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观察丨自动扣款20笔,一分钟被刷走1000元,免密支付为何成“便捷...
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包括:一是点击广告自动跳转免密支付,一些经营者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小额免密支付和部分银行小额交易无短信提醒的漏洞,在各类App中植入广告链接,消费者无意中点击即被跳转扣费并自动续费;二是部分经营者在消费者需要快速支付或快速作出决策的场景中植入广告,且广告内容伪装成支付或领取优惠券页面,消...
315观察丨自动扣款20笔,一分钟被刷走100... 来自红星资本局 - 微博
【315观察丨自动扣款20笔,一分钟被刷走1000元,#免密支付为何成便捷陷阱#?】#多人误扫码一分钟被刷走千元# “自动扣款20笔,一分钟刷完1000元,没注意到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被骗子钻了空子。”近日,有网友向@红星资本局 讲述,因为自己开通了“免密支付”,误点外链结果被骗。红星资本局检索发现,因开启“小额免...
免密支付无处不在 如何防范“悄无声息”被扣款?
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点击广告自动跳转免密支付,一些经营者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小额免密支付和部分银行小额交易无短信提醒的漏洞,在各类App中植入广告链接,消费者无意中点击即被跳转扣费并自动续费;二是部分经营者在消费者需要快速支付或快速作出决策的场景中植入广告,且广告内容伪装成支付或领取优惠券页面...
被开通、被盗刷……“免密支付”便捷背后存安全隐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租借充电宝、租借共享单车、酒店信用住等服务,一旦使用,就默认开通“免密支付”并在客户选择相应的支付渠道后,授权商户自动扣款。而一些网购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设置在付款界面,以小于其他说明的字号提示“是否开通‘免密支付’功能”,有的甚至是“默认开通”选项,消费者极易在不知道的情况...
默认勾选被开通免密支付,小心你的电子钱包被“顺走”
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已成为诱导消费的主要元凶。一些网络保险销售广告以低价或免费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购买或体验后连续自动扣款;有的短视频平台推送离奇浮夸的“微短剧”,以极低价格诱导观众观看并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自动播放下一集并按集扣...
315观察丨自动扣款20笔,一分钟被刷走100... 来自成都商报时尚商业...
【315观察丨自动扣款20笔,一分钟被刷走1000元,#免密支付为何成便捷陷阱#?】#多人误扫码一分钟被刷走千元# “自动扣款20笔,一分钟刷完1000元,没注意到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被骗子钻了空子。”近日,有网友向红星资本局讲述,因为自己开通了“免密支付”,误点外链结果被骗。红星资本局检索发现,因开启“小额免密”...
免密支付存隐患 谨防“便捷”变“踩坑”
免密支付通常和自动续费绑定开通,支付渠道可不验证会员账户密码、支付密码、短信校验等信息,从用户绑定的账户中直接扣划下一个周期的费用。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的留言中发现,有网友用0.88元购买了某音乐类App首月会员,并默认自动续费,次月被自动扣款时才发现...
为啥出示了收款码,却被刷走1000块?!|反诈·破局
我们的支付方式越来越便捷 手机轻轻一扫 即可完成交易 这也被不法分子盯上 成为他们新的作案路径 针对此类骗局警方提示 商家朋友在交易时 尽量通过正规平台线上交易 或者是线下面对面交易 建议关闭微信和支付宝的 小额免密支付功能 防止被骗子钻了漏洞 在交易时 一定要确认是收款码还是付款码 之后再根据情况具体...
免密支付:20笔自动扣款一分钟被刷走1000元,隐患频发!-财经领航者
免密支付:小心!20笔自动扣款一分钟被刷走1000元,隐患警示再次曝光! 近期有用户反映,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连续自动扣款20笔,短短一分钟内就被刷走了1000元。事后才惊觉,原来是默认开启了免密支付功能,而这一漏洞正好被不法分子利用,轻松得手。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数字支付的便捷性背后也隐藏着风险。如今,许多...
