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笋执掌越南17年,武功卓越难掩文治不足,逝世后路线被全面抛弃
1957年,黎笋从南方被调回越共中央,担任政治局常委,继续负责领导南越的工作——当时越共掌握的地盘主要在北越。到1960年,黎笋在越共三大上成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胡志明则是中央委员会主席,这意味着黎笋成为胡志明之下的第二号领导。1969年,胡志明病逝后,越共中央不再设主席一职,作为第一书记的黎笋遂成为最高...
越南人如何评价黎笋?两大贡献难掩一大缺憾,死后路线被全面抛弃
在黎笋担任越南领导人的17年间,其外交政策中最受争议的便是对华关系的处理。尽管越南官方出于民族自豪感,并未公开批评黎笋的这一失误,但从其历史评价中仍可窥见端倪。越南官方对黎笋的肯定主要集中在两大成就:民族解放与国家统一。除此之外,越南方面并未给予他更多的赞誉,这无疑反映了对其外交策略的保留态度。...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1986年7月10日,黎笋因病去世。随后,越南政府为其安排了隆重的国葬仪式,全国范围内纷纷开展悼念活动,电视台也对此进行了全面报道。胡志明逝世时,举国上下悲痛欲绝,无论是北方民众还是尚未统一的南方百姓,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痛哭流涕的人群。然而,当黎笋离世时,越南民众的反应却显得相对平静,与胡志明去世时的场景形...
越南人如何评价黎笋?两大贡献难掩一大缺憾,死后路线被全面抛弃
在1986年之际,黎笋离世之后,长征得以重新掌握权力。他刚一上台,便果断地对黎笋所秉持的路线做出了改变。仅仅在上任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长征就安排亲华派的重要将领阮文灵接任了越共一把手这一关键职位,由此推动越南渐渐摆脱苏联方面的掌控,进而踏上了革新开放的发展道路。1989年,越南完成了从柬埔寨的撤军行动,至...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1986年他去世后,越南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敬他为英雄,有人骂他害了国家。他的路线也在他死后被彻底抛弃,换成了“革新开放”,让越南慢慢走出泥潭。黎笋是谁?从穷小子到北越掌舵人 黎笋1907年4月7日生在越南中部广治省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原名叫黎文润。家里靠捡废铁和打铁混日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关于黎笋的评价,越南上下的观点算得上南辕北辙。官方努力塑造出一个正面的形象,在河内的国家博物馆里,黎笋的画像依然挂着,政府官员讲话提到他时也小心措辞。2010年庆祝黎笋百年诞辰时,官方还办了纪念活动,称他为“坚持革命路线的卓越代表”,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他重新定位。可基层民众并不买账,尤其是乂安和...
越南人对黎笋评价:越战始作俑者,路线遭全面抛弃
数月后,黎笋逝世,改革大潮席卷而来,其政策相继被废止,相关文件亦被束之高阁,而他那些忠实的拥趸,或被调离核心岗位,或选择退隐,或步入晚年。同样是在1978年,中国亦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却踏上了另一方向的道路。昔日的中国,其经济规模与越南相近,而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值以及粮食供应方面,均处于较...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黎笋推行的强硬路线让越南在战后陷入全面孤立,经济几乎不可持续,这是越南人对他最大的不满。黎笋去世的那一年,越南的人均GDP只有,约200美元,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粮食短缺,物资匮乏,通货膨胀高达700%,经济濒临崩溃。黎笋葬礼的花圈尚未完全枯萎之时,越共便开始全面地否定他的政策。新任总书记阮文灵大力推动...
越战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遭全面抛弃
70年代越南战争的结束使美军二十年的侵略行动无果而终,黎笋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正是这场战争的胜利助长了他的野心,最终导致了中越关系的恶化。直到黎笋逝世后,中越关系才逐渐缓和,他当年为越南制定的政策也在事后被全面废止。在近代东南亚地区,英法两国一直占据着重要影响力,法国将越南、柬埔寨、老挝等殖民...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1986年黎笋逝世后,继任的越南最高领导人长征调整了原有政策,不再坚持"大炮优于大米"的发展方针。这一转变促使中越两国紧张关系逐步缓解。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中越双方最终实现了双边关系的全面正常化。在越南民众的认知体系中,黎笋的政治立场呈现出与中国视角截然不同的评价维度。作为长期主导...
