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光伏企业现状:潮水褪去,谁在裸泳?
截至2025年初,已有多家跨界企业宣布项目终止、资产剥离或业务收缩,棒杰股份、华东重机等企业甚至陷入破产重整危机。这场跨界大撤退,不仅暴露了资本逐利的盲目性,更揭示了光伏产业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回归的必然逻辑。 裸泳者现形:跨界失败的五大典型模式 1.盲目扩张型:棒杰股份的百亿豪赌 服装企业棒杰股份2022年跨界光伏...
光伏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 ,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潮水褪去,谁在...
长期看,光伏产业值得期待。 科华研发费用都保持在业内较领先水平,潮水褪去,谁在裸游,拭目以待。
光伏行业热潮退去,众多跨界者面临项目烂尾、债务危机等挑战
如今,光伏全产业链的亏损状况仍未得到改善。今年前三季度,39家光伏上市公司合计亏损额高达466亿元。跨界者如金刚光伏、正业科技、聆达光伏、棒杰股份、华民股份、麦迪科技、沐邦高科等已连续多个季度亏损,且亏损金额巨大。以棒杰股份为例,自2023年至今年三季度,其累计亏损已达8亿元,远超其跨界光伏前四年的净利润...
百亿项目停滞,银行账户冻结,又一光伏跨界者陷入困境_手机新浪网
光伏跨界潮水退去,“裸泳者”终究现其形。此轮光伏产能阶段性过剩潮尚未过去,聆达股份(SZ:300125)的“疲态”已然显现。 该公司先后历经项目停产停建风波、银行账户冻结。此外,聆达股份本应于3月25日回复的交易所关注函,却也宣布延期回复。 聆达股份的光伏业务经营状况正面临考验: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趋于“白...
光伏洗牌再升级 谁先“退市”? 光伏产业淘汰赛再次打响,产能、降价...
光伏产业淘汰赛再次打响,产能、降价、成本种种因素都在影响着企业能否度过这个漫漫长夜。海浪过去,真正“裸泳”的游客逐渐显现,能够体面地留下来的才能真正的立足于光伏行业中。 2024年转眼过去小半,伴随着2023年报,2024一季报的逐渐披露,行业下行趋势逐渐显现,产业的“剧烈内卷”让部分光伏企业难承其重,有的企业连年亏...
跨界光伏退潮: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知乎
第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对于跨界新玩家来说,转型光伏的初衷值得称道,但受制于技术、渠道、品牌等“先天不足”,它们的转型之路相对更为泥泞、坎坷。到后来,很有可能成为裸游者或是陪跑者。 在利益驱动下,跨界光伏如过江之鲫。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转型光伏的上市公司一度达到50余家。它们中既有“拖鞋...
拥硅为王?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当前光伏行业的主流逻辑认为硅料价格未来的大概率下跌及硅片产能的大规模投放带动产业链价值下移,带动电池及组件环节盈利修复,甚至组件是明年最舒服的环节。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调查及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的观点存在一定的误区,逻辑如下:...
光伏跨界者再掀“撤退”潮,行业洗牌再提速
就在几天前的8月5日,聚焦集装箱装卸设备业务的华东重机(002685.SZ)在高调跨界光伏一年后宣布放弃原计划投资60亿元的10GW N型电池片项目。在光伏产业高景气的带动下,进军光伏成为拉升股价,提升业绩的不二法门,诸多领域的上市公司纷纷涉足。然而,本以为可以在火热的光伏市场中分一杯羹的跨界企业,不仅没有赶上...
上市公司跨界光伏热退潮,多家公司近期宣布终止光伏项目投资
上市公司跨界光伏行业的潮水正在逐渐退去,近期,多家公司宣布终止光伏项目投资,其中以光伏电池为甚,官宣终止规模已接近100GW。业内人士认为,跨界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叠加产能过剩、价格崩盘,引发了这轮跨界企业的溃败。与此同时,仍有部分跨界企业拿下了大额订单,向外界展示经营向好的...
监管收紧,排队IPO的光伏企业谁在裸泳?
