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紧急驰援缅甸曼德勒省地震灾区50万救灾生活物资——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3月29日电(记者 张晰)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突发7.9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此次地震震级高、破坏力强,给缅甸曼德勒省等地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众多民众失去家园,灾区急需各类救援物资。 灾难发生后,绿叶科技集团董事长徐建成第一时间...
总台记者看世界|纪念中缅建交74周年 中国多项援缅项目顺利交接
今年6月份,中国对缅援助的多项项目在当地落实交接,充分展现了同甘共苦、携手前行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精神,中国切实帮助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6月13日,中国政府援建缅甸国家疾控中心和医护培训中心在内比都正式竣工移交,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昂林兑、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及中缅两国各界代表数百人出席交接仪式。...
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中国作为邻邦和长期合作伙伴,极有可能迅速响应...
1. 中国参与援建的必然性 人道主义责任:中国一贯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自然灾害频发的邻国(如尼泊尔、巴基斯坦地震)曾多次实施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 中缅关系基础:两国在基建、能源等领域有深度合作,中国熟悉缅甸国情,具备快速动员能力。 “一带一路”框架:缅甸是“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灾后重建可能涉及经济...
综述:中缅协作抗疫诠释命运共同体精神-新华网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和缅甸相互支持、守望相助,生动诠释了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精神。 中国发生疫情后,缅甸总统、国务资政等国家领导人分别致电表达慰问和支持。在自身物资短缺情况下,缅甸政府向中方援助大米、医疗物资等。缅甸社会各界通过不同方式捐资捐物,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体现...
综述:中缅协作抗疫诠释命运共同体精神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仰光7月3日电综述:中缅协作抗疫诠释命运共同体精神 新华社记者 车宏亮 张东强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和缅甸相互支持、守望相助,生动诠释了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精神。 中国发生疫情后,缅甸总统、国务资政等国家领导人分别致电表达慰问和支持。在自身物资短缺情况下,缅甸政府向中方援助大米、医疗物...
中缅情谊在救灾中的闪光
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缅甸的同行们携手合作,对被洪水破坏的道路、桥梁等进行修复。他们不惧困难,在泥泞的环境中日夜奋战,只为了能让缅甸灾区的交通尽快恢复正常,让救援物资能够更顺畅地送达每一个角落,也让缅甸民众能够早日重建家园。 这种中缅之间的互助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援助关系,更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体现。在...
中缅边境地震,爱心携手共渡难关
面对这样的灾害,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调集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前往灾区。而缅甸政府也立即采取行动,积极展开自救工作。两国边境的百姓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灾难的困境。对于地震灾区的景象,令人心碎不已。在废墟中,哭泣声、救援呼喊声以及人们的祈祷声交织在一起。然而,在这片废墟之中,我们也看到...
外交部:中方已第一时间向缅方提供救灾物资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今天(24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缅甸近日遭受热带气旋风灾影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诚挚慰问。作为友好邻邦和胞波兄弟,中方已第一时间向缅方提供救灾物资,中国红十字会也向缅甸红十字会提供了援助,充分体现了中缅守望相助、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精神。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缅方...
主编有态度丨人类的灾难不可拿来调侃
全球化时代,一场远方的地震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一次他国的灾难可能改变地区平衡。但比这些物质层面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人类共同的人性与同理心。 地震来临时,我们想到的不应是国籍与政治,而应是那些与我们一样会恐惧、会痛苦的生命。这种情感联结,才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财富,才是我们面对大自然喜怒无常时...
【评论文章】|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千里驰援共渡难关
在这场“分秒必争”的抗震救灾中,无数解放军战士、消防救援人员、医务人员以及全国的志愿者万里奔赴、千里驰援,向着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挺进。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如此团结和勇敢,这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一句“我来”,扶...
缅甸7.9级地震当地华人受灾!网友:估计伤亡非常严重
缅甸7.9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和破坏,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自然灾害的无情和残酷。在这场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希望和努力。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共同面对灾难的挑战,为受灾地区的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西藏地震救援,彰显国家力量与人民团结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的这场地震,虽然破坏力大,但咱们国家的强大、生命的尊严、军民的团结以及社会的温暖,都在这场灾难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灾难,咱们没退缩,而是大家一起上,众志成城。这种精神和力量,就是咱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后盾。咱相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灾区的同胞们一定能挺过去,重建家园,过...
外交部:中方已第一时间向缅方提供救灾物资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今天(24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缅甸近日遭受热带气旋风灾影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诚挚慰问。作为友好邻邦和胞波兄弟,中方已第一时间向缅方提供救灾物资,中国红十字会也向缅甸红十字会提供了援助,充分体现了中缅守望相助、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精神。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缅方...
部分国家宣布紧急援助缅甸水灾
4IPKVUpwE89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INP04P8MhQ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4HyN10HuKk1为开创中阿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4HxdvUV6Ads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重点 4HXHWkAAjPM时政新闻眼丨新时代首次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
闪电评论|“齐”心协力 汇聚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是抗震救灾的主战场,但在这场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精神再次熠熠生辉。在众多奔赴震区参与抗震救灾的队伍中,来自山东的力量犹如一股温暖而坚定的洪流,跨越千山万水,为灾区人民送去希望与慰藉,生动诠释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彰显了大义山东、情满震区的担当。
中国援阿抗震救灾彰显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援助水平持续提高,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开展对外援助方面,中国始终本着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尽己所能,及时在其他国家和人民遭遇自然灾害、受到重大传染病疫情等威胁时提供最大的帮助。这次中国对阿富汗地震灾害的大规模援助,再次彰显中国以人为本的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内含的...
据央视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刘勇教授的动态
据央视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但近年来,该地区一直是战乱不断,比如在“1027”战役期间,缅甸德昂民族解放军就控制了曼德勒省抹谷以及掸邦北部的11个城镇,而缅甸军方则持续对这些城镇及周边地区进行空袭。 在3月初的时候,有缅媒...
缅甸曼德勒特大地震,自然灾害面前众志成城!
#时事热点我来评# 缅甸曼德勒7.9级地震,防微杜渐,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学习和掌握有关常识知识。关注官方地震台网的实时动态,了解震中位置、余震频率及地质断层活动规律(例如此次地震位于实皆大断层,垂直抬升加剧地表破坏)。我国测定为面波震级7.9级(侧重地表破坏),美国USGS测定为矩震级7.7级(反映能量释放)...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在这些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虽然历经磨难,但中华民族的不屈与团结精神始终如一。地震终会停止,但这场灾难中无数互相扶持的手臂、互相温暖的笑脸,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如今,灾难的余波已经退去,但生命的火焰仍在废墟之上熊熊燃烧。让我们在苦难中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希望,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0 0 发表评论 发表...
命运与共的好邻居
日本捐赠的防疫物资上那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至今让人心中温暖不已。这种守望相助的友好感情,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在灾难中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坚信,只要团结一心,人类就能战胜任何困难。中国将始终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深化睦邻互利合作,做命运与共的好邻居,携手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