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林彪?八十年代,陈云,黄克诚、杨尚昆三人表态很重要
杨尚昆,黄克诚、陈云都或多或少与林彪有过交集,对他的评价类似,主张尊重事实,把功劳和过错分开。三人对如何写林彪这一问题表态很重要,《百科全书》编辑人员根据这些意见,进行补充和修改,按照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其他历史人物条目,起到了积极作用。参考资料知网《如何评价拉彪》
1985年黄克诚提议正面评价林彪:林彪没有功劳,他怎么当的元帅?
黄克诚评价林彪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指出,红一军团在我军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参与了多次战役,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众多部队。虽然红一军团主要由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领导,但林彪作为军团长,在反围剿和长征期间,成功指挥了如强渡乌江、攻克腊子口等关键战斗。在抗日战争期间,平型关战役的指挥工作主要由林彪负责。
1985年黄克诚提议正面评价林彪:林彪没有功劳,他怎么当的元帅?
陈云正面评价林彪,是从1971年“九一三事变”后中央领导人的头一次,当然了,陈云之所以这样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时他是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全盘否定林彪,也相当于否定了四野的历史,否定了自己。从总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出,陈云对于林彪在东北时期的一些做法,还是给予了肯定的答案,而从事实上来...
拍《大决战》时,有人主张不拍林彪,杨尚昆:那东北的仗谁打的?
主创人员在进行剧本创作时,林彪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他在戏中的分量可想而知。但当时林彪还是一个敏感人物,有人担心片子里出现他会有麻烦,主张直接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如果非要写林彪,就把他写成一个反面人物。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作出指示:“剧中要有林彪...
1985年黄克诚提议正面评价林彪:林彪没有功劳,他怎么当的元帅?
黄克诚曾评价林彪,认为他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在我军的发展历程中,红一军团扮演了重要角色,参与了许多关键战役。这支部队后来衍生出众多其他队伍。虽然红一军团主要由毛泽东和朱德领导,但林彪作为军团长,在一至五次反围剿及长征期间,成功指挥了包括强渡乌江和攻克腊子口在内的多次战斗。在抗日战争期间,...
毛主席逝世9年,黄克诚提出全面评价林彪:林没功劳,怎能当元帅
可以说,十年特殊时期,不少老同志被陷害,林彪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林彪被开除党籍,剥夺一切党内职务,此后十几二十多年,林彪以往的战功,被有意识得模糊。二、黄克诚提议全面评价林彪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党开始编撰解放军几大野战军战史,可因为林彪关系,四野战史资料,是远远不...
1985年,黄克诚要求全面评价林彪:林彪没有功劳,怎么当的元帅?
在陈云、黄克诚、杨尚昆等人的指导下,大百科全书编纂团队对林彪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力求以客观、历史的角度对其作出公正的评价。黄克诚坚持要客观评价林彪,这背后有几个重要考量。首先,在解放战争期间,黄克诚曾在林彪的指挥下作战。如果全盘否定林彪,就等于否定了整个四野部队,包括上百万的将士和数十万牺牲的...
1985年黄克诚提议正面评价林彪:林彪没有功劳,他怎么当的元帅?
后来,黄克诚在不同场合谈及林彪时,也常常重复:“我过去对林彪的印象不错,觉得他很能打仗,也能采纳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历史人物的评价,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黄克诚以他一生秉持的“较真”和历史学家的清醒,为我们如何审视和对待复杂的历史遗产,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范例。这不仅仅关乎如何评价某个人...
林帅去世后,有三人为他讲话,肯定了他的贡献,他们分别是谁?
1981年,在两案审理的交流会上,陈云对林帅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他说起解放战争那会儿,林帅在东北战场上带着大家打拼,为解放东北地区出了不少力,算是个有功之人。大家慢慢都接受了这种看法:既不因为他的过错就全盘否定,也不因为他的功劳就掩盖错误。接下来要说的是黄克诚,他排在第二位。上世纪80年代,...
开国大将黄克诚评价林彪:他要是一无是处,怎么能当上开国元帅?
对于如何评价林彪这个问题,萧克认为,应该从实际事实出发,尊重历史,功不掩过,过也不掩功,“不增其美,不益其恶”。萧克将军的这种态度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黄克诚大将:写历史人物要学司马迁 同样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的还有黄克诚大将,他在过去一段时间消失在政坛上有18年之久,和林彪很不小的关系...
