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兵“勋章”:两次阅兵背后的难忘经历 - 中国军网
我有幸参加过两次阅兵。 一次是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我以军校士官学员的身份,成为白求恩医疗方队的一员。第二次是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2018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我进入集训队。集训刚开始,一个问题就难住了我:原地踢腿练习,我的脚尖一直往上翘,怎么都压不平。
从受阅者到观礼者:一位退伍老兵的九三阅兵“双重记忆”
凌晨五点的天安门广场,灯光渐熄的瞬间,张建军下意识挺直了腰板。这位曾参加建国70周年阅兵的退伍老兵,此刻作为群众代表坐在观礼台上,看着第三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的受阅部队有序撤离。军乐声里,他抹了抹眼角——五年前站在方阵里汗透戎装,如今望着新一代官兵热泪盈眶。凌晨五点的天安门:老兵眼中的演练收官时刻...
参阅官兵讲述训练故事:从受阅者到传承者的使命担当
来自黑龙江七台河的曹冠乙,将第二次参加阅兵,也是首次以民兵身份参加阅兵。她参加2019 年国庆阅兵时,还是空军某通信旅一名战士。如今作为女民兵区队长,她带领的队员中很多是退伍女兵。"虽然我们已脱下军装,但责任和使命从未改变。无论角色如何转换,建设和保卫祖国都是我们的天职。"在阅兵训练基地,这些女民兵的生...
老兵回忆50年前那场阅兵训练:实在太苦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老兵回忆50年前那场阅兵训练:实在太苦了! 当年的防化连战士 什么叫机动呀,战士们的情绪一下子跌进了低谷,郁闷的气氛笼罩着整个连队。不知什么时候,我脱口而出说了一句:“机动,机动,到时候是机而不动。”很快传到了指导员的耳朵里,成了他进行思想教育的典型材料。指导员在后来的大会上说到,有的同志思想不稳定...
记者到北京阅兵集训点“探营”:接受检阅,我们准备好了!_央广网
“下了阅兵场,就能上战场” “下了训练场,就能上阅兵场;下了阅兵场,就能上战场。”这是阅兵集训点战士们状态的真实写照。 作为空中梯队的一名机长,陆航某旅中校营长杨博和队员们将是此次阅兵最先出现在天安门上空的梯队。 身为80后,杨博已完成过3次阅兵任务。“今年,能够再次驾驶心爱的‘战鹰’,飞越天安门上空...
...离休干部口述历史|第十九期 杨玉增:我参加了两次阅兵式
杨玉增:“1949年解放以后,我部队就驻在天津塘沽区,在那个时候吧,接受了命令,参加1949年开国大典,参加阅兵式,参加步兵方队,那个时候正是天热的时候,在训练场地吧,一会儿就一身汗,练齐步走、正步走、甩手,每天都8个小时的训练,很紧张。我训练的...
他两次参加天安门阅兵,为孩子们讲述训练的故事_社会_新闻中心_长江网...
他两次参加天安门阅兵,为孩子们讲述训练的故事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3日讯(记者唐婧妮 通讯员张超楠)近日,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六中心老兵宣讲团走进硚口区实验小学,军休干部潘金海以《从指挥员到战斗员的两次阅兵情》为题,给孩子们讲述自己两次参加天安门阅兵的真实感受。
骄傲!济宁小伙两次参加大阅兵,千万次苦练形成肌肉记忆 - 济宁新闻
训练抬腿高度、行进步伐宽度 最终形成肌肉记忆 凭着这样的肌肉记忆 在阅兵当天 整齐划一、斗志昂扬地走过天安门 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气势磅礴的大阅兵 是不是至今让你心潮澎湃?可你知道吗,阅兵式上 在“陆军方队”中有一个咱济宁的小伙 两次参与大阅兵,两次在天安门广场 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仪式结束后,田崇贞(...
