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减产稳定粮价不可取
经济日报:减产稳定粮价不可取 文章称,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道必答题。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伴随着丰收喜悦,粮价下跌、收购压力等问题也随之浮现。社会上再次出现粮食“多了”的声音,主张适当减产稳定粮价,确保农民收益。这种论调看似有道理,实则如饮鸩止渴,短视而危险,一旦遭遇极端天气或国际局势...
经济日报:减产稳定粮价不可取 短视论调隐患多_中华网
经济日报:减产稳定粮价不可取 短视论调隐患多。保障粮食安全是必须面对的问题。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但也伴随着粮价下跌和收购压力等问题。社会上再次出现了粮食“多了”的声音,主张适当减产以稳定粮价,确保农民收益。这种观点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是一种短视且危险的做法。一旦遭遇极...
农民少了,我们国家的粮价会涨吗?中央1号文件作出调整
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市场上的粮价必然会上涨。再加上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农民们种庄稼赚到的钱,已经不够买几斤肉了,所以粮价一直在上涨。其次就是气候问题了,我们已经说过了,气候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让粮价稳定下来,就需要给农场主提供一些保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保险。最后,政府出台的...
米面油货足价稳 跟风抢购不可取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各地正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农业生产直接补贴、贴息贷款等政策,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对耕地保护的补偿激励。 专家表示,总体看,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的粮食依然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米面无忧,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毕竟,家里储存条件远不如专业的粮...
粮价多年不涨,农民挣钱难,为什么不直接提高粮食价格?
首先第一个就是财政负担的问题。因为你一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那必将刺激粮食大幅度增产。粮食产量大于粮食需求,国家就要通过保护价收购进来,粮食的存储成本是很高的,国家财政根本就承受不了,造成很多浪费。二、就是国际粮价的影响。国际粮价比我们的粮食价格低,如过大量提高粮食价格,种粮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粮食...
农业农村部回应夏粮减产:不会对粮食市场产生大的冲击
针对夏粮产量略减对市场的影响,潘文博表示,这些年来,我国小麦年际间产需属于平衡有余,特别是前4年我国小麦连续增产,2019年增产43亿斤、2020年增产15亿斤、2021年增产54亿斤,2022年增产16亿斤,目前小麦库存充裕,可满足近一年的消费,略有减产不会对粮食市场产生大的冲击,目前小麦市场价格也基本稳定。今年...
视点丨保口粮无忧 稳粮价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粮价高企对我国影响不会太大,但绝不能放松抓粮食生产。“目前正值春耕播种的关键时节,农时无论如何不能耽误,这关系到全年的粮食稳定生产和供应问题。”李国祥认为,抓好国内粮食生产乃是当务之急,各地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此问题,要压实...
强烈建议维持粮食价格稳定,不能涨得太高了,这样不利于社会发展
为了维持粮食价格稳定,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此外,还可以通过补贴政策,减轻农民的生产成本,稳定粮食价格。维持粮食价格稳定,不仅是为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希望相关部门...
人民网评:节粮减损和增产稳产一样重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要清醒认识到,节粮减损就是增产,必须构筑全链条食物减损体系,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协同发力,既要从认识上更加理解节粮减损的现实意义,每个人都是节粮减损的责任人;也要在技术上加强各环节基础性科学研究...
小麦做青储,根源还是粮价低,大幅提高粮食价格农民就增收?
这要归功于我国的粮食储备战略,因为即使一年不收一粒粮食,我们的储备粮也可以保证国人一年半的口粮供应,这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同时,在粮食价格偏低时收购储备,在粮食价格高的时候投放市场,起到了稳定粮价的“蓄水池”作用。二是最低收购价。长期以来,和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相比,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
粮价稳不稳 关键看生产
粮食生产成本是影响粮价稳定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挤压种粮收益空间,影响农民投资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了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有关部门一方面从产、供、储、销、用等环节入手实施一系列农资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农资市场量足价稳;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加...
千方百计降成本稳粮价保收益
生产成本高低直接影响粮价,关乎农民种粮收益。今年以来,全球粮价上涨,我国综合施策成功阻断国际粮价向国内传导,保持国内粮价总体平稳运行。但不可忽视的是,居高不下的粮食生产成本,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仍有影响。如何对症下药降低种粮成本,已成为我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稳定供给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我国,...
三大主粮价格总体平稳,夏粮略有减产会对粮食市场产生冲击吗?_小麦...
7月21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些年来,我国小麦年际间产需是平衡有余的,特别是前4年小麦连续增产,2019年增43亿斤、2020年增15亿斤、2021年增54亿斤,2022年增16亿斤,目前小麦库存充裕,可满足近一年的消费,略有减产不会对粮食市场产生大的冲击,目前小麦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经济日报刊发文章要求稳定小麦价格 但仍有贸易商认亏退出
2023年日本大米出现减产,约为661万吨,进口大米68万吨,加上今年以来来日旅客增多等影响,截至2024年6月末,日本大米民间库存降至156万吨,创1999年以来新低。除了日本目前面临高米价外,临近的印尼和菲律宾也承受着价格上行压力。本周印尼又发布了35万吨大米的招标公告,以增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而菲律宾则面临着...
减产的小麦咋就卖不上价? _ 东方财富网
进入8月,北方主销区天气转凉,市场需求回暖,小麦价格回升,但需求增量和价格涨幅令人失望。处在新麦减产年份,当前又正值消费旺季,国内小麦为什么卖不上价呢? A 新麦产量与质量双双下滑 “小麦孕穗、扬花和灌浆期,国内大部分产区出现低温、冻害天气,收获期多地又遭遇连阴雨,以至于今年小麦产量、质量双双下滑。”小麦收购...
稳粮价 稳预期 稳市场
良好的市场秩序对于稳定粮价至关重要。在一系列收储调控政策支持下,国内粮食市场呈现企稳回升态势。面对粮食行业存在的“恶性价格竞争”现象,应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涉粮违法违规行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力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刘慧)来源:经济日报 ...
粮食价格是提高好还是稳定在现在的价格好?大家怎么看? - 鄂东三农
所以,联合国呼吸国际社会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节约用粮,爱惜粮食。~~我国目前粮食已经有95%以上的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不依赖进口粮食,因此,对国际粮食危机风波影响是非常小的,基本对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毫无影响。但是,目前国产粮食价格问题,却成为人们重要的话题,粮食价格究竟是提高价格好?还是稳定价格好?讨...
国务院关于加强粮食管理稳定粮食市场的决定_国务院文件_中国政府网
在粮价暴涨时,要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粮食部门对稳定粮价负有重要责任,要坚决执行国家价格政策。非粮食部门经营议价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准以高于粮食部门的价格收购。省际之间议价粮的调剂价格,应以对农民的议购价格为基础,加必要的费用和合理利润,从严掌握。
粮食价格连年走低,农民种粮难赚钱!
2. 增储计划带动市场需求,粮价有望回升 国家的增储计划启动后,将进一步刺激粮食需求。特别是在秋季收割高峰期过后,市场供应趋于稳定,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对于农民来说,粮价的回升不仅意味着可以收回成本,更有可能带来不错的利润。3. 农民种粮积极性回升,生产安全有保障 粮价的上涨将直接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