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姚洋:不理会特朗普“闹腾”,加大开放促改革
美方再这么闹下去,就自己把自己踢出全球化这个圈子了。我们要做好准备,面对没有美国的全球化。 扩大国内需求抵消特朗普关税冲击 新京报:消费、投资、出口,被视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外贸出口仍然举足轻重。特朗普关税政策接下来会怎样演变,对中国的经济和国际经贸格局会带来哪些影响? 姚洋:关税战怎么发展...
全球化陷入困局,中国如何应对?| 两说__财经头条
罗奇表示非常理解姚洋的担忧,他同样听到了类似的观点,不过,在罗奇看来,与20世纪30年代不同的是,当今世界已经高度融合、相互依存,有许多问题,例如全球疾病的预防、人工智能的治理等,目前只能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加以解决。要想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网络中退缩并实现孤立主义是非常困难的。孤立主义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让...
姚洋:未来20年,中国企业将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
姚洋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对世界造成冲击,但亚洲反而更加紧密团结。此外,美国对中国出口限制反而推动了中国企业出海,这是中国企业重塑世界制造业的好机会。展望未来10年、20年,中国企业将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姚洋接受长安街知事专访 特朗普2.0冲击世界 亚洲地区反而紧密团结 知事: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主题...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对待西方,一定要有平视的态度
2、中国经济势头已经起来,且不可阻挡,美国在这种情况下,要和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来竞争,我觉得它力不从心。美国产业空心化太严重,相当于一个空的东西,跟我们实的东西在竞争,它怎么可能竞争过呢?美国显然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3、中美竞争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我们去管理竞争,不让它变成一种对抗,说不定...
姚洋:世界更加依赖中国,中国处于深度调整进行时
对此,姚洋从四个方面给出了他的分析和理解。第一,世界不仅没有同中国脱钩,反而更加依赖中国。“对于国际环境,目前有观点比较悲观,好像美国在围堵我们,要和中国科技脱钩,实际上这种情绪是不现实的。”姚洋表示,从数据来看,世界不仅没有和中国脱钩,而且更加依赖中国。姚洋列举了出口数据,来证明中国和世界经贸的...
姚洋重磅演讲:接下来,中国经济怎么办?
开幕会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以“中国经济的韧劲”为题,做了一场精彩演讲。 以下是姚洋本次演讲内容精编: 大家上午好!今天分享两方面,一方面是国际形势,一方面是国内的走向。 中国不会在世界上被孤立 刚才提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么理解...
姚洋:变局时代的大国战略
二战之后,全世界都被裹挟到了新一轮的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的历史脉搏更加同步了,以前各个国家自己做自己的,彼此没有多少相似和相通之处。二战之后整个世界就朝着所谓的一体化方向在发展。特别是中国开放、印度开放、前苏联解体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这20年间的全球化是一个超级全球化。当全球化...
姚洋:对特朗普先礼后兵,算是上策吗?
“欧洲对中国的傲慢根深蒂固,不要对欧洲有幻想”观察者网:很多中国人看到这一点会认为,下一步中国和欧洲合作的空间会不会更大一点了?姚洋:不一定,事情还有另一方面,欧洲也有不想让中国参与的人。在慕安会的一个讨论会上,主持人就问参加讨论的欧洲国家元首:美国不要我们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中国合作?
美国之外,中国可抓住机遇重塑“新全球化”|北京观察
陈凤英指出,中国必须做好“在没有美国参与的全球化”框架下重新起航的准备。她认为亚欧大陆在市场规模、资本、资源与人才等方面都具备深厚基础,可为全球经济提供新动能。中国与欧洲之间原本就有经贸对话机制,如2020年前力争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都为这种新型全球化打下了初步合作基础。此外,中日韩自贸区以及上合...
姚洋:扩大开放的关键是要做好主动管理竞争
过去这十多年,整个世界开始收缩了,这可能也是历史的脉动之一。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都在反思全球化。欧洲和美国主要聚焦两大问题,一是再工业化;二是移民问题。在移民问题上,欧美都在反思、收缩,不允许太多移民。中国也在做调整,新时代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调整、调整,再调整。中国制造业太强大会带来不...
