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机构故意“放水”致超标车辆上路,哪些属“情节严重”?-有驾
裴晓菲表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的重要环节,这些机构一旦弄虚作假、故意“放水”,将会导致超标车辆上路行驶,造成环境污染。 近年来,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报告等手段弄虚作假,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改善。裴晓菲介绍,去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法...
两部门出台意见严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 明确五种情形应...
《意见》规定,为依法严肃查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行为,规范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判定,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中的“情节严重”:一是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是2年内因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
检测机构“放水” 超标车“带病上路”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检测机构篡改数据故意“放水”,替车检验已成灰色产业链,环检造假让一些尾气超标车辆“带病上路”。数据被频频“动手脚”2024年4月,福建省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在日常巡查时发现,铭进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尾气环检合格率高达99%,远高于行业一般水平。同时,在该机构进行检测的同车型车辆,报告上的...
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
为依法严肃查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行为,规范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判定,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中的“情节严重”: 一、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2年内因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
检测机构“放水” 超标车“带病上路”——机动车环检造假乱象调查...
业内人士透露,机动车环检造假乱象频出,有近年来检测机构增多、竞争加剧的原因,有些机构为了“抢生意”,故意“放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动车检验机构数量为15760家,相比2020年增长约30%。快速增长的供给侧引发市场恶性竞争,机构之间大打价格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伪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
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
一、“情节严重”判定标准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中的“情节严重”: (一)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2年内因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受过1次...
两部门出台新规严惩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行为,这能起到哪些警示作用?
第三方机构又在检验和维修过程中弄虚作假、故意“放水”,大量超标车辆将上路行驶,直接造成严重的环境...
两部门拟出台新规明确细化情节严重判定标准 严厉打击机动车排放...
重型货车未按要求使用污染控制装置、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将导致大量超标车辆上路行驶,直接造成环境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12条规定,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编...
针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首次明确“情节严重”判定标准
《意见》为打击检测造假行为提供了明确标尺,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解决执法尺度不一问题。特别是将“涉及10辆以上车辆检测造假”作为量化门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对守牢合规达标排放关口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部分检验机构为谋取私利,通过篡改数据、人为干扰检测设备等手段...
严惩排放检验造假行为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作为重型货车环保达标监管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言而喻。然而一些机构却被利益冲昏头脑,在检验和维修过程中弄虚作假、故意“放水”,致使超标车辆得以蒙混过关,既给大气治理工作带来极大阻碍,也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对检验机构造假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
车检机构造假的判定标准
负责车检机构资质认定的部门,是市场监管部门。所以,《判定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制定并发布。 《判定标准》是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回应现实执法亟待明确“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需求,对进一步打击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违法行为,提供了明确...
生态环境部: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乱象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的重要环节,这些机构一旦弄虚作假、故意“放水”,将会导致超标车辆上路行驶,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报告等手段弄虚作假,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改善。去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
机动车检测,检测机构“放水”,超标车上路
超标车辆上路会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加剧雾霾等污染现象。超标车辆可能存在性能问题,如刹车系统不灵敏、发动机故障等,这些问题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检测机构的“放水”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使得一些合规经营的检测机构受到不公平的竞争...
环检收钱“放水” 机动车“带病上路”——部分机动车检测机构造假...
“如果任由这些移动污染源‘带病上路’,大气污染可能会加重。”蚌埠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直属大队负责人张宇说。恶性竞争图牟利执法监管“跟不上”记者在基层走访了解到,一些机动车检测机构“环检放水”造假的背后,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检测机构增多,竞争加剧。一些机构为了“抢”生意,不免就动了“歪心思”。
两部门: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这些行为“情节严重”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出台《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为依法严肃查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行为,规范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判定,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
10辆以上取消资格!车检机构造假首次明确“情节严重”判定标准
4月15日,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公众号消息,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以下简称《判定标准》),针对基层执法难题和困惑,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情节严重”的5种情形,尤其是“构成犯罪的”、“涉及...
定了!这些属于情节严重!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
第一百一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伪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 违反本法规定,伪造船舶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依法...
两部委联合发布机动车排放检验 造假情节严重判定标准
近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细化明确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依据,加大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近年来,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通过篡
生态环境部: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乱象-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
机动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据测算,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34%,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已经成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的重要环节,检验机构一旦弄虚作假、故意“放水”,将会导致超标车辆上路行驶,造成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