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称号泛滥,学术界已经沦为了名利场!
1998年,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设立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旨在提升中国高校的学术地位。之后,各类头衔不断出现,例如:黄河学者、珠江学者、闽江学者、紫江学者、湘江学者、赣江学者、钱江学者、皖江学者、三峡学者、龙江学者、松江学者、两江学者等。此外,还有一些以山命名的学者称号,如泰山学者、黄山学者、华...
“长江学者”获刑,科研经费为何频频让学者栽跟头? - 知乎
有些“学者”栽跟头确实不冤,比如之前听说过的某位“学者”,性格行为令人十分无语:贪污经费的事情被...
同济大学教授张雄:长江学者等称号使学术界变名利场,应取消 - 澎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张雄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取消长江学者之类学者称号评选的建议。建议认为,名目繁多的学者称号已失去其学术品味,更诱导学术界成了名利场。建议写道,自1998年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长江...
据说,长江学者称号诱导学术界成了名利场_凤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张雄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取消长江学者之类学者称号评选的建议。建议认为,名目繁多的学者称号已失去其学术品味,更诱导学术界成了名利场,建议取消“长江学者”的称号。 张雄教授的话音未落,就爆出来这么一个案子,生动展示了“长江学者”的称号如何成为学术...
两年152人停发奖金,3人被撤销称号!“长江学者计划”再被喊停,教育...
记者采访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此持有不同观点。 南京某高校一位不愿具名的文科学者认为,取消“长江学者”称号对文科发展是不利的。“因为文科很难参与院士、杰青之类的其他荣誉,长江学者是唯一高级别的荣誉。” 在上述...
以“帽”取人 败坏学术风气-新华网
程晓:我认为会带来三个层次的影响。一是“帽子”这只“看不见的脚”横行学术圈,造成科技资源快速集中到极少数人身上,但他们其实根本没时间做研究。相反大批“无帽”或不会走关系的学者难以得到项目资助。这造成经费和人才的巨大浪费。 第二,导致大批人才过早丧失斗志。在我国学术圈,杰青是院士的入场券,优青则是杰...
惩治学术不端,不止于撤销“长江学者”称号 - 浙江日报
近年来,“长江学者”存在学术不端、道德败坏等行为时常见诸媒体,让人大跌眼镜。例如,2010年3月,西安交大因该校“长江学者”李连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2017年3月,因涉嫌抄袭国外学者著作,31岁即被授予“青年长江学者”称号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红被学校免去多个职务。2018...
西安交大六教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被指有利益关系 -- 中国发展门户网
西安交大六教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被指有利益关系 “贡献突出”的合作者原来是李妻 在21日的庭审中,原告律师叶子丰称:从2008年1月份开始,在新语丝、中国科学网博客发表的《揭露长江学者李连生剽窃和侵吞他人成果的第五个罪证》等一系列署名文章中,借批评“造假”为名,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地污蔑原告“剽窃”;侵害原告的...
“长江学者”拒绝高校领导,这个可以有-潍坊长安网
要求高校现职校领导不得被推荐为“长江学者”,此举戳中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要害,回应了公众关切,有利于保证“长江学者”的品牌,提升“含金量”,更有利于激励高校学者勤奋探索创新、苦练内功本领、多出新成果,意义重大。 这是高校深层次的“去行政化”体现。曾几何时,一些学术领域、学术机构充塞着不少高校行政...
取消“长江学者”?教育部作出明确回应,清华、北大坐不住了
首先,“铁帽子乱飞”现象将不复存在,离开了那个岗位,帽子、荣誉、称号都可以取消。另外,对一些有问题的学者将坚决清除,比如“404学者”梁莹就被撤销了“青年长江学者”称号。 取消“长江学者”?教育部再出大招,两点解决“恶性竞争”难题。对此,...
“长江学者”不再是“铁帽子”,让学术头衔回归本源 - 北京日报...
