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爱心接力,用科技与创意照亮特殊群体,东华大学团队获沪上慈善...
日前,第二届“上海慈善奖”表彰名单揭晓,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获慈善楷模。“上海慈善奖”是沪上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而东华大学也是此次获奖单位中唯一的高校。这支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由东华大学机制1994级60余名同学正式发起,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高校助残志愿服务队伍之一。大学生志愿者发挥...
30年爱心接力,用科技与创意照亮特殊群体,东华大学团队获沪上慈善...
摘要: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30年坚持智力助残,服务时长超39.8万小时,惠及10.7万余人。 日前,第二届“上海慈善奖”表彰名单揭晓,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获慈善楷模。“上海慈善奖”是沪上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而东华大学也是此次获奖单位中唯一的高校。 这支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由东华大学...
30年爱心接力,用科技与创意照亮特殊群体,东华大学团队获沪上慈善...
日前,第二届“上海慈善奖”表彰名单揭晓,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获慈善楷模。“上海慈善奖”是沪上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而东华大学也是此次获奖单位中唯一的高校。这支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由东华大学机制1994级60余名同学正式发起,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高校助残志愿服务队伍之一。大学生志愿者发挥机械...
喜报!助残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在“上海慈善奖”中受表彰
喜报 近日,第二届“上海慈善奖”获奖名单公布,助残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名列其中: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和“蓝丝带行动”项目(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分别在“慈善楷模”和“慈善项目”中受到表彰。 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
东华大学上观新闻:31年、28年、19年,默默成了“老字号”,上海校园...
这支东华“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是上海市成立最早的高校助残队伍之一。28载坚守志愿服务初心,共培养志愿者8000余人,服务时长超过30万小时,足迹遍布申城社区街道残疾人家庭等。 “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学生志愿者手语操教学 以“智力帮困”为主题,他们还点对点帮助残疾人子女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问题,...
东华大学用爱为生命接力,我们永远在一起——东华大学“超”坚强...
“血小板”这三个字息息相关的时刻,他们自告奋勇来到上海市血液中心,集体献出血小板;接力是无声的,可当医院再次传出血小板告急的消息,这个为了血小板而临时集结在一起的集体,再次默默肩负着一份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必须的责任,实现了一场动人的爱心接力;力量是超越的,在吴超康复出院的那一刻,他们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东华大学多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10月23日,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校共有10项成果(人)获奖。其中,以我校为第一合作单位获国际科技合作奖2项,这是我校自2015年以来再次获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另外,我校作为牵头单位获二等奖4项,参与完成的项目获一等奖1项,二...
祝贺,东华获奖+14!
东华大学共斩获一等奖3项 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8项 学校再次捧得“优胜杯”!获奖名单一览 东华大学参赛作品涉及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社会科学等类别,参赛选手们充分展现了东华学子的青春风采。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境”VR智能交互系统》、机械工程学院《从“织造”到“智造”——...
一起为东华团队点赞!
“轮椅上的姑娘”李同学,双腿残疾,在“智力助残”志愿者们的帮扶下,2002年考入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2005年获得百篇残疾人自强征文二等奖。 “志愿服务+科创” 推进“志”“智”双扶,共促“五育并举” 服务队坚持“志”“智”双扶双进,将志愿服务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立足机械工程、...
贺!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创建70周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30周年
10月19-20日,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两院院士、政府和行业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兄弟高校材料学院院长、企业嘉宾、广大校友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创建70周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30周年。在20日上午的庆祝大会上,学院与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蒋士成专项基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基金,为...
在东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除了队龄超过二十年的“老牌”志愿服务团队,东华大学还精心打造小而美的志愿服务“新秀”,以常规志愿服务为面,特色志愿服务为点,点面结合,开展常态化、特色化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焕发新彩。 (东华大学科学商店科普志愿者走进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 图书馆“爱书小蜜蜂”服务队有条不紊地完成图书整理、归类、上架,让书...
东华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校共建项目
项目聚焦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城市建设、创新创业等五大类别,以“思想铸魂·共信同心”“科技赋能·共智同创”“志愿润心·共情同行”“美好生活·共融同绘”“赢在未来·共创同就”为主题,“共”“同”二字充分体现了学校与社区互嵌共融、协同发力的鲜明特色。据悉,东华大学与长宁区、松江区多年来...
13年坚持智力助残和美育服务,一起为东华大学的这个团队点赞!
”金顶垚是大四的志愿者,他已经参与了30多次团队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每次都收获满满。自闭症患者因为其独特的视角,在艺术创作上往往具有很高的天分,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眼残障人士的人文关怀和教学保障,以培养智力障碍人群的艺术兴趣、发掘其艺术...
近30年从未间断,“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全城温暖启幕
以“帮助他人,阳光自己”为主题,在43天的活动时间内,全市将举办各类慈善公益活动356项,通过“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凡人善举、爱心打卡”等形式和内容开展,并结合线上线下等互动形式,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感受全城慈善氛围。“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走过近30年,不少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
她毕业于东华大学,当选院士,挑战世界级科学难题,屡获全国大奖!
伴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建设朝夕相伴的纤维材料,如今已朝着超性能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迅猛发展。一项项科技硕果的产出,与运用专业知识突破难题、奋力攻关的科研人员密不可分。在东华大学就有一位深耕纤维领域30余年的学者,她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的科研突破,让纤维产业走上“由大到强”的...
东方英才 | 攀登光存储领域的“珠穆朗玛峰”、为航运强国建设贡献...
“中国文物·云端回家”系列成果自2023年以来陆续发布,这是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刘慧教授团队历时近二十年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开展田野考察、持续研究的丰硕成果。 文化传承、科研创新,以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义理和智慧讲好中国故事,刘慧教授带领团队在艺术考古和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教学中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首次...
总投入2869万!上海公布这一项目评审,东华大学获最多资助!
在“双创”这条路上,东华大学以拼搏的精神和不屈的毅力“扬帆起航”。近5年来,学校获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奖项390余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学校还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
[新民晚报]头条等:东华大学“献血小板”志愿队爱心接力(图)
图片说明:东华大学房圆同学为素不相识的吴超捐献血小板 资料照片 “一份血小板,就是拯救生命的希望。”为了救助罹患白血病的材料学院研一学生吴超,东华大学10名大学生自发组成了“献血小板”志愿团队,定期轮流为吴超捐献血小板。这两天在东华大学校园里,一场延续亲情故事的爱心接力在持续着…… ...
我校获上海市国际传播最高奖项“银鸽奖”
在2024年法国里昂世界技能大赛闭幕式“上海时段”亮相的“纸”制服饰,由东华大学师生团队设计、制作并展示。20套环保纸艺和10套向未来服装系列,以传承千年的“中国纸艺”为灵感,运用剪纸、榫卯等中国传统技艺与3D打印、激光切割等现代技术,连贯中西,贯通古今,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可持续理念与东方美学的完...
2024回顾|这一年,绘梦之旅,温暖前行
3月27日,“2023东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答辩会举行,20名候选人集中展示青春风采,200名学生观众现场观摩,榜样力量走进学生,促进更多学生见贤思齐、创先争优、激发潜能。 2024.04 4月30日,与校团委共同举办“牢记殷殷嘱托 勇担青春使命——2024年东华大学青春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