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新闻是,21世纪已经18岁了 - 中国青年报
18岁意味着要习惯独立,包括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在2018年,21世纪的第一代人,将有很多契机去回顾改革开放的来龙去脉,以及此前“文化大革命”怎样将国家和民族拖入深渊。从文革到改革开放的转向,恰如地球转动中,阳光照过阴影区。 尽管只过去了40多年,今天的许多年轻人已经不了解文革的社会阴影区。两年前,...
单仁平:“文革”已被彻底否定-新华网
“文革”结束后,山西农民、棉花专家吴吉昌对新华社记者穆青动情地说:“老穆,俺不怕穷,只怕乱。今后可不能再折腾了,越折腾越穷,将来国家靠啥呀?”彻底否定“文革”,有助于中国社会对各种失序的危险保持高度敏感和警惕。最近这些年,不少发展中国家持续发生内乱,但却难以撼动中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革”的惨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维护党规党法思想略述
粉碎“四人帮”后,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华国锋在继承了“文革”期间对毛泽东搞个人崇拜做法的同时,也给自己搞个人崇拜:当然的继承人、英明领袖、挂像、颂歌、大量题词、大规模的连续不断的照像、出书、搞欢呼场面,等等。对此,邓小平严肃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1977年5月24日,他在复出之前就讲:“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
活在命运的阴影中——一篇有关文革的对话|时事话题_凤凰财经
并且,反思文革尽管也说到人的遭遇,但多数都在说名人官员,何曾说过归入黑四类黑五类黑七类臭老九的普通人的遭遇?没有。因为他们是芸芸众生,是沉默的羔羊。50年了,这个群体默默忍受,默默地自我舔抚内心的伤口,尽管他们中有不少人的物质条件大大改变了,但心头的伤口依旧在流血流泪。这是中国社会隐藏最深的伤口,伤口...
文革30年后再回首:标志事件今成语焉不详词汇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了30多年。今天的年轻一代,对于那段“史无前例”的动荡岁月到底还有怎样的印象?那段历史又意味着什么? 在中央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我的“文革”岁月》中,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元老陈丕显之子陈小津写道:“我与有的年轻人聊天时发现,‘五一六’通知、‘第一张马...
【临泽法院·百年党史·天天读】“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1966年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召集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开会,起草《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后被称为“二月提纲”),试图对学术批判中已经出现的“左”的倾向加以适当约束。这个提纲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通过并向在武汉的毛泽东汇报后,于2月12日转发全党。 就在“二月提纲”拟定的同时,江...
坚决铲除悲剧重演的土壤
对文革的误读,在文革结束后不久就开始了。它把文革解读成了大民主的狂欢,底层被压迫民众的节日,由此导致网上网下年轻人对文革的追捧。连那些经历过文革的人,只要现在处于利益受损的状态,受这些年文革追忆和畸形解读的影响,也会产生记忆的幻觉,把自己的记忆定格在批斗当权派的瞬间,幻想再来一次文革,好剥了当官的皮。
单仁平:“文革”已被彻底否定
那一场大反思,奠定了中国全面走向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随后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则彻底覆盖了“文革”,它大大超越了否定“文革”的政治评判。 可以说,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是从“拨乱反正”迈出的第一步。在思想上是彻底否定“文革”,在实践上则是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
“文革”阴霾下的挣扎与奋起_财经新闻_财经纵横_新浪网
“文革”阴霾下的挣扎与奋起 作者:易全 一个曾经亲历了“文化大革命”惨酷岁月的中年知识分子,却在尊重知识的年代里屡被整人暗箭所伤,这并非文学创作中的想象,而是发生于笔者身上不堪回首、并仍在继续上演着的连续剧。 与单位的冲突源于1988年从内地高校调来深圳某著名国有大银行后。从执教于正规工科大学,突然转到...
不彻底否定文革,任其死灰复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就有被毁灭的...
