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称号泛滥,学术界已经沦为了名利场!
1998年,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设立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旨在提升中国高校的学术地位。之后,各类头衔不断出现,例如:黄河学者、珠江学者、闽江学者、紫江学者、湘江学者、赣江学者、钱江学者、皖江学者、三峡学者、龙江学者、松江学者、两江学者等。此外,还有一些以山命名的学者称号,如泰山学者、黄山学者、华...
据说,长江学者称号诱导学术界成了名利场_凤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张雄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取消长江学者之类学者称号评选的建议。建议认为,名目繁多的学者称号已失去其学术品味,更诱导学术界成了名利场,建议取消“长江学者”的称号。 张雄教授的话音未落,就爆出来这么一个案子,生动展示了“长江学者”的称号如何成为学术...
同济大学教授张雄:长江学者等称号使学术界变名利场,应取消 - 澎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张雄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取消长江学者之类学者称号评选的建议。建议认为,名目繁多的学者称号已失去其学术品味,更诱导学术界成了名利场。建议写道,自1998年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长江...
两年152人停发奖金,3人被撤销称号!“长江学者计划”再被喊停,教育...
2018年,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张雄提交了关于取消长江学者之类学者称号评选的建议;2019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玉鹏在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再次提案建议“取消‘长江教授奖励计划’。在十三届...
以“帽”取人 败坏学术风气-新华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看不惯“帽子”的高待遇,主要由于我国科研人才待遇普遍过低,尤其是30—40岁的“无帽”青年学者们。以北京为例,某高校普通讲师工资扣完税不到6000元,甚至不够交房租,而杰青拿着10倍的工资还可以享受低房租的人才公寓。如此悬殊的待遇,科研人员崇拜、追逐“帽子”也就不难理解了。
“长江学者”拒绝高校领导,这个可以有-潍坊长安网
要求高校现职校领导不得被推荐为“长江学者”,此举戳中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要害,回应了公众关切,有利于保证“长江学者”的品牌,提升“含金量”,更有利于激励高校学者勤奋探索创新、苦练内功本领、多出新成果,意义重大。 这是高校深层次的“去行政化”体现。曾几何时,一些学术领域、学术机构充塞着不少高校行政...
“长江学者”不再是“铁帽子”,让学术头衔回归本源 - 北京日报...
改革“长江学者”制度,让其回归鼓励科研的本源,势在必行。从最顶级的“长江学者”荣誉开始改革,也有助于学界破除对于“头衔”的盲目崇拜。近年来全社会对科研重视空前,各大科研院所和高校纷纷开出优渥条件招揽学术人才。标准水涨船高,一些招聘条件也逐渐走上歧路。譬如学者是否“知名”,认定就像一堂“地理课”...
科教界的“帽子”为何非治不可?五点理由
第一,与初衷渐行渐远。当初设立“长江学者”是为了资助一些看起来颇有潜力的科研人员,使之专心致致从事研究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效果,也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头衔之中的含金量。一些单位不惜代价去抢挖,一些学者逐渐漂浮起来,用头衔去换取福利待遇。有的头衔学者转着圈当官,...
高校人才争夺战打响 长江学者“身价”飙涨 - 经济观察报
1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长江学者公示名单,共有463名建议人选,其中特聘教授148名,讲座教授51名,青年学者264人。每一次长江学者名单的公示,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并成为评判高校兴衰走向的一个重要标尺。高校也会关起门来,将各家带着长江学者头衔的人才细数一番,悄悄与“左邻右舍”进行数字对比。不仅是长江...
取消“长江学者”?教育部作出明确回应,清华、北大坐不住了
首先,“铁帽子乱飞”现象将不复存在,离开了那个岗位,帽子、荣誉、称号都可以取消。另外,对一些有问题的学者将坚决清除,比如“404学者”梁莹就被撤销了“青年长江学者”称号。 取消“长江学者”?教育部再出大招,两点解决“恶性竞争”难题。对此,...