一方面是一体化布局,一方面则是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今光伏行业中的龙头,往往都能在长期技术迭代和短期产能扩张中把握平衡。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也曾说,垂直一体化能力是光伏企业未来的必备竞争力,在光伏平价上网的目标下,必须通过垂直一体化来降低延长产业链、降低上游环节的成本,实现利润增长的同时加强行业壁垒...
光伏跨界越来越没谱了
去年,沐邦高科与鄂城区人民政府达成协议,在鄂城区人民政府园区内安排项目用地约500亩,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规模预计48亿元。这家企业目前的总资产不过34.21亿,账上只有1.9亿现金,另加短期借款1.65亿。类似的企业还有皇氏集团、蓝光发展……PV-info有一项统计数据,仅2022年,跨界光伏的企业...
光伏跨界企业优胜劣汰进行时
如果跨界玩家想要在行业内立足,势必要接受上述的规则和玩法,但却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在内卷下得到关键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特别是近一年来资本市场融资难、融资慢、成功率低的现状,更使一些家底并不殷实的跨界光伏企业止步于此。再次,高额补贴政策的退坡,导致不少光伏项目回本周期拉长,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相关的业务考量...
跨界光伏的那些“赌徒”,到底是谁在买单??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江苏高邮政府给了中科云网很多“优待条件”,支持这家公司在本地建立光伏产业链。凭借对光伏产业链的跨界,中科云网也想“咸鱼翻身”,双方一拍即合。 但是一家2022年的时候,归母净资产只有8000万,负债加股东权益合计只有1.7亿的“小公司”,是如何支撑“跨界光伏”,并且一把就是投资“重资产”光伏电池环节的呢?
浙江国资踩了个雷?入主中来股份次年就巨亏,业绩承诺恐打水漂
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近年成为一股大潮,然而只有潮水褪去,才能看到谁在裸泳。2025年1月22日,苏州上市公司中来股份(300393)的一则业绩预告,无疑给其背后的控股股东——浙能电力及其实际控制人浙江省国资委,带来了一记不小的闷棍。一、预告巨亏,业绩承诺岌岌可危 根据中来股份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
跨界追“光”退潮,资本遇冷下的理性回调|行业风向标
光伏行业分析师于斌表示,此次跨界光伏的“退潮”与市场变化、技术门槛、资本遇冷、政策调整等因素有关。追“光”者撤退 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此前高调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中,已有近10家公司相继终止光伏相关的项目、再融资计划等。皇氏集团透露,公司已经放弃追“光”计划。10月19日,在对深交所...
光伏板块为什么一季报爆大雷? 4-5月行业迎来不出意料的倒春寒。相信各...
2)潮水退去,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 由于一整个季度硅料都没有太大盈利。因此隆基、天合、晶科、晶澳、阿特斯等一体化公司实际的能力就显现了。晶科、天合交出了正向的成绩单,隆基以行业巨亏最强名列第一。 上面是媒体做的今年一季报部分光伏企业的利润情况。
“拥硅为王”已成过去式,中来股份终止140亿元硅基项目,一季度业绩...
跨界光伏项目批量终止 2021年前后光伏大热,沾光必涨的噱头吸引着众多跨界者前来分一杯羹。然而,海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今年3月以来,多家跨界上市公司披露了拟投建光伏项目的实施进展。比如,3月18日海源复材(002529.SZ)与聆达股份(300125.SZ)均在召开董事会会议,通过了终止相关项目投资的议案。
光伏 退进之间
与此同时,对整个行业而言也具有一定警示意义,跨界者要想在光伏行业分羹一杯,并不仅仅是挖来人才,搞到融资,跟风投资热点项目这么简单,后来者不仅要面对强劲的光伏原住民,还要迎接行业周期的挑战。产能必然出清,行业也必然回归正常,本轮周期出清之路之所以极为困难和复杂,在于已经演变为企业、资本、政府等多方...
败退光伏众生相:当初入局有多疯狂,如今逃离就有多狼狈……
正业科技主营业务是向PCB、锂电、平板显示等行业制造厂商提供工业检测智能装备,于2022年“追风”进入新能源行业。从跨界光伏到逃离光伏,其轨迹恰好与光伏行业的火热到退潮相重叠。 正业科技只是近期众多逃离光伏行业的跨界者之一。 这些企业大多是在2020-2023年这段光伏行业上行周期中入局的,想趁行业东风赚快钱、捞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