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急电朝鲜前线:要杜平立刻回国接受新任务_彭德怀_毛主席_外交
:"那我去跟毛主席说说看吧。" 杜平松了一口气,心想有彭老总出面,事情应该能有转机。但他没想到,接下来的发展会让他措手不及。 彭德怀留杜平在家里吃饭,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起了朝鲜前线的情况。杜平半年多没见到彭老总,心里有说不完的话,便愉快地留了下来。 用餐时,杜平跟着彭德怀来到了中央领导的食堂。看到其他领导也是两菜一汤的简单
首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说,阎锡山的情况我们了解,他有抗日的一面,中央也派专人做阎锡山的工作,目的是拥阎以促抗日,希望杜平教育好干部战士,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为阎锡山的人员过往提供方便。杜平当即表示坚决贯彻执行。通过这次交谈,杜平政治觉悟、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得到一个全面提高。 “今后凡政治工作都由你负责” 1950年,中央军委任...
毛宁分享毛主席霸气发言视频,“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据环球网报道,4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文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怕挑衅。我们绝不退缩”。随文配上了一段毛主席1953年的讲话视频。毛主席说,“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
被毛泽东称为"大学生"的儒将杜平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将军曾与余言其由来:新中国成立后某日,罗荣桓向毛泽东介绍杜平将军:“杜平同志是我们红军中的大学生。”毛问什么大学,杜平答:“长沙群治大学。”毛戏言:“那是野鸡大学。”继曰:“野鸡大学也有好的嘛!”后,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毛泽东对许世友将军言:“你是个周勃。”又曰:“我是师范生,杜平是大学生。”将军惶惶...
抗美援朝:毛泽东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决策之一 - 北京日报客户端
毛泽东说:“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没有发出的电报 9月15日,美军从朝鲜仁川大举登陆,28日,占领汉城。9月29日夜,毛泽东收到周恩来的报告:“美帝国主义已在公开表示将进军三八线以北……”与此同时,从8月底开始,我国东北、上海、山东等地沿海渔民不断发现有美机或美舰...
亲历朝鲜停战谈判:“不要带着仇恨和情绪,要见招拆招” - 中国新闻周刊网
这是因为,毛泽东看出对方构筑的“堪萨斯防线”是其底线,无论如何不会放弃,且就地停战其实中朝方并不吃亏,因此改变了原先的设想。 对方也不再提“海空优势”补偿论,只要求让出开城一带,甚至可以交换,因为开城是李承晚一再提出不能放弃的“古都”。对此,中朝方坚决拒绝了。
北纬38度线的回忆:朝鲜战场上的彭德怀
杨凤安回忆,彭德怀当时“啊”了一声,显然有些意外。接他的人也不多说,就说中央有个会议,毛主席让立即把你接到北京,要马上听一听你的意见。“此时已接近中午12点,彭总马上散会,简单吃点饭就准备起程。” 时隔多年回忆,杨凤安说,当时彭老总根本没意识到会调他到朝鲜战场,临行前,他还特地问了句:“西北剿匪的文...
杜平向毛泽东主席敬酒_新浪军事
1981年初秋的一天上午,笔者拜望中国人民志愿军首任政治部主任、原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杜平。老将军拿出他从抗美援朝前线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并向毛泽东主席敬酒时拍的一张照片,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1951年9月初的一天早晨,我到防空洞外散步。机要处
气吞万里壮山河 - 中国江西网
毛泽东同志说,“靠的是一股气”!这股气,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无法理解,因而称之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这股气,其实也好理解,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正气,就是“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的朝气,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三个不相信”誓言所彰显的锐气,就是中国共产党人...
家国情怀:彭德怀、毛泽东在出兵朝鲜前的两场“特殊安...-河南省政协
毛泽东说:“嗯,这23年可不容易呀!每到关键时刻都是你支持我,这次朝鲜出兵,也是你挺身而出。” 彭德怀说:“主席决策非常英明,抗美援朝,我们必须出兵。” 毛泽东接着说道:“岸英想当志愿军,跟你去朝鲜打仗,你是志愿军司令,你看能不能收下他?” 彭德怀对毛泽东的这个想法感到很意外。他便看着岸英说:“不行,不...
