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关税重压下的中国芯:高关税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攻关
- 企业通过转口贸易(如经东南亚、墨西哥组装)规避关税,同时国内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增长,拉动国产芯片内需。例如,比亚迪、华为等厂商优先采购国产芯片,推动本土供应链验证周期缩短。- 中国反制措施(如对美国半导体产品加征34%关税)倒逼国内厂商替代进口。例如,中国商飞C919国产化率已达60%,其供应链对...
高关税倒逼自主创新,中国芯片产业强势崛起势不可挡 - 知乎
当前,中国芯片产业在高关税的倒逼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产替代步伐加快,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中国芯片的强势崛起已成必然趋势。 高关税加速国产替代,成熟制程芯片率先突围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加征高关税,短期内确实增加了部分企业的采购成本,但从长远看,这恰恰倒逼国内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以成熟制程芯片(2...
半导体板块突然大涨,对等关税加速国产芯片发展!详解国产芯片的机遇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通知,明确表示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流片地确定。这将提升美国原产地芯片的关税,但对于国产芯片则是重要机遇。此外,大基金三期持续推进,也在深刻影响着国产芯片的发展进程。1、国内强力反制美国对等关税,国产芯片迎来发展机遇 4月11日上午,中国半导体...
关税战升级,“倒逼”国产芯片上位?
综合来看,六大国产芯片产品都基本满足国产替代“安全可用”需求。随着中美“关税战”打响,国产化芯片有望加速大规模落地进程,担当起国产替代市场需求。
中方84% 关税生效!凭道路自信挺膺破局自主创新
关税战的持久性,倒逼中国创新体系完成“三大跃迁”。首先是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与中科院“建制化科研”形成互补,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首超65%;其次是创新链的全球化重构,比亚迪在匈牙利建欧洲研发中心,中芯国际联合IMEC建立3nm芯片联合实验室,用“在地研发”破解技术封锁;最后是创新文化的深层...
自主可控提速,国产芯片迎机遇__财经头条
自主可控提速,国产芯片迎机遇 热点事件 自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征收对等关税以来,国内A股电子板块尤其消费电子因出口占比大,受关税预期冲击大,板块跌幅较大。当前外需压力增大需要更大力度的内需支持作为对冲,预计或有更多内生性政策支持落地。资本市场上,受益于自主可控的半导体板块表现抢眼,龙芯中科、芯动联科、紫光国微涨...
当美国104%的关税战来临,华为的全能技术全栈自主有底气
形成完整产业链。当美国试图用关税战“卡住”中国发展时,不少仍依赖美国先进芯片和软件系统的厂商面临严峻的“断供”风险,但华为却用全栈自研给出了答案: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才是对抗霸权的终极武器。这场博弈的胜负或许仍有波折,但华为的案例已证明——只要敢于投入、敢于创新,技术封锁终将被突破。
贸易壁垒倒逼创新:关税战火下中国芯片产业加速突围
作为反制,中国自4月10日起对美进口商品统一加征34%关税,涵盖半导体设备及高端芯片。这场关税博弈背后,中国芯片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替代机遇。一、关税战火下的产业逻辑:倒逼与重构 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的核心在于阻断中国获取先进技术的能力。然而,数据揭示另一重现实: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芯片总额仅占国内总进口...
中美关税大战:如何推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崛起?
此前,中国在半导体和高端芯片等关键领域高度依赖进口。但随着国内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企业的不懈努力,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能力逐步提升,产业链也日益完善。关税大战带来的外部压力,正促使中国高科技产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朝着科技自立的方向迈进。三、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迎来机遇 在关税大战中,半导体产业的变化尤为值得...
...半导体国产替代独角兽,独家“卡脖子”技术+收购芯片资产成功,逻 ...
供应链安全:美国技术封锁(如《芯片法案》限制补贴企业对华投资)直接威胁供应链稳定性,国产替代成为“刚需”。 国产替代支撑关税反制有效性 产业基础:国内28nm成熟制程已占全球35%,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突破14nm设备技术,为反制提供技术可行性。 市场替代:华为麒麟芯片回归、中芯国际扩产,逐步降低对美依赖,削弱关税施压...