惩治学术不端,不止于撤销“长江学者”称号 - 浙江日报
此前同样因师德师风问题深陷舆论漩涡的南京大学沈阳以及中山大学张鹏,也已分别被教育部撤销“长江学者”称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资格。消息一出,大快人心。 去年9月,教育部新出台《“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对长江学者的基本条件、岗位职责等进行明确,并提出建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退出机制...
喻国明学术光环褪去,微博不当言论惹众怒
流泪猫猫头 2025-01-2400:58 关注喻国明学术光环褪去,微博不当言论惹众怒 最近和一位学新闻传播的朋友聊天,听到一个让人唏嘘的消息:曾经被誉为学术权威的喻国明老师,如今名声大跌。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执行院长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喻国明曾备受学界尊重。然而,最近他在微博上发表的一些言论引发了公众的...
又是学术圈!华南理工被曝院领导纂改考研成绩 5人改分后被录取...
杭行西溪:是该好好整顿一下这些有文化的流氓了,人才流动的通道不能让这些丧失信仰的人给祸害了。张大老千123:建议正本清源。你们是科技腾飞的发端,请高抬贵手,给中国科技留点希望!什么长江学者、黄河学者,一定要让为追名逐利而弄虚作假的人滚开!最强野牛登陆艇:努力有用吗?真未必,高校里现在就是一滩...
取消“长江学者”?教育部回应 - 观察者网
针对有关取消“长江学者”的建议,教育部网站12月6日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681号(科学技术类108号)提案答复的函》,指出“长江学者”计划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恶性竞争引进国字头“帽子”而忽视引进真正急需的人才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才的无序流动。 以下为答复...
让高校学者追名逐利,“长江学者”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论文|学术界|顶尖...
让高校学者追名逐利,“长江学者”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李嘉诚冠名的“长江学者”计划,本应是照亮中国学术星空的明灯,如今却成了豢养学术饕餮的盛宴。这场披着慈善外衣的资本狂欢,以“学术精英孵化器”的名义,将中国学者的灵魂钉死在名利场的十字架上,让学术生态沦为资本逐鹿的修罗场。
院士获刑,科研经费为何频频让学者栽跟头?
是以,知乎上一则关于“长江学者”获刑,科研经费为何频频让学者栽跟头?”的话题问答引发了众多共鸣。现行政策:重点探索科研经费“包干制”目前为止,针对高校科研经费乱象,国家、地方与高校均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措施,重点探索了科研经费“包干制”,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经费使用自主权,不再“买酱油...
长江学者,不容玷污|长江学者|称号|学术不端_新浪新闻
被授予上述称号者,除每年享受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的奖金,也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荣誉,普遍被看做高校教师、专家学者群体中的佼佼者。也因如此,“长江学者”这一荣誉称号更不容玷污。上述提到的这些违反师风师德者,在长江学者中虽属少数,但其行为恶劣、影响极坏,当然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因此在建立退出机制...
政协提案取消长江学者?教育部正式回函:杜绝挖“帽子”
针对全国政协提案提出的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建议,教育部已正式予以答复。 12月6日,教育部官网“建议提案办理”栏目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681号(科学技术类108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答复》),答复了《关于科技评价过程中改革“
象牙塔之殇:2024年回位高校领导“双面人生”的警世录
据教育部最新通报,仅上半年,就有17所高校21人接受审查调查,其中四位厅级领导的堕落之路尤为令人震惊。他们手握数亿科研项目的审批大权,头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的耀眼光环,却在招生录取、基建招标、校企合作中编织出一张张隐秘的腐败之网。在实验室里,他们悉心指导学生;而在办公室的保险柜里,却藏着成...
中国学者的头衔,可以开一场武林大会
2018年,中国的象牙塔里不太平静。随着越来越多人站出来发声,多名高校教授陷入性骚扰和性侵的丑闻中。与此同时,和涉事教师形影不离的还有一个叫“长江学者”的头衔,也被人们反复提及。 不少学术圈之外的人想在搜索引擎中对这些“长江学者”一探究竟时,意外发现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