越南人如何评价黎笋?两大贡献难掩一大缺憾,死后路线被全面抛弃
1954 年奠边府战役告终后,法国于越南的优势尽失,着手筹备撤离事宜,并展开和平谈判。1954 年 11 月,《日内瓦协议》予以正式签署,法国自此撤离越南,而越南亦被分割为两部分,其分界线定在 17 度纬线处,即日后的南越与北越。1969 年胡志明离世时,越南尚未实现统一,此重大历史使命遂交付黎笋。在越南,人们普遍...
越战主谋黎笋去世后,越南民众如何看待他?昔日方针遭到彻底抛弃
70年代越南战争结束时,美军二十年的侵略梦想最终成了泡影,黎笋的贡献不可忽视。不过,正是这场胜利,让黎笋的野心猛然膨胀,最终导致了中越关系的不和。黎笋去世后,中越关系才慢慢回暖,他当年为越南规划的政策在他去世后也被完全放弃。越南人民对黎笋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个优秀的领导者,为国家经济...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工业生产几乎停滞,计划完成情况很差,能源供应严重不足,工厂普遍开工不足,很多甚至被迫关闭,商店里几乎什么都买不到,物资极其缺乏,物价飞速上涨,黑市交易十分活跃。1985年,越南的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超过了50%,百姓的钱变得很不值钱,大家买不起东西,甚至出现了抢购食盐的现象,社会一片恐慌。黎笋曾经承诺,...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盘抛弃
奠边府战役1954年打响,法国军队惨败撤离越南。之后,日内瓦会议决定把越南分成南北两部分。越南北方是民主共和国的地盘,南方则由美国扶持的共和国管辖。黎笋抓住时机,迅速崛起,分裂的局面正是他最好的跳板。北越内部对南方意见不一,有人想和平统一,也有人想打仗解决。黎笋力挺武装路线,铁腕清除温和派,最终掌握大...
他是统一越南功臣,掌权17年欠80亿外债,屡次挑衅中国,结局如何
这位英雄生前饱受越南民众的非议,即便去世后依然遭到持续批评。黎笋长达17年的执政生涯中,权力与私欲不断助长着他的政治野心...【农民出身,志向远大】1907年,一户农家迎来了黎笋的降生。在越南尚未实现独立和建国之前。从1884年《第一次顺化条约》签署到黎笋诞生期间,越南这片领土已被法国殖民统治长达23年。被称...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黎笋在一九八六年逝世后,越南新任领袖几乎放弃了黎笋的「炮不如饭」政策,中越的关系才逐渐变得融洽。中越的关系,在苏联崩溃以后,基本上已经恢复了正常。黎笋那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可是十足的反华分子。那么,越南人对黎笋的看法是什么?1.李竹的两大功劳。一九八六年七月十日,黎竹逝世。不久之后,越南官方为...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1986年,黎笋死后,新上任的越南领导人长征基本抛弃了黎笋的“大炮优于大米”的路线,中越关系开始慢慢缓和,苏联解体之后,中越关系基本正常化。对于我国人民来说,黎笋当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华派,那么对于越南人民来说,他们是如何评价黎笋的呢?一、黎笋的两大贡献 1986年7月10日,黎笋病逝。不久,越南当局为...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阿爸,粮站又限购了。”1984年河内街头,十七岁的阮文忠攥着空米袋,仰头望着面色铁青的父亲。这个场景被法国《世界报》记者偶然记录,成为八十年代越南民生困境的缩影。当黎笋1986年7月10日阖目长逝时,河内统一宫外的悼念人群里,既有举着 “民族英雄”标语的退伍老兵,也有攥着空菜篮窃窃私语的...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路线被全面抛弃
1986年黎笋去世后,新上台的越南领导人长征差不多把黎笋“大炮优于大米”的路线给抛弃了,从这时候起,中越关系就慢慢缓和起来。苏联解体之后,中越关系基本就正常化了。在咱们中国人眼里,黎笋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反华派。那越南人民是咋评价黎笋的呢?【一、黎笋的两大贡献】1986年7月10日黎笋去世了。没过多长...
越战的始作俑者黎笋,死后越南人如何评价他?昔日政策被全面抛弃
他领导越南共产党,抗法战争和越战的胜利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执政后期,错误政策导致越南深陷困境。黎笋强硬路线主导了越南战争走向,也让越南与中国的对抗加剧,同时拉近了与苏联的关系,这一系列举动深刻影响了越南的国际地位。1986年他逝世,新领导集体随即推翻其政策,越南由此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这位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