英雄归来!今天的祖国,如您所愿 - 中国军网
毛泽东一家已经为革命献出了6位亲人的生命,活下来的两个儿子只有岸英健康,上战场意味着什么,毛泽东当然清楚。然而,当许多人劝毛泽东阻止岸英赴朝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最朴素的两句话:“他不去谁还去?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后来,得知岸英在朝鲜牺牲的噩耗,承受老年丧子悲怆的毛泽东,几乎说了同样的话:“唉,战争嘛,总要有伤亡,没得关
幕后与前台: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战场 - 中国军网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研拟了《目前朝鲜战争局势汇报提纲》,十分明确而又具体地指出,美军“估计可能在仁川或其他地区登陆”。敌军正在仁川港外进行的种种活动,是在为登陆做准备。《汇报提纲》由柴军武于9月7日亲自带回北京。 8日,柴军武向聂荣臻代总参谋长作了汇报。聂荣臻当即将《汇报提纲》批呈毛泽东。毛泽东十分重视,批...
文史博览 | 抗美援朝时期毛泽东三次召见邓华,传授“零敲牛皮糖...
你四日写的报告,我看过了,批了几句话,总的意思是,志愿军应以肯定敌人登陆,肯定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在清川江至汉川间登陆这一判断出发,来确定行动方针。登陆的时间可能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毛泽东召回邓华的主要意图就是防止美军第二次仁川登陆。他对邓华说:“决不允许敌人在西海岸,尤其是在汉川至鸭绿...
《朝鲜停战谈判》 摸底_共产党员网
7月15日,中断三天的停战谈判在开城恢复举行。经过半个月的唇枪舌剑,7月26日,按照毛泽东的构想,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停战谈判的五项议程。 然而,当朝中方面提出应以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时,美方却以“海空军优势必须在地面得到补偿”的荒谬理由,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阵地后方,企图不战而攫取1.2万...
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出国作战决策的艰难出台 - 湖湘名人 - 新湖南
当毛泽东拟让其挂帅出征时,彭德怀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略带感慨地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下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彭德怀鼎力支持毛泽东的意见,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
“不可能”是如何变成“可能”的--党史频道-人民网
但是,毛泽东同志研判形势后说: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出兵参战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对各方都不利。 1950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战火已经烧到我们的门前了,放火者已经暴露了他们的野心了,我们处在侵略...
被迫离开武汉,70年前的艰难抉择!这杆“猎枪”瞄向了谁? - 上观新闻
后来,他在《彭德怀自述》中回忆关键时刻自己的判断:“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如等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 毛泽东最终决定:出兵。用他的话来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毛泽东一生最艰难抉择:朝鲜战争出兵不出兵?-中新网
(毛泽东同苏共中央代表团谈话纪录,1956年9月23日)20年后的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与来访的金日成主席谈话时又提到这件事,他说:“可惜那时候只有5个军,那5个军火力也不强,应该有7个军就好了。”(毛泽东同金日成谈话纪录,1970年10月10日)就在中国人民密切关注朝鲜半岛战局发展的时候,由于朝鲜人民军英勇作战,到8...
李慎明:“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的站立、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60多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我们决不希望朝鲜半岛发生战事。但美国已经把战争强加到了中国人民的头上,从这一点上讲,60多年前新中国掀起的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完全是被迫的。志愿军渡过鸭绿江的第8天即1950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与民主党派人士周士钊谈到朝鲜战争时说:“现在美帝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的东...
【第一军情】胜战 - 中国军网
1958年7月,毛泽东在会见时任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讲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苏联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信中国人的呢?从打朝鲜战争开始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1952年,苏联政府将中长铁路移交给中国政府;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当月,苏联决定新增援助中国90个项目;第二年,苏联将旅顺口海军基地移交中国政府。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