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三辞元帅军衔 毛泽东五次评点其经典战役 - 中国军网
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是他的贴身“影子”,后来多次回忆说,在中南海颐年堂,中央书记处曾谈过粟裕的军衔。元帅、大将人选按规定只能由中央书记处决定,当时的书记处相当于1956年9月八大后的政治局常委会,书记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 周恩来、陈云。粟裕视名利为身外之物,对授衔大将平静处之,曾说:“评我大...
毛泽东为何事赞粟裕:比那些要跳楼的 强千百倍-岳阳网-岳阳新闻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赞不绝口。 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同大家想法一样,是要给粟裕授元帅的。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说:“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参加了会议。在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以对比的方式给了粟裕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说...
孟良崮战役粟裕全歼国民党王牌师,毛主席事后表示:实在没想到
毛主席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刘伯承元帅也曾评价粟裕:“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据统计,在近4年的解放战争中,我军进行的较为重要的战役共134次,每役歼敌3万以上的38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12次;每役歼敌5万人以上的23次,其中粟裕...
粟裕 - 百度百科
文章除了对粟裕的战绩和品德作了全面的评价外,特别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纪念场所 东台粟裕纪念堂 粟裕纪念堂,位于东台三仓烈士陵园,为苏式古建筑,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名。
粟裕:十大将之首 战争年代屡立奇功 - 人民网
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毛主席1961年在接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曾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刘伯承元帅曾评价粟裕:“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3次“斗胆直陈”,不仅体现了粟裕作为战区指挥员能够站在战略高度分析形势,敢于提出正确意见的胆略...
毛泽东为何一再高看粟裕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在1955年授衔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周恩来说:“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毛泽东还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
毛主席有意封粟裕元帅 推辞:只嫌高不嫌低
1955年,毛泽东有意将粟裕封为元帅,但被粟裕推辞了,但毛泽东认为粟裕“大将”还是要当的,而且须为十大大将之首。粟裕对他的军衔问题却看得很淡泊,他说:“评我大将,就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 粟裕的军事指挥艺术可以说是出神入化,在1939年1月,由他指挥的新四军...
1955年授衔,这几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帅带头请让,有人还申请降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授衔中南海 1955年9月27日,14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授衔典礼率先在中南海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隆重举行,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的命令。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张云逸9位将军整齐地站在主席台前,依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
粟裕诗词中的军民情深--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特别是淮海战役,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粟裕“立了第一功”。粟裕对此始终保持极其谦逊的胸怀。在晚年,为记叙原华东某军英勇战斗的《江海风云》一书题词中,粟裕深情缅怀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业绩烈士血,可歌可泣壮诗篇”。谆谆告诫决不能忘记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吾辈不能忘过去,创业艰辛忆先贤”。在为《...
粟裕_标签_网易出品
1945年,高邮日军不肯投降,粟裕大将震怒,直接率军将其歼灭! 视频 你是我的小甜甜 2025-04-01 ...1955年粟裕没评上元帅,真是主动让衔吗?其实另有原因 网易号 司徒振 2025-04-01 ...李银桥晚年接受采访,讲出毛主席对粟裕的看法,三个词点评颇高 网易号 大国文史记呀 2025-04-01...
【钩沉】毛泽东为何在这件事上指示粟裕张震不要陷于被动,陈毅说这...
4月27日毛泽东指示总前委和粟裕、张震:“你们不但要部署攻击杭州。而且要准备接收上海,以便在上海敌人假如迅速退走,上海人民要求你们进驻的时候,不致毫无准备,仓卒进去,陷于被动。”毛泽东强调:“何时进驻上海,须得我们批准。” 刘邓陈来到南京后,耳闻目睹我军进入大城市后发生的一些事情,感到最紧迫的是对部队进行城...
记忆丨一生勉作布尔塞维克———文化...-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在祝寿会上,刘伯承在答词中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塞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常胜将军”粟裕在江苏-2021年第4期-群众网
常胜将军粟裕在组织大兵团作战中,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越打越妙”。1946年8月28日,毛泽东电报称:“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刘伯承曾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静静的于都河,流淌着怎样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一个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不到百年间从一大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然而回首革命征程,却并不是一条坦途。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1949年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如同一大代表的不同命运,党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牺牲、有背叛,也有半途之中的分...
10万大军即将渡江,毛泽东急召粟裕面谈后,紧急修改部署:听他的...
1961年9月,毛泽东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蒙哥马利称赞毛泽东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并特别指出其运筹的淮海战役令人不可思议。 毛泽东听完却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透过这段话,可见毛主席对粟裕大将的高度肯定,同时也能看出,他...
缅怀粟裕: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 中国军网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中央在讨论军衔问题时,考虑到栗裕的资历、威望和战功,毛泽东给予极高的评价:论功、论历、论才、论德,栗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的栗裕呀?蒋介石的几大金刚谁不害怕栗裕!但栗裕事前已上书请求坚决辞去元帅衔。周恩来感叹说:“栗裕两让司令一让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
共产党人的一面明镜-七一网
6.在新中国首次评衔过程中,各个级别都有发扬风格,主动申请降衔和让衔者。将军们所表现出的“荣誉归功于组织,功劳归功于牺牲的战友”的谦逊大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其实最早,中央和毛主席也是要授予他元帅衔的。毛主席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
头顶上敌机要来轰炸,毛泽东打趣说: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
1948年,在解放战争的重要时刻,为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率部于3月21日,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东渡黄河,经山西,翻过五台山,跨越长城岭,于4月11日傍晚,安全到达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住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大院。随同毛泽东一起来的有周恩来、任弼时及陆定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