观中国|全球化“退潮”言过其实,中美都需要做出调整 - 中国日报网
作者: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虽然全球化目前遇到较大阻力,有“回潮”之势,但全球化“退潮说”,有点言过其实。全球化要经历调整,这个调整是必然的,美国需要调整,中国也需要调整。中国体量太大,做的事情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仍要积极地维护和推进一个开放、共融的全球创新体系。图片来源...
姚洋:中国经济下一个风口在哪里?离不开老百姓衣食住行
姚洋:我觉得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我理解的安全主要还是国际安全。现在看来,美国对中国的禁运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主要是芯片等其他高技术领域以及技术本身。 首先,我们要有信心,不要怕。例如,华为突破了限制,美国也拿它没办法,美国其实是搬起石头砸...
姚洋:全球变局下的中国经济
美国的盟友们抛开美国来参加由中国发起的国际组织,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还有一个新发展银行,也叫金砖银行,总部在上海。这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总部在中国,这对我们而言是关键性的进步。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不经过美国的同意就建立起区域性金融组织。比如,疫情刚结束时,...
姚洋:剧变时代,中国经济增长要回归常识
姚洋:我觉得现在是中国非常好的一个机会,因为全世界分成三极,美国、欧洲、中国。欧洲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着美国走,只要美国一发号施令,欧洲基本上没有反抗的余地,所以事实上整个全球化的调整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调整。我们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我们要坚持自由贸易,这是我们的落脚点。但另一方面,我们对于美国恐怕...
姚洋:悲观者赢得当下,乐观者赢得未来丨2023年终讲
姚洋:是。 张媛:压力大,您怎么看这些现象? 姚洋:我们老师也卷,全社会都在卷。但是从好的方面来说,就是中国它卷起来之后,它进步快。我们不要一说就业就是看到这个大厂,其实最吸纳就业的地方是这些小企业、小商店。 张媛:对。 姚洋:这些没有恢复,大家的体感温度不可能高的。
姚洋:中美技术竞争只会加强,美国无法将中国排除在技术标准之外...
中美技术领域脱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就是美国会步步为营地限制对华技术输出。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理性地认识到,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是标准,而标准都由世界头部企业来制定,而不是由政府间的协议形成。哪家企业的技术最领先,就最有可能按照哪家企业的标准来做。而且,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技术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完成。...
北大教授姚洋:美国“贸易战”的唯一后果,就是促进中国技术创新
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美国政府打贸易战的行为,实际上就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句话引起了在场听众的一阵轻笑,但更多的是对于现状的深刻思考。紧接着,姚教授谈到了中国青年的责任和挑战。他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个国家都在为抢占科技高地而努力。中国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主力军,不仅要承担起...
姚洋:千万不要误以为中国冒头的时机已到,去挑世界的大梁_中国智库网
支撑美国对华理性深入拓展双方关系的信念是,如果把中国拉入美国所维护的体系,中国会越来越像美国。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制度和文化,中国拥抱全球化、拥抱世界多元价值观,但中国不会变成下一个美国。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对美国的冲击已经显示出来,在2004-2005年已经出现明显的贸易不平衡,所以美国逼着中国要升值,从2005-2008...
姚洋:千万不要误以为中国冒头的时机已到,去挑世界的大梁_爱思想
支撑美国对华理性深入拓展双方关系的信念是,如果把中国拉入美国所维护的体系,中国会越来越像美国。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制度和文化,中国拥抱全球化、拥抱世界多元价值观,但中国不会变成下一个美国。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对美国的冲击已经显示出来,在2004-2005年已经出现明显的贸易不平衡,所以美国逼着中国要升值,从2005-2008...
姚洋: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思考
有人会说,你只关注全球数据,为何不看看美国?但我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应只关注欧美,世界还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应抱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心态,认为如果比我们更发达的国家不买我们的产品,我们就矮人一截。事实上,一个产品卖给美国人和卖给非洲人并没有本质区别,甚至卖给非洲人的效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