汽车发达了,会收购蔚小理吗?国产电车真能3分天下?-有驾
因此,唯一可行的方式是通过收购和并购。小米收购蔚小理的可能性如何?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需要考虑蔚小理的车型和小米汽车是否具有互补性。 蔚来和理想品牌定位明确,拥有忠诚客户群体和独特产品,而小鹏汽车则相对较为模糊,有人认为它们与特斯拉相似。如果小米汽车收购蔚小理,可以通过整合产品和客户资源以及利...
微信指数逼近2亿!小米汽车要把“新势力”蔚小理变成“旧势力”?
虽然新车接踵而至,但上述新车中,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小米汽车。12月20日,小米汽车刷新微信指数新高,热度达到近2亿,超过了蔚小理等一众传统的新势力品牌,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新势力”。当下,随着新能源赛道高速发展,中国车市的内部竞争态势也进一步加深。不仅传统燃油车型与新能源车型争斗正酣,各大新能源车企之间...
太夸张了,造车3年的小米仅用大半年走完了别人10年的路-爱卡汽车爱...
不得不说,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互联网速度”。在造车这个需要耐心和积累的领域,小米汽车却像一匹黑马,用短短3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其他车企10年都未必能走完的路。这背后,既有小米汽车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也有雷军对造车行业的深刻理解和精准判断。
小米华为围追、蔚小理堵截,特斯拉汗流浃背了
多方消息源透露,小米计划最快将于2025 年开始生产和销售一款类似于 Model Y 的 SUV 车型。考虑到 SUV 一向比轿车的需求更高,SU7 的销售奇迹没准儿会重现乃至再升级。前有蔚小理、后有华为小米等,面对国产群雄的围追堵截,Model Y 怕是会汗流浃背了。但是,这也变相证明了 Model Y 的强大,唯优秀者,才会...
是“蔚小理”还是“蔚小理米”?汽车新势力之间的爱恨纠葛_懂车帝
汽车新势力之间的爱恨纠葛 #合资算力新高度bZ5到店体验# 蔚来、小鹏、理想和小米(简称“蔚小理米”)通过资本纽带和战略协同形成了一种“竞合生态”,在共享资源与技术的同时保持品牌与市场的独立性。以前我总以为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直到不久才了解到,不仅仅只是竞争,还可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们,下边来侃侃这些管理,...
新造车5月再洗牌:问界回前三,小米守第五|界面新闻 · JMedia
5月底,赛力斯紧急启动双班满负荷生产模式,提高M8交付效率。汽车之家21周(5月19日-5月25日)的销量数据显示,M8终于开始“放量”,涨到0.37万辆,M9小幅下滑到0.31万辆。 一位汽车产业链人士李兴表示,券商预测,赛力斯2025年销量目标55-60万辆,4款车(问界M9、M8、M7和M5)中,M8将承担1/3。如果M8产能继续释...
造车新势力大洗牌:“蔚小理”成旧势力,华为小米占了C位
好在经过几年摸索后,车企们终于摸清了方向:智能座舱、智能车机系统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组成的“三智”技术已成为行业重点攻克对象,也代表了车企在智能化阶段的核心竞争力。整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业内人士和用户都有充分认识,在此不再赘述,百度旗下的Apollo、华为、小米也都在该技术上投入的资源也是有目
奋进还是躺平:小米拾级而上,赛力斯退居幕后?_央广网
根据赛力斯公布的产销快报,其10月销量为43471辆;另据行业数据显示,问界M9、M7、M5三款车10月合计销量为34005辆,占到赛力斯当月总销量接近八成。要知道赛力斯除问界外,还有东风小康、东风风光、瑞驰新能源、赛力斯汽车和蓝电等五个品牌,足见问界的重要地位。
小米第三台车或将剑指理想L9/问界M9,胜算有多大? - 知乎
这一细分市场的车型普遍价格在40万往上,单一车型月销甚至能连续过万,也让很多厂商锁定这个利润丰厚且对品牌形象有很大提升的细分市场。 小米汽车无论是在流量还是第一台车SU7的产品力上,都给外界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影响,雷总团队恐怖的营销能力、雷总本人的亲和力、小米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支持,无疑都是品牌蒸...
车圈大地震,小米汽车甩出王炸
百年大变局潮汐下,汽车赛道前所未有的拥挤,传统自主品牌殚精竭力发展变革的同时,一众造车新势力强势杀入,百花争艳后难免大浪淘沙,盈利就成了一把悬在造车新势力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截至2025年初,一众造车新势力里完成年度扭亏的也只有理想和赛力斯,今年或许会多出来至少一家,因为小米、零跑和小鹏都在奋力...
看到小米汽车势头凶猛,华为会不会后悔当年不造车的选择?_懂车帝
用户认知局限:华为作为 “技术供应商” 而非 “汽车品牌”,高端市场影响力弱(问界 M9 50 万 + 车型占比 12%,小米 SU7 30 万 + 占比 35%),品牌溢价难突破。 生态闭环不足:小米全自研实现 “手机 + 汽车 + 家居” 数据深度打通(如驾驶习惯与手机场景联动),华为生态协同需依赖车企开放数据,隐私安全把控...
蔚小理VS小米、问界:外观的两条路-爱卡汽车爱咖号
蔚小理VS小米、问界:外观的两条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之前苹果放弃造车,各种方向的分析很多,包括产业链角度、技术角度、竞争角度等等,抛开这些,是否还有产品角度的原因呢?这里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外观也是困扰苹果汽车的一个点。 这要从小米和问界说起。
小米造车一周年:从"卷王"到"赛王",雷军把车圈玩成真人秀!_懂车帝
去年今日,雷军含泪宣布造车"苦过初恋",结果小米SU7上市24小时狂揽9万订单,直接改写"蔚小理"团战剧本。网友锐评:"雷总造车哪是创业?分明是来车圈搞降维打击!" 一年过去,小米汽车交付量突破20万大关,毛利率高达25%。这数据让友商直呼"不讲武德":"我们还在亏钱搞研发,雷总已经偷偷解锁'钞能力'!" ...
蔚来的未来靠小米?但雷军未必需要李斌|界面新闻 · JMedia
虽然小米汽车还在亏损,但从2024年二季度财报和三季度财报数据测算,小米汽车单车的亏损已经从超过6万元,收窄到约3.77万元。这意味着小米汽车的经营效率、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都在不断提升。 相关分析称,随着交付量不断攀升,小米最迟或将于2025一季度实现盈亏平衡。这个成绩,对仅靠一款车型,而且一直处于产能爬坡的新手来...
小米第五,5月新势力角逐加剧,大家都看好谁呢?
问界需化解供应链与品控风险。赛力斯第三工厂需兼顾M9与M8的产能分配,同时修复『电池门』事件的品牌损伤。其港股IPO进程与销量表现高度绑定,M8能否站稳月销1.5万+成为关键变量。小鹏的高端化突围进入关键期。MONA系列贡献过半销量的同时,也稀释了品牌溢价。2025款G6/G9通过配置下放试图破局,但需在30万+市场...
小米3年内难以撼动赛力斯问界高端品牌 小米汽车可能把蔚小理卷了
小米汽车3年内难以撼动赛力斯问界高端品牌的地位——小米汽车可能把蔚小理卷了 1、未来3年,小米汽车只能步小米手机后尘,开始以炫酷的外观卷价格 小米手机缺乏核心技术,但整合供应链能力进行组装,互联网营销遥遥领先。 在华为被制裁的这4年,小米手机销量做到世界第三,2021年-2024年销量分别1.95亿台、1.5亿台、1.4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