美国关税政策重构中国制造:从“压力测试”到“创新突围”的转型
美国关税政策重构中国制造业:从“压力测试”到“创新突围”的转型机遇 2025年,美国对华加征的104%综合关税政策看似重创中国制造业,实则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催化剂。这场“压力测试”倒逼中国制造业突破路径依赖,在技术创新、供应链韧性、市场多元化和制度创新等领域实现全方位突破,为全球产业链重构提供了独特的“...
芯片逆势增长展现自主创新实力,自主可控或成未来市场主线
本轮芯片行情其实也展现了当前市场主线仍较为清晰,硬科技方向依旧是资金主战场,以科创板为代表的科技领域核心资产或将进一步强化结构性机会。在海外关税政策的扰动下,我国科技资产存在自身优势条件,除了技术的持续创新突破外,更离不开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共同作用。宏观层面,“稳市组合拳”及时落地,央行、...
中美关税战升级,中国半导体如何破局?
美国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被削弱。例如,英伟达H20芯片、TI模拟芯片等产品若被加征关税,将推高国产手机、汽车等终端产品的制造成本,间接影响消费需求。二、长期机遇:国产替代加速与技术自主化 1. 设备与材料国产化提速 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正迎头赶上。北方华创推出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 313,中微公司发布晶圆...
104%关税+37天倒计时,中国芯片如何破局?
全球产业链的蝴蝶效应关税战正在倒逼全球供应链重构。泰凌微电子将流片环节转移至马来西亚晶圆厂,再通过"芯片护照"制度规避原产地认定;迈瑞医疗在墨西哥建立的FDA认证工厂,成为医疗设备输美的"中转站"。这种"中国设计+海外制造"的模式,正在撕裂传统全球化分工体系。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技术标准争夺:中国主导的RISC-V架构...
2025年我国芯片行业发展趋势:成熟制程市占率加速提升,国产替代...
二、芯片国产替代加速:成熟制程迎来机遇窗口 我国对美系芯片加征关税的政策正在产生积极效果。市场分析认为,34%的关税将显著抑制美国芯片产品进口,为国产芯片创造替代空间。特别是在成熟制程领域,国内企业已具备较强的技术积累和产能优势,有望率先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一中美对等关税对中国自主芯片行业的利好... 来自游资打板一哥...
一、中美对等关税对中国自主芯片行业的利好与利空分析 (一)利好因素 1. 国产替代加速 - 高关税倒逼国内企业加速核心技术自主化,尤其是半导体设备(如光刻机、刻蚀机)和材料(如光刻胶)领域。北方华...
中美关税战下,中国芯片业:出口影响小,国产芯片迎发展新契机
如今这场关税博弈,恰似给国产替代按下加速键。目前长江存储的128层闪存、寒武纪的AI芯片、华为昇腾910等国产产品,已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有机构预测,到2026年,中国芯片自给率有望从当前的30%提升至45%。"与其说是贸易战,不如说是倒逼创新赛。"一位创业者感慨道。当进口芯片价格因关税上涨时,国产替代产品的...
中美关税大战最受益的3大板块!一、国产替代(半导体/信创)美国加征...
中美关税大战最受益的3大板块! 一、国产替代(半导体/信创) 美国加征关税倒逼中国加速芯片、服务器等关键技术自主化,政策大力扶持信创产业,国产芯片、操作系统等企业迎来爆发机遇。 二、农业(种植/养殖) 中国反制关税推高美国农产品进口成本,玉米、大豆等转向国产,养殖业(猪肉、鸡肉)需求提升,北大荒、牧原股份等受益。
关税摩擦激发半导体国产化浪潮!五大核心领域迎爆发
曾经,咱们千方百计寻求国产芯片的应用机会;如今,境外厂商反倒要主动寻求与咱们合作。这并非信口开河。以模拟芯片为例,该领域长期被美国德州仪器、亚德诺半导体等巨擘把持。它们依仗领先的技术水平,大打价格战,国内企业难以招架。现在,关税负担陡增,它们的利润空间遭受挤压,国内制造商总算迎来了喘息之机。以纳芯微...
加征关税对中国芯片的影响,万年芯:做好自己迎接挑战-电子发烧友网
同时带给芯片企业的机遇就是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加速。 面对关键设备和材料的进口受限,国内企业正在加速国产替代。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技术瓶颈。最后是市场占有率提升。中国对美国芯片加征34%关税,将抑制美国芯片产品的进口,有利于提升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品及半导体设备材料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