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苗革命将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成功研发新型疫苗佐剂...
3月27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研究员王骥团队牵头,联合复旦大学、辽宁大学科研人员在疫苗研发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研究团队耗时6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具备抗原内质网靶向功能的新型疫苗佐剂,促进抗原在胞内的“最后一公里”递送,能显著提升传染...
中山一院研究成果Nature刊发,事关肿瘤治疗性疫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骥研究员团队牵头,联合复旦大学、辽宁大学科研人员,在疫苗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具备抗原内质网靶向功能的新型疫苗佐剂,促进抗原在胞内的“最后一公里”递送,显著提升传染病预防性疫苗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效果。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2025年3月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全球首个!中山一院研发新型疫苗佐剂,打通抗原递送“最后一公里”
3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骥团队联合复旦大学、辽宁大学相关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个具备抗原内质网靶向功能的新型疫苗佐剂,促进抗原在细胞内的“最后一公里”递送,显著提升传染病预防性疫苗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效果。该研究成果于3月27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Nature发文!打通抗原提呈“最后一公里”,复旦团队合作研发双功能...
北京时间2025年3月27日0点,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陆路、姜世勃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骥研究员团队、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曾颖玥副教授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sting agonist-based er targeting molecules boost antigen cross-present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基于干扰素基因刺...
中国团队研发新型疫苗佐剂为攻关恶性肿瘤提供“利器”
现代疫苗由抗原、佐剂和递送系统构成。其中,佐剂是提升免疫应答强度的关键因素。如果有合适的新佐剂,不但能有效提升预防性疫苗的效果,甚至有助于开发出治疗传染病、治疗癌症的疫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骥表示,细胞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CD8+T细胞是清除感染细胞和肿瘤的关键...
中山一院团队研发新型疫苗佐剂带来好消息,有望提升传染病疫苗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骥研究员团队牵头,联合复旦大学、辽宁大学科研人员,在疫苗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具备抗原内质网靶向功能的新型疫苗佐剂,促进抗原在胞内的“最后一公里”递送,显著提升传染病预防性疫苗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效果。 研究总结图 ...
【中国科学报】新概念疫苗佐剂为疫苗技术“换芯” | 中山大学附属...
3月27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研究员王骥团队同合作者的最新成果。他们提出了全新的疫苗佐剂设计思路,开发出全球首个具有引导抗原靶向内质网功能的新型疫苗佐剂SABER,为疫苗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与传统佐剂不同,SABER具有双重功能。”论文通讯作者王骥向《中国科学报》介绍,一方面,...
寻找打开创新疫苗之门的钥匙 王骥:探索新型疫苗技术发展道路
可以说,佐剂是打开创新疫苗这扇门的钥匙。近年来,王骥与团队研发了一系列的疫苗佐剂,例如率先发现微生物刺状纳米结构可激活免疫系统,以此设计仿生纳米结构佐剂,提升流感疫苗效果。此外,他和团队还研制黏膜疫苗仿生纳米佐剂,提升流感疫苗防护广谱性,该技术被授权用作开发新冠疫苗,可预防多种新冠变异株感染和传播。...
...研发的传染病疫苗和肿瘤疫苗的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增强其诱导...
金十数据3月27日讯,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能高效增强细胞免疫的靶向药物分子,有望为肿瘤免疫疗法和传染病广谱疫苗提供新“利器”。相关研究论文北京时间27日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表。研究牵头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骥说,这一技术有望作为未来研发的传染病疫苗和肿瘤疫苗的新型佐剂与递送系...
粤科网-致敬!默默探索疾病机理的研究员们
“我在国内的研究是延续着美国工作的方向和思路,结合我国的病种和条件,开发一些新的、通用型的疫苗技术,能使用于流感、新冠、肿瘤疫苗。”王骥一直从事疫苗研究,聚焦如何诱导广谱性免疫防护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围绕疫苗三大要素——抗原、佐剂、递送系统,以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为基础,整合多学科先进技术,系统性的开展研究...
手性纳米佐剂:疫苗研发的新突破
在疫苗研发的道路上,手性纳米佐剂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全新的启示。近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胥传来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上,以长文形式发布了题为“Enantiomer-dependent immunological response to chiral nanoparticles”的重大研究成果。该研究深入探索了手性纳米免疫佐剂在平衡体液免疫应答与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的...
王骥
王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青年杰出人才。 主要致力于通过免疫学、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新技术研制新一代疫苗和免疫治疗方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在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CS Central Science,PNA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生物谷 - 新发现,新技术,新产业 - 生物医药新媒体门户
来自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脂肪组织生物制造方法。 2025-03-27 Nat Commun:新研究揭示人类造血干细胞如何抑制体内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该团队由法兰克福大学医学二系的Michael Rieger教授领导,从分子上解码了人类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所有特殊血细胞类型的途径。 2025-03...
免疫治疗新突破:中山大学揭示AGO2抑制CD8 T细胞免疫的关键机制
【导读】γ干扰素(IFN-γ)是激活细胞免疫反应所必需的细胞因子,在癌症免疫监视和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临床成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年3月18日,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AGO2 mediates immunotherapy failure via suppressing tumor IFN-gamma response-dependent CD8+ T cell ...
行业资讯_图情资讯_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今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从事下一代疫苗技术研究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疫苗技术的研发,不断在技术和理论上进行创新。”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担任2年的讲师后,2018年,王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探索...
疫苗研制的一个“卡脖子”问题,被华中大学子破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结核病疫苗研究》项目获得了“免疫新材料相关研究”课题的擂主。获奖后团队部分成员合影(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官网)付辉回忆,专家建议他们今后要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的AS01b佐剂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效果更好。后者是目前全球极少数投入临床使用的可刺激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
中国团队突破!CAR-T治自免
2024年10月4日,Nature官网头条发布了一篇题为:World-first therapy using donor cells sends autoimmune diseases into remission 的报道,介绍了一项由中国团队完成并发表在Cell期刊上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发表于2024年7月16日的Cell期刊,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来自健康供体的CAR-T细胞进行改造,开发出新...
生物谷 - 新发现,新技术,新产业 - 生物医药新媒体门户
细胞外囊泡新突破!Nat Cell Biol:发现一新型细胞外囊泡——起泡小体,或成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LoBue团队表示,对tDCS反应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内在的解剖差异造成的,未来的临床试验可能包括大脑成像和根据...Nature Aging:你的免疫系统几岁了?研究人员开发"衰老计算器"解码人体保卫战的年龄密码 ...
中国智造:新冠疫苗V-01摆脱专利垄断佐剂依赖
此外,佐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疫苗的效力和安全性。常规佐剂如氢氧化铝在激发细胞免疫效果上不足,而新型研发的佐剂不仅生产成本高昂,往往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考虑到传统铝佐剂的安全性已得到验证,研究人员在V-01设计时不仅创新性地融合了作为生物佐剂的人源干扰素,也选择加入常规铝佐剂,绕开...
中国生物杨晓明团队:新型猴痘mRNA疫苗可提供强大免疫保护!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Nature上发布的,有效针对猴痘的mRNA疫苗的相关研究。由中国生物研发的VGPox系列新型猴痘mRNA疫苗具有以下三个亮点:☆ 一针疫苗即可获得有效抗猴痘免疫反应;☆ 只含两种关键的病毒抗原,就具有优越免疫反应的mRNA序列;☆ 免疫反应早,动物试验证明在给药后7天,即可产生早期免疫反应。图1 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