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30%,北京已形成3个万亿级、7个千亿...
2024年北京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2530.2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1%。同期高技术产业(二者有交叉)实现增加值14932.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0%。 3月20日,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30%,北京已形成3个万亿级、7个千亿...
2024年北京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2530.2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1%。同期高技术产业(二者有交叉)实现增加值14932.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0%。 3月20日,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
北京已产生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3月2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关情况。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介绍,北京目前已经产生了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医药健康产业整体规模去年首次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跨过万亿级的城市,具有首都特色的高精尖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吴娜 ...
北京:2025年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30% - 央广网
《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形成4至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规划》中提到,以推动产业“换核、强芯、赋智、融合”为指导思想,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构建“2441...
北京:以新型工业化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_工作动态_北京市经济和...
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共83个,9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三成,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五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二是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水平...
GDP达49843.1亿元!北京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丨...
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按现价计算),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0%,提高0.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信息服务等行业发挥重要带动作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塑造发展新动能。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按现价计算),其中,数字经济...
北京:力争到2025年 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30%以上 - 人民资讯
人民网北京8月27日电(李博)在8月27日举行的北京市“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广智介绍,力争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30%以上。构建“2441”新型产业体系 近期印发实施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
北京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1%,比201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高精尖产业体系已成为北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支撑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 近年来,北京聚焦高精尖,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
国新办举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持续强化,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已经达到1万多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800亿元。同时,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99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直接结算。 第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各种显性隐性壁垒正在破除,京津冀推出了第一批165项资质资格相互认证,230余项...
数字经济发展提速!这部蓝皮书展示北京产业经济亮点
北京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1.35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0.9%。本市还发布实施《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率先在省级层面开展产业科技创新系统布局。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子、汽车、医药、装备等重大领域持续高强度投资,人形机器人、...
重磅!北京“十四五”高精尖产业规划发布
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已经有一定基础。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北京准备好了|新京报专栏
2020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北京已经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显然,再培育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主要就是以这...
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为创新之城注入新动能 | 新京报社论
在这些政策“组合拳”的助力下,北京市的创新投资明显增加,高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成为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改善社会总需求的强大动力。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5...
推进新型工业化厅局专稿|北京:以新型工业化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三成,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五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二是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水平。根据国家战略目标及北京市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产业筑基和强链补链工程。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
开放北京
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已经有一定基础。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均突破千亿级
原标题: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均突破千亿级 来源:新华社 2023年北京市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1352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0.9%。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十大高精尖产业全部突破千亿级,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产值突破三万亿元。
北京“十四五”力争高精尖GDP占比达30% − 展望“十四五” −...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推进“三城一区”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科创中心主平台;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力争再造3到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由25.8%提高到30%以上。 科技前沿 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涌现...
北京2025年高精尖产业GDP占比将超30%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4到5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3%左右、力争15%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3万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00个。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已经有一定基础。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
北京:以新型工业化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_专精特新_北京市经济和...
前瞻布局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一批战略项目,2020—2022年工业重点产业投资年均增速41%,高端制造领域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超八成。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共83个,9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三成,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
北京组工
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已经有一定基础。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