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因指挥权问题,大家只记住了秦基伟,却让他默默无闻
上甘岭是秦基伟15军的防守阵地,15军又隶属于三兵团,司令员是陈赓,副司令员是王近山。上甘岭战役时,陈赓早已经回国了,兵团由王近山代理。 上甘岭战役是联合国军利用炮火优势,对志愿军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势,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了几十万发炮弹。15军还没有与敌军短兵相接,就伤亡非常大了。 王近山曾经给秦基伟打...
秦基伟打内战显得默默无闻,入朝一战成名,当过3大军区司令员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使15军和秦基伟的名字传遍全军。这支在解放战争中默默无闻的部队,一战成为英雄部队。而秦基伟指挥作战时展现出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也得到了彭德怀等高级将领的高度认可。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15军的地位,也为秦基伟日后担任重要军职奠定了基础。四、三大军区司令的非凡历程 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不久,秦...
秦基伟上甘岭一战成名,背后有一人默默无闻:12军李德生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场震惊中外的战役背后,还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将领在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就是12军的李德生。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李德生临危受命,组建上甘岭前指,巧妙调度兵力,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难题,为这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的共同努力下,上甘岭战役以中方...
此人指挥上甘岭战役,比秦基伟还霸气,却一直默默无闻-百家号
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李德生指挥了30天的恶战,但战役结束后,在宣传中大家宣传的主要是第15军。12军的崔参谋一边听广播一边发牢骚说:“上甘岭也是我们打的,最后全是15军的功劳,提都没提我们军一个字。”李德生听后,当场批评他:“你这个想法不对头,什么你们、我们,都是志愿军打的嘛!”针对这个问题,李德生...
15军秦基伟上甘岭一战成名,背后一人默默无闻:12军李德生
15军秦基伟上甘岭一战成名,背后一人默默无闻:12军李德生 在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中,上甘岭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意义,成为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在这场战役中,15军军长秦基伟因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坚定的战斗意志,一战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有一位将领默默奉献,他的贡献...
上甘岭战役,只记得秦基伟的第15军,不知是在他的指挥下取得胜利
上甘岭战役,只记得秦基伟的第15军,不知是在他的指挥下取得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济建设刻不容缓,所以开国将领们一刻也不得闲,忙着发展地方经济,还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有一位开国将领,他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斜杠青年“,因为身兼数职,每天忙得很,他还曾经向毛主席申请,给自己免去一些职务,说...
15军秦基伟上甘岭一战成名,背后一人默默无闻:12军李德生 - 兵说
十几年后,15军有幸成为我军唯一的“空降军”,不能不说,上甘岭战役给这支后起之秀加分不少。然而在15军背后,是默默无闻、甘当配角的李德生和12军。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到11月25日结束,历时43天。15军从开始到11月5日,打了23天;之后12军4个团先后参战,一直到12月15日。鏖战上甘岭,让...
他是上甘岭战役“前线总指挥”,却将这个头衔隐瞒终身,为什么?
李德生在上甘岭前线指挥所,见到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听他们介绍了前线战斗情况的介绍,大体掌握了当面之敌的数量、装备和敌人进攻作战时的特点,我方防御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们一起总结了经验教训。此次李德生到上甘岭,主要任务就是来了解情况,加强前线兵力的。但他到达上甘岭后了解到,十五军防守上甘岭阵地的...
上甘岭战役让15军扬名,12军军长不满:希望历史给12军烈士留一笔
只可惜荣誉都给了15军,秦基伟回国后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也从名气不大的指挥员,变成一名能打硬仗的名将。6年后,军事博物馆馆长访问12军军长肖永银时,他作为军长,代表牺牲的4500余烈士:希望历史给12军牺牲的烈士留一笔。15军被当成典范,12军忍受的是默默无闻,显然是不公平的。在这里,我们应该记住12军为上甘岭...
15军秦基伟上甘岭一战成名,背后一人默默无闻:12军李德生
15军秦基伟上甘岭一战成名,背后一人默默无闻:12军李德生 在朝鲜半岛的烽火硝烟中,上甘岭战役以其悲壮与激烈,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可磨灭的一笔。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运用,更让一位将领的名字——秦基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然而,在这场战役的背后,还有一位鲜为人知...
