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无人机成功观测东北冷涡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专家表示,此次执行任务的海燕Ⅱ型无人机,是在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制而成,具有性能卓越、复杂环境作业能力强等优势特性,可更清晰立体地观察观测东北冷涡,从而提升精准预警灾害的能力。 本次任务中,海燕Ⅱ型无人机搭载机载下投探空系统、SAR雷达、激光测风雷达和云雷达,针对海洋、复杂地形和对流敏感
海燕II型无人机在辽宁朝阳机场首飞成功
18日—19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辽宁省气象局在辽宁朝阳成功实施了2025年东北冷涡机动观测任务,本次任务使用海燕II型无人机,飞行观测历时1小时55分,总航程达400公里。成功投放4枚探空仪,其搭载SAR雷达、测风雷达和测云雷达等关键探测设备全程运行稳定,圆满完成预定探测任务。海燕II型无人机首飞成功,实现了关键...
气象部门首次实施大型无人机东北冷涡观测试验
6月19日5时,辽宁省朝阳市上空浓云密布。“海燕”II型无人机自朝阳机场飞往渤海湾区域,“捕获”一场即将到来并与东北冷涡密切相关的雨。这是气象部门首次实施大型无人机东北冷涡观测试验,旨在贯彻“观测即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天气预报精准度与灾害预警能力,同时推动低空经济商业化场景及公共服务场景应用。6月19...
全国首探!海燕II型无人机成功完成东北冷涡观测_手机新浪网
6月20日,四川在线记者从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日前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II型无人机从辽宁朝阳机场飞往渤海湾区域,成功对东北冷涡系统进行观测。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执行东北冷涡观测试验任务,突破了气象观测空白区,为提升天气预报精准度与灾害预警能力、创新复杂环境数据采集提供...
辽宁省人民政府
此外,辽宁省气象部门还成功开展了大型无人机观测下投资料数据融合应用的准备,通过在朝阳国家基准气候站部署激光测风雷达、云雷达等垂直观测设备,为无人机观测东北冷涡和渤海湾海洋飞行提供协同观测以及数据保障。
看辽西
目前,国家级无人机气象观测试验已基本敲定技术方案、空域方位和航线设计。此外,我省气象部门还成功开展了大型无人机观测下投资料数据融合应用的相关准备,通过在朝阳国家基准气候站部署激光测风雷达、云雷达等垂直观测设备,为无人机观测东北冷涡和渤海湾海洋飞行提供协同观测以及数据保障。朝阳市气象局...
气象部门首次实施大型无人机东北冷涡观测试验_手机新浪网
6月19日5时,辽宁省朝阳市上空浓云密布。“海燕”II型无人机自朝阳机场飞往渤海湾区域,“捕获”一场即将到来并与东北冷涡密切相关的雨。这是气象部门首次实施大型无人机东北冷涡观测试验,旨在贯彻“观测即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天气预报精准度与灾害预警能力,同时推动低空经济商业化场景及公共服务场景应用。
全国首探 “海燕”无人机成功观测东北冷涡 人民财讯6月20日电,6月19...
人民财讯6月20日电,6月19日5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 无人机 自朝阳机场飞往渤海湾区域,成功对东北冷涡系统展开观测。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执行东北冷涡观测试验任务,开创了气象探测新范式,为提升天气... 网页链接
微信公众平台
目前,国家级无人机气象观测试验已基本敲定技术方案、空域方位和航线设计。此外,我省气象部门还成功开展了大型无人机观测下投资料数据融合应用的相关准备,通过在朝阳国家基准气候站部署激光测风雷达、云雷达等垂直观测设备,为无人机观测东北冷涡和渤海湾海洋飞行提供协同观测以及数据保障。朝阳市...
图片报道
目前,气象观测试验已基本敲定技术方案、空域方位和航线设计,各项软硬件保障设备已准备就绪,为后续大型无人机开展东北冷涡和渤海湾海洋观测做好准备。 图为工作人员在机场吊装“海燕Ⅱ型”无人机,该机型可用于高空气象探测,适应高海拔、强对流等极端环境。 郭 伟摄(人民图片)...
