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特殊的任命
在他的主持下,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快出现生气勃勃的局面,但是背后并非一帆风顺。 全部被迫辞职 在毛泽东刚刚主持宣传部工作之际,国民党内部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1925年11月,林森、邹鲁、叶楚伧等少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在北京西山孙中山灵前非法召开自称是国民党第一届第四次中央执监委员会议。 他们公开提出取消
蒋介石谈接班人时语惊四座:“我要提毛泽东!”
古语有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国共两党的领导者——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曾为了找一个“守江山”的人煞费苦心,更有传言称,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欲提毛泽东为接班人。 蒋介石成为孙中山的继任者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孙中山临逝世前并没有确定谁是接班人。 孙中山在陈炯明事件后,对舍命从上...
揭秘孙中山鲜为人知的基督教葬礼
事实上,孙中山临终前承认自己是基督徒,其家属力排众议最终顺利举行基督教追思仪式的整个过程,说明追思仪式作为“家族”行为,穿插于国民党主持的“总理治丧”事务之间,具有浓厚的“党国”色彩。孙中山基督教追思仪式问题,发生在有着共产国际背景的国内非基督教运动盛行时期,在整个丧事中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仅涉及孙中山与...
理论热点_中国网
在陈炯明叛乱给了他很大打击后,孙中山对许多事都觉得要重新考虑。 孙中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信念和决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如果客观事实一再证明他原有想法行不通时,他能够断然作出使周围人都感到吃惊的新的选择。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
毛泽东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三次对谈”
抗战接近尾声,国民党政府坚持奉行独裁统治,国共两党政见不合,局势十分紧张。1945年6月1日,黄炎培和傅斯年共同起草电报,并于次日由褚辅成、黄炎培等7名民主爱国人士联名发出,向延安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他们希望国共两党能够就国内团结问题继续磋商,以推动抗战胜利的尽早实现。
解密: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的日子_山东频道_凤凰网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 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 筹组湖南国民党总支部 ...
孙中山去世后,无名后辈蒋介石如何只用一年多就成为国民党一把手...
偏安广州的国民党立时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由于孙中山生前没有指定接班人,他的突然离去造成党内巨大的权力真空,随即而来的就是国民党一把手的权力之争。 国民党一把手的争夺最初主要在胡汉民和汪精卫之间展开。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同盟会,胡、汪二人即追随左右,开展革命活动,被孙视为得力臂膀。
孙中山死后蒋介石还只是个小人物,他靠什么走上第一把手_百科TA说
孙中山死后,蒋介石只是一个军校的校长,成为革命二代领导人希望渺茫。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干掉排在他前面的军事部长许崇智和外交部长胡汉民的?又是如何利用汪精卫和鲍罗廷的呢?用故事演绎历史,用历史佐证“故”事。有趣,有料,有八卦,就在每周二《张文平说民国》。 1925年,一代伟人孙中山撒手人寰,虽然死前写好了总...
两三年间,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怎样的“巨大成就”_上观新闻
100年前,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造并发展国民党组织,领导工农大众支持国民革命,为革命新局面的形成、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打下了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精明机智叶剑英
对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磨擦,叶剑英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掌握时机,坚决予以回击。1940年3月,他利用出席蒋介石召开的参谋长会议的机会对全国战局了如指掌,作战决策符合实际,作战命令下达及时。所有这些都是叶剑英领导总参机关创造出的成绩。
94年前的今天,孙中山最后的日子,临终前立下三份遗嘱 - 北京日报...
”于是,汪精卫就将孙中山的家属和在京的国民党员一起召唤到孙中山病榻前,此时已是中午。汪精卫将两份遗嘱呈给孙中山,孙科把钢笔递给孙中山。但这时孙中山连签字的力气都没有了。看到孙中山握笔颤抖不能自持的样子,宋庆龄含泪托其手腕让他签字。孙中山虽然腕力很弱,但“孙文,3月11日补签”几个字却非常清楚。孙中山签过字后...
孙中山的葬礼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首先,在葬礼这种重要时刻,将亲属和家人排除在外标志着个人从家庭向公众领域的最终转移。孙中山临终前由儿子孙科(孙中山与第一位夫人所生)及其年轻妻子宋庆龄看护,但是在孙中山去世和葬礼这段时间,两人不断被自称是孙中山政治继承人的汪精卫抢了风头。一位参加过孙中山葬礼的国民党成员回忆道,葬礼后,汪精卫嚎啕大哭,就...
纪念孙中山先生 - 百度百科
同一天,毛泽东还在《人民日报》上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题发表文章,对孙中山的一生作了概括总结:“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写道:“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产生影响 改革开放前的...
“伟大事业的引路人”--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正如宋庆龄在1949年2月20日《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信中所言:“我深信,在你们英勇、智慧的领导下,这一章历史——那是早已开始了,不幸于二十三年前被阻——将于最近将来光荣的完成。”这一章历史,始于1921年毛泽东等人所肩负的开创天地之伟业,其间经历了“蒋介石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遗训,背叛了革命,而...
孙中山与共产党人:从相识、相知到合作--党史频道-人民网
但中共成立之初力量弱小且处于秘密状态之中,仅有50余人,一年后召开中共二大时也仅有195人,故必须联合一切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政党。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有着光荣的历史,虽屡遭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革命的旗帜,故成为共产党联合的对象。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鉴于国民党的广泛影响力和共产党力量弱小的客观现实,提出了联合孙中山...
历史因何选择了中共?孙中山曾自称社会主义者——中新网
在这三次变革中,三位伟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孙中山是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毛泽东曾做过国民党的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当时还是国民党中宣部的实际负责人。邓小平又是毛主席的重要助手。所以他们三位在工作上是有衔接的,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政治现象。 共产党是孙中山的可靠盟友 ...
中国青年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及一切革命先驱们的伟大抱负。一九五六年十一月,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时指出,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
这条路为何能让最反动的前“军政大员”也来同心同行? - 人民政协网
1984年初,已在美国与子女团聚数年的前功德林学员、黄埔校友宋希濂将军,与三位老校友共同在美发布宣言,倡议“军校同学应秉承孙中山先生遗志,继续发扬黄埔精神,为促进祖国统一而奋斗”。此倡议与国内有识之士不谋而合,多方努力之下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宋希濂任副会长。……度尽劫波兄弟在,...
熊克武(民革中央原副主席) - 百度百科
以后熊克武卷入四川军阀混战之中,消灭了孙中山任命的川军省长吕超部,几次反复于南北政府之间,还高唱联省自治,只有在陷入危局之后,才重新表示接受孙中山的领导。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熊克武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广东军政府委任其为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11月,孙中山北上,以英文密信给熊克武:“望即将所...
【同心讲堂 · 学党史⑧】1923:革命征途共携手 ——第一次国共...
陈独秀主持了大会,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分析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把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改造成为工、农、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1923年1月12日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