上甘岭战役,只记得秦基伟的第15军,不知是在他的指挥下取得胜利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李德生军事生涯中的一座丰碑。在战斗开始之初,他率领的第35师在战场上频频与敌人激烈交锋,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真正令人铭记的是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后,当时的第12军和第15军统一由李德生指挥,他的战略眼光和冷静应对成为战胜敌人的关键。在经历了几百次...
上甘岭战役的主要指挥者到底是谁,王近山、秦基伟,还是李德生?
所有参战的炮兵部队分编成四个炮群,成立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为步兵防守、反击作战提供火力支援和掩护。再来看这场战役的指挥问题。上甘岭战役打响后,我军确定了敌人的主要进攻的方向——五圣山。志司和兵团部的意见是:敌人要打多久,我们就跟他拼多久!兵团司令王近山对15军军长秦基伟指示说:总部已下定决心,这个...
上甘岭一战成名,背后有一人默默无闻:12军李德生
上甘岭战役堪称是中美在朝作战的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据有关数据报道,炮弹将山头都被削平了三米,地面炸出的深坑不计其数。美军用剧烈的炮弹轰炸这里的原因就是为了抢夺这个名叫上甘岭的山头,争夺战无比激烈。李德生正在后方认真地指挥着前线的战斗,周围的士兵都不敢大喘气,生怕这位将军有什么错烦恼。那既然有如此...
啊!这就是上甘岭——从朝鲜战争的宏观角度全面读懂那场惨烈对决
战役开始时,整个537.7北山高地由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第一三五团一连防守。 这两个高地背后的洼地里,有一个原先只有十几户人家且早已成为废墟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战役之前默默无闻,战役之后名动天下。 因此,中方称这场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的战役叫做“上甘岭战役”。 这是一场从这两个高地的争夺,如滚雪球般越打...
上甘岭战役后,秦基伟回国见到毛主席,从此开始戒烟
“作为指挥官,你是怎么指挥部队守住阵地的?”听到这句话,上甘岭战场的画面瞬间出现在秦基伟的脑海:3.7平方公里的阵地,900多次冲锋,190万枚炮弹,整整43天的坚守。一想到这里,秦基伟的眼眶通红,他只记得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所在的阵地只有一片茫茫焦土,就连山头都被炸矮了两公分。然而在这次与毛主席会面之后...
上甘岭英雄秦基伟,功勋卓著,内心何以如此痛苦?
上甘岭的每一片土地都染满了鲜血,每一块石头都记录了志愿军战士的勇敢与坚韧。一个月的激战最终以我志愿军胜利收场。上甘岭之战不仅阻止了敌人的攻势,更向全球展现了志愿军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秦基伟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出色指挥能力,为他赢得了极高的赞誉。硝烟散尽,凯歌高奏。秦基伟和他的部队回到了...
他打内战在陈赓麾下默默无闻,入朝一战成名,当过3大军区司令员
王近山喜欢这样性格的指挥员,既然命令不听,只能增援他。让能征惯战的12军归他指挥,死死抵挡住敌人的各种攻击,12军也牺牲4500余人。 上甘岭战役胜利后,国内各个媒介争相报道15军作战事迹,秦基伟成为国内人人敬仰的英雄。从朝鲜战场凯旋而归后,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担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
秦基伟:上甘岭战役我们犯了错误,不然敌人根本爬不上来! - 栓哥的...
走上革命道路后,秦基伟先后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由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我军著名的战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率15军入朝参战,并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由此名扬天下。但鲜为人知的是,秦基伟却对上甘岭战役并不十分满意,直言“我们犯了错误,不然敌人根本爬不上来!”,这是咋回事...
秦基伟从上甘岭回来就被毛主席接见,回家后妻子却发现:他不对劲
但在上甘岭战役期间,秦基伟却始终没有再想到这些简单实用的办法。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上甘岭战役完全是一场意志力与火力输出的全面比拼,已经超出了军事比拼的范畴。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美军全面密集的火力覆盖之下,秦基伟能够给出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战士们活下来,拖住敌人,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别无他法。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