气象部门首次实施大型无人机东北冷涡观测试验_手机新浪网
利用无人机观测东北冷涡,如同为预报员装上了“超级显微镜和透视眼”,可更清晰立体地洞察它的“内部秘密”,从而提升预报员把握天气脉络、精准预警灾害的能力。 据介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辽宁省气象局此次利用“海燕”气象专用无人机搭载机载下投探空系统、激光测风雷达和云雷达等,针对海洋、复杂地形和对流敏感区开展机动
国家级无人机气象观测基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此外,我省气象部门还成功开展了大型无人机观测下投资料数据融合应用的准备,通过在朝阳国家基准气候站部署激光测风雷达、云雷达等垂直观测设备,为无人机观测东北冷涡和渤海湾海洋飞行提供协同观测以及数据保障。 朝阳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按照中国气象局要...
图片报道
在辽宁省朝阳市,国家级大型无人机气象观测基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气象观测试验已基本敲定技术方案、空域方位和航线设计,各项软硬件保障设备已准备就绪,为后续大型无人机开展东北冷涡和渤海湾海洋观测做好准备。 图为工作人员在机场吊装“海燕Ⅱ型”无人机,该机型可用于高空气象探测,适应高海拔、强对流等极端环境。
朝阳建设国家级大型无人机气象观测基地_手机新浪网
近日,“海燕Ⅱ型”气象探测专用大型无人机运抵朝阳组装,并将开展相关试验任务,这标志着朝阳国家级大型无人机气象观测基地项目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此外,辽宁省气象部门还成功开展了大型无人机观测下投资料数据融合应用的准备,通过在朝阳国家基准气候站部署激光测风雷达、云雷达等垂直观测设备,为无人机观测东北冷涡和渤海...
“海燕”首次穿越西南高原地区中尺度天气系统 长航时观测高原低涡精细结构...
7月26日,“海燕”Ⅱ型无人机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以垂直于高原低涡风场的角度与姿态开展了约14小时的飞行观测。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西南高原地区的中尺度灾害天气系统,开展长航时机动观测,为全面认识高原低涡的水汽输送和动力结构特征提供数据支撑。
起飞!向着精密监测再进发——海燕无人机破垂直观测难题-中国气象局政府门...
最后,经过适应性改造以及大量仿真分析、风洞试验和系统联试工作,海燕无人机系统具备了同时搭载多型气象探测载荷,执行高空多维度、多要素气象观测任务的能力,还能实时向地面回传探测数据。 “7月底我们准备去海南,去‘看看’台风。”海燕无人机成功试飞标志着我国机动观测业务正在稳步向前。未来,更加开放共享的高空机动...
“海燕”无人机成功观测东北冷涡|雷达|探空仪_网易订阅
“海燕”无人机成功观测东北冷涡 记者6月20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无人机19日自朝阳机场飞往渤海湾区域,成功对东北冷涡系统展开观测。 图为海燕Ⅱ型无人机起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专家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执行东北冷涡...
“海燕”无人机今年首秀——万米高空捕捉“蝴蝶”外围云系结构_澎湃...
继2024年成功探测“派比安”、“摩羯”和“苏力”等台风后,2025年6月14日,“海燕”无人机再次起航——在既定时间、区域精准投放8枚下投式探空仪,最大飞行高度11000米,刷新“海燕”无人机探测台风飞行高度纪录,成功获取高垂直分辨率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资料,累计采集约1.8万余条有效观测数据。
“海燕”无人机成功观测东北冷涡_中国_系统_我国
“海燕”无人机成功观测东北冷涡 记者6月20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无人机19日自朝阳机场飞往渤海湾区域,成功对东北冷涡系统展开观测。 图为海燕Ⅱ型无人机起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专家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执行东北冷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