1985年黄克诚谈论林帅,在场的人听后感慨:敢这么说的只有他了
陈云指出,林彪在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值得认可,但同样重要的是,不能忘记党中央和毛主席给予的战略方向。因此,评价时应兼顾功劳与过错,但主要强调功劳。为了保证历史叙述的准确无误,编写小组主动向曾与林彪共事的军队老前辈们请教,希望能从多方面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1985年的时候,黄克诚就“林彪条目释文”的事儿,说出了自己的
1985年黄克诚提议正面评价林彪:林彪没有功劳,他怎么当的元帅?
周之同、姚夫和李维民,都曾在黄克诚的耐心引导下获得了巨大的成长和启示。他的悉心教导对他们而言如黄金般的珍贵。黄克诚坚持公正评价林彪,那是因为历史事实如此。他明白,不能因为林彪犯过错误就全面否定他的过去,这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他的态度很明确,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能因个人偏见或一时之错就全盘...
...有三人为他讲话,肯定了他的贡献,他们分别是谁?_林总_黄克诚_元帅
在1981年两案审理座谈会上,陈云对林帅给予了公正的评价。提到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林帅领导东北地区的解放事业,说他是有功之人。不忽视罪行,不抹杀功绩的理念,逐渐被大家认同。 第二位是黄克诚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军事篇的时候,给林帅的介绍,只是简简单单几句话,连元帅的称号都没有。此时,...
林彪叛逃身亡后,1981年陈云提出为他正名,中央作出事实评价
后来,开国大将黄克诚也出面表态此事,说道:“不含糊,不混为一谈,这才是符合真正的历史事实。”之后,陈云开始进一步明确给出相关指示:“务必将林彪的功与过分开,政治和军事也要分开”。陈云第二次为林彪正名,此后正式定下了一个基调,更是为客观评价林彪而做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方向。而正是随着这些中央领导...
1985年黄克诚提议正面评价林彪:林彪没有功劳,他怎么当的元帅?
在谈论怎么看待林彪这事儿上,陈云的意见对《中国百科大书》军事卷编写组的伙伴们来说,有着很关键的方向指引。陈云对林彪给出了正面评价,这事发生在1971年“九一三事变”之后,算是中央领导人里头的头一遭。其实,陈云这么说,还有他自个儿的考量。那时候,他正好是东北局的副书记,还兼着东北民主联军的副政委...
1985年黄克诚要求谈林彪,在场的人感慨道:敢这么说的也只有黄老
负责军事卷的工作人员却面临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如何评价共和国元帅林彪。尽管林彪已去世十多年,但他的事迹依然广为人知。如何客观公正地记录和传播他的历史,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黄克诚大将给出了重要指引。早在黄克诚之前,陈云就曾提到过林彪。在1983年,他对《辽沈战役》一书提出指导意见,强调...
林彪去世54年,对他的评价有哪些变化?邓公曾经亲自表态
在广泛征询党中央多位领导人的意见后,八一电影制片厂最终决定邀请马绍信来诠释林彪这一角色。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陈云、黄克诚、杨尚昆等开国元勋对林彪有过客观正面的评价,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也表达出对林彪问题的独到见解。自1966年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林彪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扮演关键角色,主导...
徐庆全:中央领导倡议实事求是评价林彪功过
由于陈云在中共中央的地位,他关于《辽沈决战》谈话中对林彪的评价,不仅给该书编者评价林彪提供了依据,而且为正在编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对于“林彪”条的写作,提供了依据。杨尚昆强调“评价要公道”陈云的谈话中提到,要把关于辽沈战役的书稿送给中央军委,尤其要“杨尚昆同志把关”。此时,杨尚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
林帅去世后,有三人为他讲话,肯定了他的贡献,他们分别是谁?
林帅最终重回十大元帅之列,评价得以公正。关键时刻,三人发声,肯定其对革命贡献。首位是陈云。1981年两案审理座谈会上,陈云公正评价林帅,称其在解放时期东北战场上领导解放事业有功。不忽视其罪行,也不抹杀功绩的理念,逐渐获得广泛认同。第二位人物是黄克诚。上世纪80年代,中国百科全书军事篇出版时,林帅介绍...
林帅去世后,有三人为他讲话,肯定了他的贡献,他们分别是谁?
又是出自谁的手笔?在林元帅辞世之后,多亏有陈云、黄克诚、杨尚昆这三位国家栋梁,他们没有选择锦上添花之易,而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更为艰难的道路——秉持实事求是之精神,为林帅仗义执言,公正地评价了他的历史功绩。正因如此,林帅的身影才未在历史的长河中黯然消逝,而是得以在史册上留下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