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二战仍在继续! 十万中国人白骨垒砌的“东方马其诺...
令人愤怒的是,这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庞大军事工程却是建立在十余万中国人的白骨之上。 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征调的中国劳工主要是伪满洲各地和关内山东等省,日伪通过抓捕“浮浪”,强征伪满报国队、诱骗关内农民等手段,将大量中国劳工秘密送往...
二战终结地:中国劳工白骨筑起“东方马奇诺”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虎头镇便像磁石般吸引我多次到那里探查遗址,走访抗联老兵、苏联参战老兵和幸存劳工。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我再次穿行虎头密林深处,感触依旧沉重。 劳工白骨筑起“东方马奇诺” 虎头镇位于虎林市东部65公里处的乌苏里江畔,与俄罗斯达里涅列钦斯克市(伊曼)隔江相望。靠近乌苏里江地带山势平缓,是中国东北部...
这是一条东方“马奇诺”防线,十万部队参与修建,可防远程重炮
这些工事的主要部分是用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外面还堆了一两米厚的土层,完全能够抵挡野炮和重型榴弹炮的轰击。看过这些工事的人都非常满意,有人激动地把它比作东方的"马奇诺防线",听到这个比喻的人也纷纷表示赞同,于是这个称呼就在军队里传开了。这个项目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致认可和全力配合。无论是...
这是一条东方“马奇诺”防线,十万部队参与修建,可防远程重炮
很多参加淞沪战役的军队都接到通知:就算从上海撤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日本人捞不着什么好处,因为在上海附近,还有一条号称东方"马奇诺"的坚固防线。指挥官满脸自豪,士兵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尽管日军飞机在上海上空疯狂轰炸,远程重炮不断轰击,但国军依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这条坚不可摧的防线,正...
二战终结地:中国劳工白骨筑起“东方马奇诺”-中新网
劳工白骨筑起“东方马奇诺” 虎头镇位于虎林市东部65公里处的乌苏里江畔,与俄罗斯达里涅列钦斯克市(伊曼)隔江相望。靠近乌苏里江地带山势平缓,是中国东北部边境最易登陆的地带之一,也是进入腹地的捷径便道。隔江伊曼市又恰是前苏联远东最大的军事要冲,西伯利亚铁路的咽喉。“二战”期间,日军侵占虎头这一边境重地后,将它...
要塞,百万劳工筑垒“东方的马其诺防线”,是日本侵华罪行的铁证...
二战期间,日军于1933年1月入侵东宁,大兴土木,侵华日军在黑龙江、山东、河北、吉林等地用欺骗手段强征17万劳工,其中也有被抓的八路军士兵充当免费劳工,这些劳工在修建要塞的过程中遭受了非人的待遇,每天都有十几个至几十个劳工死于非命。 曾在虎头国境守备队司令部当通讯员的中道圆一郎回忆:当时进入要塞阵...
虎头要塞“地狱劳工”:二十万中国人被虐杀,尸骨被砌入混凝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虎头要塞不仅是日本军队的战略要地,更成为二十多万中国劳工的死亡之地。这些劳工从四面八方被迫集结,修建这座“东方马其诺防线”,然而他们却未能等到胜利的曙光。工程竣工后,日军为保密,竟将这些劳工残忍杀害——用毒药、枪声、甚至细菌实验。你想过吗?那些曾经的“劳工”,在绝望中所...
日军为准备对苏作战,征用数十万中国劳工修建“东方马奇诺防线...
日军为准备对苏作战,征用数十万中国劳工修建“东方马奇诺防线” 百年巨匠·钱学森:人生抉择 气象研究所险些毁于日军的轰炸,竺可桢下定决心将它迁离北极阁 爱泼斯坦死前监控曝光,缺失关键1分钟!美司法部越描越黑? 金城兰州:渡口(下) 波托西银矿,矿工们眼中的“食人山”,白银贸易以鲜血和生命堆砌而成 1949年1月,...
十万余人6年造出永久要塞,号称牢不可破,半个多月便被摧毁 - 剁椒...
其实,在我国也有一条这样的防线。当年,日本关东军征用十万余人花费6年时间造出永久要塞,号称是“东方马奇诺防线”,牢不可破。事实上,该防线半个多月就被摧毁,部队也全部被歼灭。在建筑要塞期间,无数我国劳工和战俘遭到非人待遇。高强度的劳动,再加上食物缺乏,导致大批劳工死亡。建成之后,日本直接将这些...