不清算文革,肃清流毒和影响,极左的政治癫痫将会随时发作。还原历史真相,不仅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好在看一看网上,揭批“文革”的文章多起来了。时隔五十多年,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写出那时的罪恶,要敢于发声,为真理实事求是说话。每个时代都有其幸与不幸,不同群体都会都有不同的体验。我们都是过来人,...
社评:围绕“文革”网上争论是泡沫化的
“文革”是这几年舆论场上一个挺特殊的热题,一方面围绕它的争论一点就着,一方面参与争论的人很多是意识形态激烈人士,其中不少人带有舆论场上“左”或“右”的标签。社会对“文革”的真实兴趣并不高,因此有关“文革”的“激烈争论”有泡沫化成分,实际意义被夸张了。
年轻人千万别缅怀“文革”_新浪新闻
但令人奇怪的是,到今天,互联网上居然还有一些人对“文革”流露恋恋不舍的情结。他们主要认为,“文革”的时候没腐败、没贪官、没污染,社会和谐得很!这让我感到难以理解,甚至有点震惊。从1981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算起,“文革”已盖棺论定30多年,怎么今天出现怀念声?
三大原因导致“文革”咸鱼翻身之势_新浪新闻
我们不能危言耸听,认定二次“文革”既将到来,但相对于“文革”刚刚结束时的举国欢腾,乃至之后很多年人们对“文革”的厌恶,再到今天出现了较为强劲的美化和...因为世界政治生态的迫使等多方面的原因,“文革”虽然后来走向极端,但确实高度张扬了人的精神,以至于激情燃烧而让穷得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人们,仍然狂热地...
社评:文革不可能重演,其风却不易肃清
二是中国舆论场这几年汹涌激烈,文革时代流行的贴大字报、造谣诽谤和人身攻击等恶劣做法“阴魂不死”,在互联网充分自由的环境下得以复活。这刺激了很多人对社会可能重蹈覆辙的担心,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一切属于民主,或者强调只要目的是发展民主,包括造谣等对现秩序的打破都是可以原谅的。
文革对于我们是刻骨铭心的痛,那些非人的日子回想起来都不寒而栗...
文革真的不堪回首,那场运动现在回想起来都不寒而栗,那些非人的日子再也不能重演了。 于艾平是好样的,《原谅,但不能忘记》,把那个疯狂年代的真相告诉下一代,永远记住血的教训。 文革的历史不容篡改、粉饰和美化,中华民族曾经遭遇的劫难不容被掩盖,坚定不移地支持党中央的英明决定,彻底否定文革。
【百年颂·时间看得见】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三)
同“四人帮”的斗争和1975年的全面整顿 “文化大革命”的长期持续和几经反复,使人们对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厌倦情绪越来越强烈。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迫切要求。十大以后,党内围绕着动乱与反动乱、篡权与反篡权、整顿与反整顿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
光明网:公捕公判是文革孽种犹存-热点聚焦-评论频道-中工网
就违法动员公众进行社会参与的角度而言,现在的公捕公判、游街示众,就是从文革的旧模具中倒出的新孽障。在违法的社会动员成为不可能之后,无法无天的场景已成过去。但是,从湖南华容县以及近些年其他一些地方屡屡进行的公捕公判大会看,文革的孽种、无法无天的思维仍然顽固地留存在一些人的脑袋里,并且,只要这些人一旦掌握...
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_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实际上,在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之后,这将是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这种进行阶级斗争的方式在一场文化革命中将“大胆地唤起基层的广大群众”,不仅批判党内当权的修正主义分子,而且批判存在于他们自己思想上的自私和自由化的倾向。因为修正主义的根源在于人类的自私自利,所以必须要有一场持续数十年的文化革命...
历史瞬间-小平您好
1969年10月,第二次被打倒后,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他同妻子卓琳和继母夏伯根住在新建县的这座小楼里。 这里距离他 30多年前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的赣南并不遥远。 在附近的一家拖拉机修配厂,他重操旧业,干起了钳工。这是他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学会的技术。但这个时候的邓小平,毕竟是过了 65岁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