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第二师政委的干部,建国后以治病休养为主
1938年,郑位三担任了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负责人,此后他领导干部与群众投身根据地的建设,支持了根据地的抗日斗争以及后方建设。1940年,郑位三改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委,继续扎实推进部队的政治工作,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1941年,国民党制造了皖南事变,包围了正在向江北转移的新四军。皖南事变期间,因为敌我力量悬殊,新...
他是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建国后长期休养,拿的却是元帅工资
抗战期间,郑位三历任鄂东北特委书记和鄂豫皖区党委书记等职,皖南事变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二师政委,当时师长是张云逸。抗战胜利后,郑位三被任命为中原局常委,代理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解放战争初期,郑位三与李先念协作,指挥了影响巨大的中原突围,使得我军6万余人成功的跳出了30万敌人的包围圈,这一历史贡献,毛...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任命的七个师长,建国后都担任什么职务?
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张云逸 张云逸是红七军的创建者之一。皖南事变后,他以新四军副军长的身份兼任了新四军第二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主政广西,带领广西发展国民经济,进行土地改革等,巩固了新生政权。1955年,张云逸被授予大将军衔,享受元帅待遇。此后他担任了中监委副书记等职务,于1974年因病去世。新四军第三师...
他是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建国后长期休养,拿的却是元帅工资
在抗战岁月,郑位三的角色几经变换。他曾任鄂东北地区的特委书记,后来更是担任鄂豫皖区的党委书记。皖南事变之后,他的身份再次升级,被委以重任,成为新四军第二师的新任政委,而当时师长的重任落在张云逸身上。战后,郑位三肩负重任,担任中原局常委,代理书记及军区政委之职。解放战争初期,他与李先念并肩作战,智勇...
鲜为人知的“位老”郑位三 - 湖北抗战将领名录与英勇事迹 - 抗日...
郑位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新四军二师、五师及中原军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他家乡湖北黄安人民当中,至今还流传着“董必武、郑位三,领导人民把身翻”的歌谣。当郑位三刚过30岁,就被鄂豫皖地区的干部和人民尊称为“位老”。建国以后,由于长期养病,郑位三没有具体工作,因而鲜为人知...
新四军重组后,七支部队的政治委员分别是谁?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第二师政委郑位三 胜利后,郑位三在新四军第四支队担任政委,经历了皖南事变的洗礼。事变后,新四军进行了重建,他成了第二师的政委,和师长张云逸一起,带领部队在淮南抗击日军。后来,解放战争时,他成为了中原军区政委,领导中原军区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包括著名的中原突围,并且最终赢得了胜利。郑位三因为长年战争的...
新四军重建后,七个师的政委都是谁?建国后都被授予什么军衔?
郑位三在新四军第四支队任职政委时,正值皖南事变酝酿之际。事变后,新四军重组,郑位三被委以重任,担任第二师政委,与张云逸师长并肩作战。他们共同率领第二师在淮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展现了坚定的抗战决心。随后,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郑位三被任命为中原军区政委。他与李先念等人一起,成功指挥了备受瞩目的中原...
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却因为低调没授衔,地位不亚于开国大将
在两年后又被调到了新四军第四支队伍担任政委。当时第四支队伍的司令也正好是开国大将徐海东。到了后来的“皖南事变”后,这又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二师的政委,当时的师长同样也是一名开国大将张云逸。后来抗战胜利了之后,郑位三又担任了中原军区政委。中原军区还有一个司令和两个副司令,分别是李先念,王树声和王震。之后...
皖南事变后!新任主任未立即赴职,建国后任要职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很快重建,邓子恢也被重用,担任了新四军的政治部主任。不过他当时没立刻去上任,因为淮南地区的抗日形势非常紧张。邓子恢留在淮南根据地,负责新四军第二师的整编工作。直到1941年5月,他才到新四军在盐城的军部,正式担任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的军事与后勤工作 在这之后,邓子恢又兼任了新四军第四师...
新四军重建军部后,七个师的政委都是谁,谁的成就最大
新四军第二师可以追溯到原红军28军,28军成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的一部。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师长是张云逸大将,政委是郑位三。郑位三毕业于武昌湖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曾经组织领导了“九月暴动”,揭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在鄂豫皖根据地刚创立的时候,担任要职,红军长征后留下领导游击战争,曾经参与创建了红...
