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
在监管模式的创新上,北京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推动49个监管部门应用数据比对、远程检查、企业自主提交材料等八种方式,实现现场检查向“不见面”“非接触”式监管的转变。截至今年3月,全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40.9%,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为企业减负成效明显。凭借“扫码检查”工作机制,重复检查、低效...
北京“无事不扰”企业总量超23万 占全市企业总量10.25%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 庞婷)北京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40.9%,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全市“无事不扰”企业总量达到23.1万,占全市企业总量的10.25%……4月27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以“深化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北京)两...
北京“无事不扰”企业被检查量环比下降79.1%,切实为企业减负
截至今年3月,全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40.9%,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为企业减负成效明显。此外,自2024年7月1日以来,本市全面推行“扫码检查”改革,全市各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对企业开展检查时,必须先统一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企业码”,才能实施行政检查和现场访企活动,并对重复检查、低效检查进行提示阻...
京津冀7.24亿条信用数据实现全量共享_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地联合出台《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实施工作方案》《京津冀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建立标准化数据共享机制,联合组建京津冀数据实验室,创新打造京津冀信用分析GIS平台。已累计实现7.24亿条市场主体信用数据全量共享,实现涵盖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风险分类、年度报告...
“五一”期间,全市大型特种设备将实现智慧监管 — 新京报
在创新监管工作模式方面,推动全市49个监管部门广泛应用数据比对、远程检查、企业自主提交材料等八种非现场监管方式,以科技手段赋能高效精准监管,将现场检查转变为“不见面”“非接触”式监管。截至2025年3月,全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40.9%,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为企业减负成效明显。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592号提案的答复意见_建议提案_北京...
依托市大数据平台,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共享了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等7个市级部门提供的累计6535万余条原始数据、接口调用481万次,用于支撑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建设和应用,助力金融机构提高融资信贷便利性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向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共享了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税务局、市高法等8个部门提供的累计9147...
京津冀实现近1700万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共享 推动跨地域市场...
2月24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宣布,京津冀三地已构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资源库,实现了近1700万家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团体等各类机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共享。2024年,由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和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共同编制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元交换规范》与《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04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_建议提案_北京...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有关加快推进政府大数据互联共享建议。自2018年开展大数据行动计划以来,我市组织全市各部门开展“职责-数据-库表”三级目录体系梳理,不断夯实全市大数据一套“家底”,同步利用区块链技术和理念建设了全国首个城市级区块链基础设施“目录链”系统。目录链系统以三定职责为根,将系统、数据及...
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5. 加强数据共享,推进协同监管公共卫生监督政务治理智慧平台已建立跨部门的数据交换机制,推进卫生监管联动和 信息共享,通过跨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推进协同监管。创新点 模式创新方面,应用数据机制,全面拓展协同监管、大数据信用监管等多种监管模式, 实现了对传统监管模式的有效补充。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引入科技手段,实现自动...
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5. 加强数据共享,推进协同监管公共卫生监督政务治理智慧平台已建立跨部门的数据交换机制,推进卫生监管联动和 信息共享,通过跨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推进协同监管。创新点 模式创新方面,应用数据机制,全面拓展协同监管、大数据信用监管等多种监管模式, 实现了对传统监管模式的有效补充。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引入科技手段,实现自动...
北京已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_腾讯新闻
在监管模式的创新上,北京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推动49个监管部门应用数据比对、远程检查、企业自主提交材料等八种方式,实现现场检查向“不见面”“非接触”式监管的转变。截至今年3月,全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40.9%,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为企业减负成效明显。
北京已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北京市|市场监管总局_网 ...
北京已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 4月27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开“深化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北京)建设两周年“成绩单”。通过推行非现场监管、健全“扫码检查”工作机制、扩大“无事不扰”清单范围三大举措,北京市市场监管正以数字化服务新模式,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
北京已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_检查_企业_数字化
北京已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 4月27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开“深化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北京)建设两周年“成绩单”。通过推行非现场监管、健全“扫码检查”工作机制、扩大“无事不扰”清单范围三大举措,北京市市场监管正以数字化服务新模式,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
北京市积极推动政务数据共建共享 全面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效能
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的决策部署,积极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北京市以数字政务为抓手,充分依托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和市大数据平台,以应用场景为驱动,以新技术赋能为引擎,加快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资源的价值与活力,有力支撑了营商环境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各项重点...
国内资讯_农视网
加快京津冀620类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在北京,市民及企业办事会更加方便。去年,北京市创新推动“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2025年,北京将新建一批办事场景,做好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审批协同联动的集成服务。同时,编制“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建设指引手册。 北京还将推动市政务服务中心转型升级,打造365天不打烊的服务大厅;推进“...
#京津冀已实现7.24亿条信用数据全量共享#... 来自京视频 - 微博
【#京津冀已实现7.24亿条信用数据全量共享#】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电脑屏幕上,有这样一张神奇的地图——汇聚京津冀三地年度报告、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登记注册等信用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空间信息技术与信用体系的深度融合,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正从“数据上网”迈向“数据驱动决策”的数智化新阶段。记者...
“同事同标”,京津冀数字化协同治理向纵深推进-报纸网络-北京市...
数字化协同治理的成效也颇为显著。北京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京津冀三地已推动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项实现“跨省通办”,20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 数字化硬件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京津冀的数字化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北京市积极推动政务数据共建共享全面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效能--新闻报道-中...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出发,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等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推动数据资源实现有序流通、高效配置,有效支撑数字政府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信用中国(北京)-“同事同标”,京津冀数字化协同治理向纵深推进
数字化协同治理的成效也颇为显著。北京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京津冀三地已推动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项实现“跨省通办”,20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 数字化硬件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京津冀的数字化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京津冀数据共享: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范式
河北某建筑集团在天津投标时,通过跨区域信用核查系统,将资质审核时间从5个工作日缩短至实时验证;北京某科技企业入驻雄安新区时,信用信息互认使其开办手续减少12项。目前,三地1700万市场主体已实现信用档案"一码通查",企业跨区域经营平均节省行政成本23%。数据共享的乘数效应持续显现。京津冀信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