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发挥好“经济身份证”作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以金融领域为例,我国已建成全球数据规模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用报告已成为全面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经济身份证”。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这张看不见的“经济身份证”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办理各项贷款时,良好...
经济日报:发挥好“经济身份证”作用_手机新浪网
赞 评论 经济日报:发挥好“经济身份证”作用 发现更多热门视频 模特的身材就是性感 静待花开舞蝶7613次播放 台职棒啦啦队,这一个个颜值也太能打了! 篮球经典3.3万次播放 上海92岁大爷一天的账单 评论区全部看破防了……… 剋剋啊13.8万次播放 美国网友:中国已经尽力了,美国到底想怎样? 中青数字传播3.7万次播放...
管好用好个人“经济身份证” - 经济日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从国家层面来看,很多征信机构还没有纳入体系中,不能使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相当于聚合这部分社会资源,促使征信服务机构提供多维度个人信用评分制度,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征信业开放有助于推动我国征信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用好管好个人“经济身份证”
总之,信用是我们拥有的无形“财富”,我们应善待信用记录,在日常生活中用好管好这张“经济身份证”。
11.6亿人都在用!这张'经济身份证'正在悄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11.6亿人,你的‘第二张身份证’正在改变生活!"一位在深圳打工的河南小伙登录政务平台,仅用3分钟就办妥了老家的社保转移;上海的白领李女士出差北京,手机一扫电子身份证,直接入住酒店;偏远山村的老人通过“刷脸”完成养老金认证,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县城……这些场景的背后,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1.6亿人已有“经济身份证”,信用信息“全国一张网”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日讯(驻京记者柯丽芬)公共征信系统数据库已收录11.6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信用记录良好者将凭这一“经济身份证”在医疗、托育、养老、家政、旅游、购物、出行等重点领域获得便利。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记者柯丽芬摄 这是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
人民日报:二代征信系统上线 你的“经济身份证”升级了 - 新浪财经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信用报告是反映个人和企业信用行为的“经济身份证”,征信系统是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启动二代征信系统切换上线工作,自1月19日起,征信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二代征信系统上线有何意义?相比于一代格式信用报告,...
征信信息被“围猎”“经济身份证”如何保护? - 经济日报
征信信息被“围猎”“经济身份证”如何保护?个人信用报告是每一个人的“经济身份证”,与申请贷款、信用卡消费等金融生活关系密切。近年来,征信信息重要性日益突显,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过,由于个人征信信息里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已成为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围猎”的目标。如何保护好“经济身份证”?每年两次免费查询...
11.6亿人已有“经济身份证”,信用信息“全国一张网”
公共征信系统数据库已收录11.6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信用记录良好者将凭这一“经济身份证”在医疗、托育、养老、家政、旅游、购物、出行等重点领域获得便利。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记者柯丽芬摄 这是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新闻发布会上传出的好消息。会...
人民日报 :“经济身份证” 升级出新招_手机新浪网
征信中心提醒个人要保管好自己的“经济身份证”。要保管好个人身份证件,身份证件复印件应注明用途;保管好个人信用报告,不随意丢弃信用报告,不要轻易把信用报告提供给其他商业机构;在公共网络查询、保存信用报告后要及时删除。 目前,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信用报告。征信中心通过互联网、现场柜台、自助查询机等...
11.6亿人拥有“经济身份证”,信用信息“全国一张网”
在当今经济社会,信用如同一张无形的名片,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经济生活。如今,令人瞩目的是,我国已有11.6亿人拥有了“经济身份证”,信用信息“全国一张网”的格局正逐步成型,这一突破性进展正悄然改写着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的规则。所谓“经济身份证”,就是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集合,涵盖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
管好用好个人“经济身份证”_中国经济网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个人征信机构准入,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完善征信配套法规制度,强化问责机制,对征信评级弄虚作假等行为要依法严惩。目前,征信行业发展情况如何?发展征信行业的同时,如何做好个人权益保护? 提升征信服务供给效率 信用报告是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身份证”。比如,当我们需要贷款时,银行...
珍视个人“经济身份证”--新闻报道-人民网
原标题:珍视个人“经济身份证” 核心提示 如今,通过网络就能拿到个人信用报告,这是适应市场需求、唤醒和提升个人信用意识,进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一步。但若要真正提高社会诚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个人诚信意识,完善相关制度。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珍视个人“经济身份证”。
11.6亿人的“经济身份证”:你的信用,值钱了!
第一张“信用王牌”:从贷款到生活,一证通天下 想象一下,以前申请房贷车贷要跑断腿、填表格,现在银行看一眼你的信用报告,就能决定是否放款!这个覆盖全国11.6亿人的信用数据库,就像一张“经济身份证”,记录着每个人的还款记录、消费习惯甚至公共缴费情况。 - 守信者的福利:信用好的人,贷款利率更低,...
重磅!中国11.6亿人拥有“经济身份证”
4月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会上公布,我国已建成全球数据规模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收录11.6亿自然人、1.4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该数据库的信用报告成为全面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经济身份证”。截至2024年末,数据库全年提供...
达州日报-“经济身份证”一定守护好
据介绍,个人信用报告,是我们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记录每个人借债还钱、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信息,是我们的个人“经济身份证”。它可以帮助交易伙伴了解我们信用状况,方便达成经济金融交易。 “我们建议大家一年至少查询一次。”人行达州中支征信管理科工作人员说,一方面能了解本人信用状况。另一方面在发现错误信息后能及时纠正...
中国11.6亿人已有“经济身份证” 信用体系助力多领域便利_新闻...
公共征信系统数据库已收录11.6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信用记录良好的个人将在医疗、托育、养老、家政、旅游、购物、出行等重点领域享受便利。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情况。 我国正大力推进建设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一“总枢纽”,以实现信用信息的全国一张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守护好自己的"经济身份证"
2022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四 主编 周一峰 编辑 刘兴荣 视觉 李湛肹 组版 陆德强 周刊 个人征信 守护好自己的"经济身份证" 请关注无锡观察 经·融频道 ·09· 报业集团融媒体运营中心出品 "澄信金融"慷慨"输血" 江阴 64 个重大项目 半年获贷 76.79 亿元 江阴市持续做好金融赋能实体 经济工作,不断为企业...
【今日聚焦】国家发改委:推动信用社会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人民银行建设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请问人民银行对于发挥数据库作用、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基础诚信服务方面有哪些考虑?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 任咏梅: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 管好用好个人“经济身份证”-襄阳市政府
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 管好用好个人“经济身份证” 进入数字时代,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征信系统,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相当于聚合这部分社会资源,促使征信服务机构提供多维度个人信用评分制度,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征信信息的获取源自于公民、企业等信用主体的交易行为,涉及个人隐私、商业机密,要注意做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