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现超微创穿刺切除肺小结节 有望破解...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团队国际首创的“经皮穿刺肺结节球形切除术”就带来了一种新的肺结节解决方案。这种创新术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肺小结节的超微创精准切除,对于低度恶性惰性肿瘤或磨玻璃表现为主的早期肺癌、癌前病变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胸部肿瘤研究所...
全球首创!华西医院“一针切除”肺小结节,患者体表创口仅针孔大小
4月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召开媒体见面会,该院刘伦旭教授团队公布了国际首创“经皮穿刺肺结节球形切除术”,不用开刀,仅通过穿刺即可实现肺小结节精准切除,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患者恢复更快、创伤更小。据了解,该创新术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肺小结节的超微创精准切除,为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丹:肺结节人群中仅有1%到4%为肺癌患者 需警惕...
刘丹提到,在医疗筛查中,肺结节大概有 50% 到 70% 的自然分布人群,但高比例的结节患者中,真正的肺癌患者实际上只有 1% 到 4%。 为了在提高肺癌早筛率的同时解决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和诊疗意见的精确度问题,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共病研究院院长李为民教授带领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团队基于带有远程人工智能辅助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王成弟团队在Nature Medicine上发文,创建...
该研究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其医联体12万受试者开展,纳入胸部CT检查检出肺结节人群,其中健康体检队列(Medical Checkup Cohort,MCC)45064例肺结节人群数据作为训练集(80%)和内部测试集(20%),社区筛查队列(Mobile Screening Cohort,MSC)14437例肺结节人群数据作为外部测试集。 C-Lung-RADS第一阶段Phase 1使用肺结节...
西部地区首例“杂交”手术!看华西医院如何一次性解决多发肺结节!
国际及国内的专家共识,都主张在最大限量保留患者肺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处理更多的高危结节。在全身麻醉下,结合肺结节射频消融术和胸腔镜微创手术,可以一次性完成多发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完美解决患者肺功能无法耐受双侧肺手术的...
全省首例!机器人来帮忙 辅助下肺结节射频消融手术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团队完成了全省首例穿刺导航定位机器人辅助下肺结节射频消融手术。术后1天即出院。这将为多发肺结节(多原发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极致微创的解决方案。患者李女士今年47岁,2021年体检发现右肺多发结节,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症状。后在当地医院及时进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
华西医院完成四川首例穿刺导航定位机器人辅助下肺结节射频消融...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刘伦旭教授、蒲强教授、廖虎副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47岁女性患者实施了四川省首例穿刺导航机器人辅助下的肺结节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无并发症,一天后即出院。 患者李女士于2021年体检发现右肺多发结节,并接受了多处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癌。一年后,医院随访发现其右肺中叶新发磨玻璃结节...
华西医院实现超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97.2%
11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和共病研究院院长李为民在第二届慢病规范诊疗全程管理华西研讨会期间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超早期肺癌患者占确诊肺癌患者总数的16.81%,而到2023年,这一占比提升至27.8%,这有赖于肺结节肺癌全程管理体系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影像技术发...
揭秘!成都治疗肺结节哪家强?这家医院用新技术让患者重获健康-39...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这是一家国家二级呼吸胸肺专科医院,在肺结节治疗方面,其特色在于将微创介入与中医相结合。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微创介入技术,如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微波消融术等,能够准确地获取结节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同时对一些良性结节或早期肺癌结节进行有效的治疗。在中医治疗方面,医院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他们根据...
四川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肺结节射频消融术完成 -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近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由刘伦旭教授、蒲强教授及廖虎副教授组成的医疗团队成功完成四川省首例在穿刺导航机器人辅助下的肺结节射频消融术。这一创新手术不仅标志着华西医院在胸外科微创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多发肺结节(多原发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如何捕捉“超早期肺癌”、阻断肿瘤血液供给……这场研讨会逐一...
同时,借助肺结节临床影像随访队列,通过立体分割肺结节病灶结合CT影像随访信息,华西医院建立肺小结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其准确性与三甲医院专家水平相当,破解了超早期肺癌误诊难题。 此外,华西医院还创建了首个中国版肺结节分级及精准处理系统,通过医工结合研发肺结节/肺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及我国第一...
...极致微创”肺癌切除手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患者是一位58岁的中年男性,两年前体检发现右肺上叶8mm和右肺下叶6mm共两枚磨玻璃结节,于当地医院行“胸腔镜(三孔)右肺上叶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肺上叶中分化腺癌(pT1aN0M0, ⅠA1期)。今年6月,患者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较前明显增大至9mm,综合考虑下叶结节亦高度怀疑肺癌,...
全国首例!华西医院这例活检术用上国产机器人
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的内窥镜镜头和光源无需占用工作通道,方便医生实时观察整个穿刺过程,实现更安全的穿刺。其导管在同类自带镜头和光源类机器人中是最纤细的,以便医生可以检查肺部更深处的小结节,有望真正实现全肺覆盖。此外,操作过程电磁传感器和术中影像配准就像GPS,能实时跟踪定位当前支气管镜前端位置。微创...
肺结节研究有了中国方案 这项科研成果登上《自然医学》
另外,临床医生大多凭借既往经验诊断肺结节,其诊断精准度因人而异。如果医生对小结节的良恶性判断不精准,会导致出现错诊、不必要的外科手术等问题。因此,亟需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肺结节风险分级系统,让患者更放心,医生诊断更有信心。”李为民表示。自2001年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为民教授团队长期...
AI+检测!肺癌早筛实现新突破,“肺结节人工智能精准甄别技术研发及...
在项目规划报告环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丹教授详细介绍了《肺结节预警与干预研究路径图》。她指出,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是肺癌防治的关键。本次重大专项将通过研发多模态AI影像分析系统、构建甲基化生物标志物数据库及建立全球首个百万级肺结节多组学数据库等三大技术突破,构建精准诊疗体系,为临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创建适合中国人群的肺结节风险分级
适合中国人群的肺结节风险分级创建9月1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为民教授、王成弟研究员团队在医学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IF:58.7)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创新性研发基于数据驱动的中国肺结节报告和数据系统,实现了肺结节恶性风险精准分级和个性化管理。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胸外科双博士,The University of Tokyo(东京大学,日本)肺外科博士(国家公派)和四川大学食管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及实验室PI,“天府峨眉计划”青年人才,华西医院临床科研两栖型引进人才。美国UTMC和加拿大多伦多总院访问学者,日本京都大学助理研究员,东京大学高级临床医生。国际心肺移植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肺移植专委...
...把肺癌微创诊断治疗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在最近进行的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中,我院刘伦旭教授等申报的“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创立及其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获得25名评审专家全票赞成授一等奖,其中5名专家建议授特等奖;有关专家在成果鉴定时认为:该成果对我国胸腔镜肺癌外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是近年来我国少有的创新技术,是新世纪微创胸外科的重要...
【四川观察】西部地区首例!华西医院完成这项微创技术“杂交”手术-四川...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患有双侧多发肺结节老年患者实施“杂交”手术。该手术结合了射频消融和胸腔镜下微创手术两种术式,一次性解决了患者肺部的多发“高危”结节,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功能,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术后2天即出院。经过文献检索,这也是我国西部地区首例射频消融和胸腔镜下微创“...
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主任揭晓:肺癌手术全过程16大疑问
之前科普君发布了华西医院肺癌中心邱小明医生的科普帖(点击回看:华西医院肺癌中心教授一语道破:肺癌晚期生存率翻了6倍!),觅友们都有所收获,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不负所托!这期由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主任来为我们揭晓肺癌患者手术全过程的常见问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