免密支付存隐患,留心这些套路→
免密支付存隐患 谨防“便捷”变“踩坑” 当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超9亿人,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让网络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方式在简化付款流程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平台“套路”消费者的手段,暗藏诱导消费陷阱。如何避免支付“便捷”变“踩坑”?怎样才...
“免密支付”散财快人一步 起底平台诱导消费套路
“家里老人发现支付宝余额少了近千元,查看账单才发现总有凌晨被扣款的情况,共计9笔。给商家打电话,对方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向平台投诉‘交易被骗’,经核实,收款方确实存在欺诈行为,才把钱退了回来。”浙江居民小敏说,老人被诱导开通了商家某些服务和免密支付,并绑定自动续费功能,导致老人账户在不知不...
免密支付存隐患,留心这些套路→
当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超9亿人,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让网络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方式在简化付款流程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平台“套路”消费者的手段,暗藏诱导消费陷阱。如何避免支付“便捷”变“踩坑”?怎样才能织牢消费者权益保护网?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稀里糊涂被扣钱!免密支付该关还得关
“免密支付功能一旦开通,支付的安全性就会降低。”公安部刑侦局也曾专门提醒,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多起因事主开通免密支付功能,通过直接扫码或者将付款码转发给他人,导致手机内钱款被骗走盗刷的案例。提醒 平台要提醒 不用就关闭 “究竟在哪些平台开通过免密支付或者自动续费,真的很难记清楚,一不留神就会被扣‘...
免密支付存隐患,小心这些套路!
当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超9亿人,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让网络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方式在简化付款流程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平台“套路”消费者的手段,暗藏诱导消费陷阱。如何避免支付“便捷”变“踩坑”?怎样才能织牢消费者权益保护网?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警惕!免密支付陷阱频发,你的钱包还安全吗?
消费者需要收到银行卡、支付宝等扣款短信后才会发现异常,增加了追回损失的难度。解约复杂:与简单几步便开通免密支付相比,其解约过程相对复杂。部分平台或应用会设置多重障碍,如询问关闭理由、承诺持续改进等,以挽留消费者。二、如何避免免密支付陷阱?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免密支付陷阱,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账户被扣款”竟完全不知情,商家“套路”深该如何防范?_上观新闻
游戏只是其一,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陷阱”还有很多。今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已成为诱导消费的主要元凶。其中,一些网络保险销售广告以低价或免费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购买或体验后连续自动扣款;有的短视频平台推送离奇浮夸的“微短剧”,以极低价格诱...
苹果“免密支付”遭盗刷!数千元不翼而飞,钱都进了游戏账户?
蹊跷点:杨先生从没玩过这游戏,查账户发现2月13日6点50分有人在一台陌生设备上登录,还多绑了个境外号码。猜测:账户被盗,不法分子用免密支付把钱转走。他以前为游戏充值方便开了免密,没想到成了“漏洞”。上海的王女士也有类似遭遇:去年9月19日,她的支付宝和微信被扣9笔,共5232元,全都买了“王者...
谁的免密小额支付?1000元以下不要密码,恶意扣费“搭便车” - 柒财经
比起被盗刷,搭上了免密支付便车的恶意扣费,更是令人防不胜防。据山西晚报报道,一位用户使用滴滴快车服务时开通了免密支付,今年5月9日的一次出行预估车费为38元,但最终被多扣了90元,累计支付128元。客服表示,这确实是司机的违规操作,决定把90块钱退还给自己。此前,央视曾曝光1分钱享受7天会员的陷阱。
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MyNzA3MQ==&mid=2653192791&idx=...
免密支付最高限额是1000元,所以嫌疑人都是设定999元以下,专挑人流密集场所逛街,走一圈“收获”也不少。 详情请戳视频↓↓↓ 另外 免密支付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但也存在很多隐患哟 大家可以自己斟酌其中利弊 选择性的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