改革“长江学者”制度,让其回归鼓励科研的本源,势在必行。从最顶级的“长江学者”荣誉开始改革,也有助于学界破除对于“头衔”的盲目崇拜。近年来全社会对科研重视空前,各大科研院所和高校纷纷开出优渥条件招揽学术人才。标准水涨船高,一些招聘条件也逐渐走上歧路。譬如学者是否“知名”,认定就像一堂“地理课”...
喻国明学术光环褪去,微博不当言论惹众怒
流泪猫猫头 2025-01-2400:58 关注喻国明学术光环褪去,微博不当言论惹众怒 最近和一位学新闻传播的朋友聊天,听到一个让人唏嘘的消息:曾经被誉为学术权威的喻国明老师,如今名声大跌。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执行院长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喻国明曾备受学界尊重。然而,最近他在微博上发表的一些言论引发了公众的...
一评上“长江学者”就被挖走,怎么办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据报道,近日,教育部在答复有关取消“长江学者”的建议时指出,“长江学者”计划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恶性竞争引进国字头“帽子”而忽视引进真正急需的人才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才的无序流动。 教育部表示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工作联盟作用,探索建立高校行业自律机制和人才流动协作沟通机制,...
西安交大教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续:遭索赔27万_CCTV.com_中国中央...
西安交大6位教授在获悉该校教授束鹏程,长江学者、教授李连生涉嫌学术造假后,联名向校方提交评议意见,列举造假事实,李连生因此被免去相关职务。举报者中的3位退休教授被李连生和束鹏程以“侵犯名誉权”告上法庭。 7月21日,西安碑林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让高校学者追名逐利,“长江学者”开了一个坏头|论文|学术界|顶尖科学...
让高校学者追名逐利,“长江学者”开了一个坏头 李嘉诚冠名的“长江学者”计划,本应是照亮中国学术星空的明灯,如今却成了豢养学术饕餮的盛宴。这场披着慈善外衣的资本狂欢,以“学术精英孵化器”的名义,将中国学者的灵魂钉死在名利场的十字架上,让学术生态沦为资本逐鹿的修罗场。
高校人才争夺战打响 长江学者“身价”飙涨_荔枝网新闻
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对长江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执着,源于这些“人才计划”指标在高校招生、排名、学科评估、经费支持和项目申请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梁作堂认为,长江学者身份的价值,在于能够增加同行和管理者对学者的了解和信任,进而在招收培养研究生、申请项目等方面获得叠加的帮助。
瞭望|警惕学术会议跑偏
“同一主题的研讨会,省上开了市上开,市上开了县上开,同一个城市A高校主办了,B高校也要办。”少数高校、地方政府等将学术会议当作政绩工程,有的学术会议片面追求“首届”等名义,有的会议为求门面,聘请与主题无关的知名学者站台 构建学术本位、着眼更长周期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让考核导向更侧重学者本身的能力...
院士获刑,科研经费为何频频让学者栽跟头?
是以,知乎上一则关于“长江学者”获刑,科研经费为何频频让学者栽跟头?”的话题问答引发了众多共鸣。现行政策:重点探索科研经费“包干制”目前为止,针对高校科研经费乱象,国家、地方与高校均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措施,重点探索了科研经费“包干制”,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经费使用自主权,不再“买酱油...
取消“长江学者”?教育部回应 - 观察者网
针对有关取消“长江学者”的建议,教育部网站12月6日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681号(科学技术类108号)提案答复的函》,指出“长江学者”计划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恶性竞争引进国字头“帽子”而忽视引进真正急需的人才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才的无序流动。 以下为答复...
避免“长江学者”变成“学术帽子”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将资源利益与荣誉称号适度解绑,对学者、对高校构建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才能逐渐扭转“唯帽是尊”的风气。这是项大工程,恐非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所能胜任,还需从顶层设计予以整体统筹,下一番大功夫。【详细】 教育部已经出台《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