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惊现“吃货”小唐俑,街头觅食浆面条萌翻路人!
百度首页 登录
海能投顾探讨洛阳考古队发掘"外卖员墓",揭示唐代市井生活新图景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城市基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唐代中期墓葬。该墓因出土一组特殊陶俑而引发学界关注——五个身着短衣、背负食盒的陶俑呈行进状排列,经专家考证确认为唐代"外卖配送员"形象,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服务业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墓葬出土的这组职业陶俑制作精良,人物皆着缺...
洛阳古墓新发现
“该古墓群中大部分墓葬已被盗,能出土这样一组青铜器 十分珍贵。西汉时期的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使用青铜器的多为有一定身份的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目前出土这组青铜器的墓葬还没有发现能表明墓主人身份的器物,诸多谜团有待解开。 在出土青铜器的墓葬附近,分布着几座空心砖墓,大型的空心砖有些...
国宝画重点丨洛阳又出国宝级文物!全球仅20余套
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入选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该墓地由3座墓葬组成 据初步推测 墓葬年代或为 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 此次发掘共发现2套 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的 围屏石棺床 每个围屏石棺床都有4块石屏风 每块石屏风各有3幅线刻图像 此次发掘的围屏石棺床 图像绘制和雕刻技术高超 线刻人物形象、衣着造型、器物陈设 繁复...
新的“洛阳铲”:科技赋能中国千年文物活起来
2024年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看展出的刻辞卜甲。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新华社郑州1月17日电 题:新的“洛阳铲”:科技赋能中国千年文物活起来 新华社记者史林静 袁月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久前通过对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人骨进行科技分析,成功复原了仰韶人面貌。跨越5000年...
文博周报——2023-03-04期
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 朱仓北朝墓俯视图 2022年10月,为配合孟津区平乐镇朱仓村东北部小浪底南岸灌区建设项目的建设,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发现一处由三座墓葬(编号M260、M261、M262)组成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家族墓地。 墓地地处邙山东汉帝陵陵区陪葬墓群内,东南邻M683东汉墓园。三座...
罕见!洛阳首次考古发现
去年10月,为配合项目建设,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孟津区平乐镇朱仓村发现一处由三座墓葬组成的家族墓地。其地处邙山东汉帝陵陵区陪葬墓群内,三座墓葬整体呈“品”字形分布。在编号为M260、M262的墓葬墓室北部,考古人员各发现一套完整的围屏石床。围屏中的出行仪仗图(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摄)(石刻子母阙...
去年洛阳考古新发现成果丰硕
●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地 去年10月,市考古研究院在进行小浪底南岸灌区建设项目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由3座墓葬组成的家族墓地。墓地位于孟津区平乐镇朱仓村东北部,3座墓葬墓道均为南向,整体呈品字形排列,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墓葬内共发现2套围屏石棺床,同时还有完整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3座墓葬的年代初步...
隋唐洛阳城:走进考古博物馆,参观外廓城西南角遗址
2021年,洛阳市伊川县徐阳墓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里位于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一带,发现东周墓葬500多座,包括贵族墓和平民墓,墓葬排列、器物组合和葬俗具有典型的周文化风格。在陪葬车马坑和中小型墓内,发现有放置马牛羊头蹄的殉牲现象,跟春秋时期西北地区戎人葬俗相同。从徐阳墓地时代和所处...
洛阳占两项!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 朱仓北朝墓俯视图 去年10月,为配合孟津区平乐镇朱仓村东北部小浪底南岸灌区建设项目的建设,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发现一处由三座墓葬(编号M260、M261、M262)组成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家族墓地。墓地地处邙山东汉帝陵陵区陪葬墓群内,东南邻M683东汉墓园。三座墓葬整体呈“品”字形分布,均为长斜坡...
洛阳多处遗址公布考古新发现
发现的城门门址(考古资料)汉魏洛阳城宫城内发现大型仓窖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队长刘涛介绍,近年,在对汉魏洛阳城宫城东南角进行发掘时,考古人员在宫城东墙内侧发现了多座北魏时期的大型半地下式仓窖遗迹,初步确定属皇家府库的一部分。“勘探表明,在宫城内东部有密集的仓窖分布,东西向成排...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千年古都“烹制”博物馆...