皖南事变后,重建的新四军领导班子分别都是谁?
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英勇牺牲。新四军重建后,邓子恢被任命为新的政治部主任,但他还未就任,便被调往第4师担任政委。解放战争时期,邓子恢曾担任中原局第三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并后来担任第四野战军第二政委。建国后,他晋升为副总理,被称为党内农业、农村工作的专家。#优质作者榜# ...
郑位三:当过新四军师政委,无军衔无职务,主席特批享受元帅待遇
1941年,皖南事变后,郑位三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他与师长张云逸一道,领导二师部队在淮南开展敌后抗日战争,先后粉碎日寇两次大规模“扫荡”,创建和巩固了以皖北、苏北为中心的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郑位三被党中央评选为中央委员。以身作则,...
皖南事变后,重建的新四军领导班子都是谁呢?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壮烈牺牲,新四军重建后,邓子恢被任命为新的政治部主任,然而还没等他上任,就被调到4师做政委。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邓子恢担任过中原局第三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后来担任过第四野战军第二政委。在建国后邓子恢官至副总理,被誉为党内的农业、农村工作的专家。
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第一任卫生部长的干部,建国后成为院士
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第一任卫生部长的干部,建国后成为院士 一:烽火少年——从破碎山河到医学救国的觉醒 1. 湘江畔的启蒙:医者仁心的种子 1907年2月,沈其震出生在重庆一个书香世家,祖籍湖南长沙。他的家族流淌着革命的血液:叔祖父沈荩因揭露清政府卖国条约被处决,父亲沈明彝是同盟会元老,母亲却在他17岁...
新四军重建后,七个师的政委都是谁,来自哪里?
抗日战争打响之后,郑位三就又返回了鄂豫皖根据地。在1940年2月的时候,他开始担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的政委。皖南事变发生之后,郑位三就成了新四军第2师的政治委员,还兼任淮南区的党委书记呢,他和张云逸一起领导了淮南等地的抗日斗争。解放战争那时候,郑位三担任中原军区的政委呢。从中原突围去到延安之后啊,他的身体...
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独立旅政委的将领,建国后的结局如何?|团长|少...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完成重建,新成立了一支独立旅,旅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万岁军军长梁兴初,而担任独立旅政委的则是罗华生。按理说,两人是同一级别的将领,不过,他们后来的军衔却差了一级:梁兴初被授予中将军衔,罗华生仅仅是少将。其实,两人的军衔,早在抗战胜利后就已经决定了…… ...
凤凰涅槃,皖南事变后的新四军战斗序列及其主要指挥官有哪些?
皖南事变,那可是抗战时期国共关系的大转折,对新四军那打击可不小。不过,关键时刻,共产党那韧性和领导力真是让人刮目相看。1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把新四军军部重新设在苏北盐城。到了2月18日,他们又对部队进行了更大的调整,把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合并成了七个师加上一个独立旅,总人数达到九万多。
新四军重建后,七个师的政委都是谁?建国后都被授予什么军衔...
皖南事变之前,郑位三担任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政委。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重建,郑位三被任命为第二师政委,与张云逸师长搭档,两人领导第二师在淮南地区抵抗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期间,郑位三担任了中原军区政委,在这之后,他与李先念等人率领中原军区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中原突围,并取得了中原突围的胜利。可惜的是,常年的...
皖南事变期间,新四军特务团政委率部突围成功,建国后成为少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南方八省游击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成立后,迅速集结到皖南一带抵抗日本侵略者。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害怕新四军发展壮大,不断阻挠新四军的抗日行动,甚至在1941年制造了皖南事变。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就是新四军的一员,并且他还担任过新四军特务团政委一职,...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三位师长成大将,他们是谁?
抗战全面爆发了,他先是当上新四军第二、三支队的副司令,后来新四军重新组织了,他又成了第六师的师长,四师的政委。在解放战争年代,他先后担任了华中分局的副书记、华中野战军第一副政委等职务,参与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的指挥。新中国成立后,谭震林成了浙江省的第一任省委书记,之后就一直从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