众多劳工耗时数年打造的永久防线,最终被迅速摧毁
在昔日,日本关东军动用了十万余人,历经六年光阴,打造出一座被誉为“东方马奇诺防线”的永久要塞,声称其坚不可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防线在短短半个多月内就被彻底摧毁,且驻守的部队也全军覆没。在构筑这座所谓“东方马奇诺防线”的过程中,无数中国劳工和战俘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待遇。他们面临着...
猎户无意发现日军地下部队,曾征用320万劳工修建,被苏联摧毁...
这个地下要塞,就是被日本关东军为了防御远东苏军的进攻,在中国东北的中国与苏联边境建成了长达一千公里的要塞群,各个要塞之间互相支援、互相支持,耗时11年,共建成17个要塞,建筑在320万中国被俘百姓的累累白骨之上。日本人骄傲地称其为“东方马奇诺防线”。而这个猎户无意发现的日军地下部队,曾经征
二战终结地:中国劳工白骨筑起“东方马奇诺”-国家公祭网
首页 公祭资讯 海外公祭 在线公祭 公祭回音 公祭教育 公祭知识 网上史料馆 版权所有:国家公祭网 京ICP证010042号-6 二战终结地:中国劳工白骨筑起“东方马奇诺” 2015年08月29日 07:54:43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0 侵占虎头的日军军营戒备森严(资料照片) 上一页 1 2 ...
中国“东方马奇诺”总长1700公里,8万个永久工事,规模无可企及
在倒在这座要塞的劳工多达100万人,这座“东方马奇诺防线”不仅是侵华日军侵略的历史见证者,也是罪恶的见证者。我们今天要记住日军的罪行,不是因为我们愿意记住,而是因为我们由于道德的责任,必须记忆。铭记历史并非是为了渲染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的教训,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500磅炸药炸不开的日军堡垒,松山要塞因何被称为“东方马奇诺”
日本人把松山阵地称为“东方马奇诺”,虽然法国所修筑的防线被德军轻松绕过没有能够派上用场,可松山阵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以至于在7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曾被无数炮火洗礼过的山头植被却异常的茂密,当地人说这是因为这里的土地被大量鲜血浸透了的原因。日军在这里修建工事有多坚固?在后来披露的资料中...
二战终结地:中国劳工白骨筑起东方马奇诺... 来自忠过实话 - 微博
二战终结地:中国劳工白骨筑起“东方马奇诺” http://t.cn/RyhFJv3
猎户无意发现日军地下部队,曾征用320万劳工修建,被苏联摧毁
这么一看,它的战略作用也就那么回事儿了。从8月9号苏联跟日本开打到8月30号,也就短短21天,那个号称比原来的马奇诺防线还要长、规模更大、装备更全的“东方马奇诺”,就被彻底攻破了。就像是说,再结实的盾牌,也总有办法被打破一样,这种靠墙壁一样的防御,最后还是没能挡住。二战那会儿,不管是在亚洲...
鸡西丨虎头要塞:冰冷的记忆与火热的足迹 - 鸡西融媒中心
——这里是东北抗日的主战场:号称东方马奇诺的侵华日军对苏联军事要塞就设在这里,致使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在这里结束。东北抗联七军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筑就了抗联精神。——这里是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主战场:其中四万转业官兵来到虎林,王震将军在这里点燃了第一把荒火...
抗战日军修建的“东方马奇诺防线”因为一个捡子弹壳的农民全歼...
法国曾经修建过一道让世界称奇的防线,该防线叫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可算是世界上最宏伟的防线了,但是马奇诺防线终究是抵挡不住德国人的脚步。法国因为此防线成了一个笑话。在抗战时期,日本人也在东北修建过类似的工事,而且这个防御工事还装备了亚洲最大的大炮“四十厘米巨型榴弹炮”,当时一股日军实力就躲在...
日军在我国东北修建的防线,全长3800公里,部分地堡至今没被发现
无独有偶,日本在占领东北期间也修建了一条防线,自称是“东方马奇诺”,但要比法国的马奇诺防线规模庞大。日本关东军最忌惮的就是北面的苏联,为了稳固自己在东北的阵脚,于1934年至1945年的十年间,建立了一条东起吉林珲春,经黑龙江中苏边境,西至内蒙古阿尔山的防线,全长3800公里,宽110公里,纵深50公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