琳琅满目的博物馆,还藏着洛阳这座千年古都的精神气质。 从北宋的“请君只看洛阳城”,到元代的“惆怅青槐旧时路,年年无数野棠开”,再到明代的“汉室浮云过,周京乱草馀”,洛阳走过的数千年历程,特别能引发后人的思古之幽情。 拥有4000多年建城史的洛阳,历史上曾数次进入国际大都市之列,创造了商贾云集、物流天...
考古2022︱隋唐考古:天街五桥近紫宸,幡影伽蓝无尽藏
隋唐洛阳城宫城嘉豫门遗址,2014年考古发掘,遗迹分城墙、城门、城门、墩台、道路、城门外水渠、建筑基址F1、F2等。嘉豫门为过梁式单门道结构。门道部分被近代沟破坏,复原门道宽4.2米、进深12.7米。墩台南北21.6米,东西宽12.7米,残高1米。城墙夯筑,宽9.5米。门道内外均发现莲花砖铺道路,南北对称,路面宽...
乐享考古之趣!研学营地春风起
同时,跨区域联动,展现研学场景的多元创新。在运营领域,践行“引进来”“走出去”立体化运营理念,丰富“行走的课堂”内涵,为多元教育提供新场景。预计,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古都研学公司将接待海内外游研学团超7000人次,确保高质量完成深度文化传播。原标题:《乐享考古之趣!研学营地春风起》来源:精彩洛龙 ...
中国通史100集-60、东京梦华 - 知乎
198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开封市博物馆联合组成的开封宋城考古队,进行了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初步揭示出东京城遗址的面貌,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都市,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着一百多万人口,不过当时的城市到底如何布局,城里住着哪些人,人们如何在这座城市生活,今天只能通过一本...
优秀纪录片安排!4 大主题 100 部大片,宅家充实过假期,必须收藏!
朵朵从历史文化、人文艺术、文博考古、宇宙自然四个方面,反复整理筛选了100部最新鲜和最经典的全学科纪录片合集,覆盖了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瞻视角。 作业之外,和娃看起来,也许能帮上不少忙~ 全部观看地址 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后台回复"100"获取 历史文化类 ...
央媒看河南丨河南多地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市井街巷间 古城...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展“夜场0元票”活动,隋唐洛阳城里游人如织,清明上河园里的实景演出如梦如幻……今年暑期,河南多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夜游活动,留住城市“烟火气”,激发经济新活力。 瞄准重点群体,打好文化牌 夜幕四合,位于洛阳老城区的洛邑古城灯火通明。璎珞堂汉服店里,来自江苏无锡的游客龚子涵精心...
中国最大涉外考古项目,洛阳铲露脸
刘涛表示,发掘工作是由双方采取联合组队、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的,期间双方不断充分交流彼此的看法。中国考古队使用的考古方法和技术赢得了乌方考古学者的惊叹与称赞。比如,现在联合考古队中的乌方队员也学会了使用洛阳铲。据刘涛介绍,在国内开展的发掘工作中,洛阳铲钻探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技术方法。此前中亚地区的...
习 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这 条仿唐步行街,散落着体验唐代市井生活的长安十二时辰主 题街区,感受唐诗魅力的星光步道.登上西安城墙,一副 VR 眼镜便能让游客从"高空"俯览古城;一...神秘的古代沉船,历经 500 多年,与深海考古队"相约" 在万顷碧波之下.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繁衍壮 大,把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镌刻...
微信公众平台
宜阳县盐镇宋金彩绘砖雕墓葬成功搬迁洛阳古墓博物馆 2023年5月,宜阳县盐镇柏社村开挖下水管道时发现一座宋金时期的古墓,洛阳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清理发掘,洛阳古墓博物馆对其进行搬迁保护。 该墓为宋金时期典型的仿木结构砖石墓,发掘时现场仅存墓室东壁与南壁两部分,装饰有精美斗拱彩绘与砖雕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