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神十九乘组回家!着陆场各项准备就绪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全刚:在返回舱返回到100公里到10公里高度,该设备实时提供航迹测量数据,它的抛物面天线能在8秒内完成180度转向,径向速度测量误差控制在0.02米/秒以内,同时它还能够精准获取高精度三维空间测量数据,为落点预报系统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为做好飞船的“引路人”,技术人员先后对雷达进行了三次升级,...
飞23万公里命中10环,神十九精准着陆,预报和实际落点仅距186米
神舟十九号从空间站撤离之后,采用绕飞5圈飞行模式,累计飞行23万公里后,精准着陆,第一次预测落点和实际落点仅仅相差15.61千米。 神舟十九号返回全过程有四次落点预报,每一次都需要地面系统做好准备,相关预报都由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出。 30日凌晨4点从空间站解锁撤离,此时大约位于高度380公里的太空,2次调姿后,就进入...
嫦娥六号落点精度有多高?1720米!从38万公里外精准命中有多难?
除了月球背面的月壤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嫦娥六号返回器极为精准的着陆。从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返回,以每秒10.9公里的极快速度冲入大气层,最后成功在预定区域降落。从第三次落点预报坐标来看,当时预报的坐标与最终实际的落点坐标相距仅1720米,这样高的精度可以说基本准确命中十环靶心。那么,嫦娥六号轨道...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载人航天”和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微信公众号“中国载人航天”据悉,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
逐梦九天再出征——写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际
2024年10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新华社发(韩启扬 摄)送君逐梦探九霄 3名航天员登车离开问天阁时,6公里外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程序已经进入倒计时工作状态。发射场内,在探照灯光的映衬下,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组合体在夜色中愈显...
神舟十九号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 神舟从容再问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神舟十九号发射任务中地面电缆网、手动控制台、继电器控制组合等多项产品的生产。 一台应用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手动控制台,仅导线就有3000多根。这些导线又细又长,直径只有0.15毫米,很容易绞成一团。在1立方米的控制箱内一一对应连接好这3000多根线,做好所有导线的...
聆听2024|听,征途的召唤
2024年11月15日23时13分,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这一年,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一年,也是中国实施...
神舟十九飞天摘星!我们还顺便给NASA点了个赞!
12时51分,神舟十八与神舟十九两组航天员胜利会师。6个多小时,比很多朋友过年回家的速度都快。太空对接又是如此丝滑、精准,我都已经在期待载人登月了。关于载人登月的时间,10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工程全线...
只差130米!神舟十三号落点预测精度为何这么高?
第四次发生了更大幅度的偏移。第一次与第四次落点预报的坐标相距可达6.98公里,将近7公里。在神舟十三号返回时,地面风速为8米/秒,而高空风速超过30米/秒,这么强的风速对于返回舱落点的精确预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考虑到这些偏差,经过多次的计算之后,最终让返回舱的预测着陆坐标准确接近实际着陆坐标。
神舟13号返回舱从140公里远打靶,误差仅130米,为何比美国还高?
但返回舱实际着陆点与预测落点坐标误差仅130米,这算得上是10.8环的打靶成绩,这成绩非常不错,因为返回舱从140公里高度射向地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并不是直线打靶,也不是打固定靶。返回舱返回,中国飞控中心需要精确计算很多因素,地球自转速度,风速,返回舱速度,大气阻力强度等,加工这些数据才得出预测...
695.5米!我国对外公开神舟12号落点精度,为何说是10.6环成绩?
返回舱的预计落点为一个36×36平方公里的区域。将这个区域比作一个气手枪靶子的话,第10环直径应该有3.6公里,半径为1.8公里。而实际着地点与正中心点的差距仅为695.5米,相当于10.6环的成绩。神舟12号返回舱的精准着陆再次证明了我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与美国龙飞船着陆相比,神舟12号的返回舱...
热闻丨神舟十九号发射成功!长文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奋进之路
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神舟十二号落点精度到底有多高?847米,为何还说它正中靶心?
预报与实际落点相差仅为847米 2021年9月17日12点45分,制动发动机开启,返回开始,除了主发动机外,侧面还有姿态控制发动机也在有规律喷出火焰,这是在保证制动时飞船姿态的稳定。制动结束后不久,飞控中心预报工作人员就给出了预测落点坐标为:东经100°04'46'' 北纬41°37'23'',熟悉地理的朋友就知道了这纬度...
神舟十八号乘组已撤离空间站!落地时间确定,东风着陆场布阵迎接
这个“口字形”整个包括了着陆场区1300平方千米的面积,当返回舱即将落地,5架机同时飞向理论着陆点,收拢飞行,然后加上每架机都有200米的高度差,我们可以随时根据他通报的预报落点进行及时调整。所以,采取的是布阵迎接,而采取模式,依然是“空中搜救航天员 地面处置返回舱”的搜救模式,参加任务的有5架直升机:...
微博
神舟十四飞船成功着陆,实际落点与预报落点误差仅340米!这相当于400公里外打靶,误差却只有千分之一,这已经相当精确了,妥妥的十环! 神十四的返回过程首先是与空间站分离,然后会在轨道上再绕地球约5圈,并调整姿态,与轨道舱分离,之后推进舱会朝向前方并启动发动机减速。在145公里高度上,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并在约100...
神十八返回在即,东风着陆场严阵以待,期待凯旋而归
选择东风着陆场作为主要的坠落地点,一方面是由于其广阔的面积,适合多种着陆器的降落;另一方面,东风着陆场的地形条件非常丰富,具备多样化的地形,能够有效支持各类实验的进行。因此,当神舟十八号的三名宇航员返回时间确定后,我国的相关人员也迅速前往东风着陆点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同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工作...
【观察者网】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载人航天”和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分钟科学的动态-哔哩哔哩
05:06 1720米!嫦娥六号返回落点精度有多高?从38万公里外精准命中有多难? 嫦娥六号返回器极为精准的着陆.从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返回,以每秒10.9公里的极快速度冲入大气层,最后成功在预定区域降落.从第三次落点预报坐标来看,当时预报的坐标与最终实际的落点坐标相距仅1720米,这样高的精度可以说基本准确命中十环...
新一代载人飞船的降落精度有多高?相当于射击比赛命中10.8环
张柏楠称:落点精度非常好,刚才现场有的时候可能是10.8环(射击项目中的高准确命中度,最高为10.9环),也就是说如果将飞船返回形容为一次射击赛活动的话,那么飞船的落点相当于命中了10.8环。对此张柏楠解释说:落点的精度主要是保证航天员着陆的安全,若地形不好会对整个返回着陆造成影响,影响航天员的...
天宫二号如期“回家” 六大精彩瞬间难忘 -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题:天宫二号如期“回家” 六大精彩瞬间难忘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喻菲、张瑞杰 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总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入轨,设计在轨寿命2年。 7月19日,在巡游太空1000多天后,天宫二号返回地球家园。中国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