为祖国争光 为军旗添彩——探营胜利日阅兵集训点_央广网
阔步新时代,强军兴军成为人民军队的主旋律、最强音。近日,记者探访阅兵训练一线,来到受阅官兵身边,记录他们忠诚担当使命、矢志奋斗强军的故事。 第六次参加阅兵的丁辉: “跑出奋斗强军加速度” 训练场上,铁甲滚滚,发出阵阵轰鸣。随着一次高强度合练接近尾声,一辆战车驶入待机区。烟尘还未消散,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一级...
阅兵日记|训练时光,这个老兵一天不落地记了下来 - 中国军网
第二次参加阅兵 “军旅生涯最难忘的, 就是参加阅兵。 既然来了, 就要留下自己的阅兵记忆。” 训练场上的柳迎利。 在这次阅兵训练中 柳迎利每天坚持记日记 留下了专属阅兵的“独家记忆” 我们都曾感受过阅兵的气势磅礴 也见识过祖国的“钢铁长城” 可阅兵训练中的滋味 只有亲身参加阅兵的战士最能体会 让我们跟着...
阅兵训练背后的故事:你不知道的艰辛与汗水
一位参加过三次阅兵的老兵回忆说:"最难受的是汗水流进眼睛却不能眨眼的感觉,就像有无数只蚂蚁在脸上爬。"毫米级的精准:每一个动作都要完美阅兵方阵行进要求达到"千人如一"的效果,这意味着每位官兵的步幅必须精确到75厘米,步速每分钟116步,摆臂高度一致,甚至连眼神的角度都要统一。为了达到这个标准,训练场上随处可见各种辅助
国庆阅兵参与者 到衡水滨湖新区志臻中学讲述阅兵那些事 - 瞬间
他以亲身经历向学生们分享了自己两次参与国庆大阅兵的心得体会,展现了作为一个军人的优秀素养,和“先有国后有家,为大家舍小家”的拳拳爱国之心。谈及阅兵训练场上两次艰苦集训的非凡经历,郭新帅更是将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娓娓道来,并以自己的切实体会鼓励在场师生“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没有什么困难是...
故事| 亲历四次阅兵 耄耋老兵难忘训练岁月 - 澎湃在线
“说起我参加阅兵的契机,还要从1952年说起,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朝鲜局势动荡,保家卫国刻不容缓。”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老兵田海勇回忆道,当年只有17岁的他,怀着一腔热血,不等乡领导动员,便与两位同村的小伙伴毅然参军入伍,一心报效祖国。 顺利入伍后,田海勇来到公安部队二师位于京西的紧急备战基地,每天...
老兵曹秀平:“能两次参加国庆阅兵,是我一生的荣耀!”
“大拇指指尖放在食指关节中部,四指并拢,呈半圆半弧形,手心向内微向下……”虽然已过去60多年了,但对1958年、1959年参加国庆阅兵时的动作要领,86岁的曹秀平仍记忆犹新。他说:“能两次参加国庆阅兵,是我一生的荣耀!” 曹秀平祖籍河南南阳,1955年考入原郑州炮兵学校。1958年,他有幸被编入该校受阅人员徒步方队,...
「军营往事」王俊光|国庆受阅女兵方队徒(步)手训练方法谈
我参加过四次阅兵,曾先后三次担任国庆首都阅兵女兵方队教练员、总教练员任务,给大家揭开这一神秘面纱背后的故事。我结合自己在三军仪仗队参加“802”军事演习阅兵,担任三军仪仗队护旗方队队员,受阅方队训练中的亲身经历和组织受阅女兵方队训练的经验体会,对搞好国庆受阅女兵方队徒(步)手训练方法谈几点体会。一、...
仪仗方队再迎新人,女兵训练拼劲足,老队员传递坚守精神
刚入队谁也不熟,训练时不敢搭话,休息各自玩手机。每周心理团辅,围坐一圈说最想对家人说的话,每月有集体生日,有的带家乡辣椒酱,有的唱跑调老歌,《打靶归来》唱完谁都红了眼睛。郑浩佳第一次参加阅兵,回忆上个月大家汗流浃背,班长端蛋糕进来,说生日祖国记得,突然哭了。这种集体拼劲不是一个人万里长征...
有一种魅力是曾经参加国庆阅兵
当得知自己被选为阅兵预备成员时,心中既兴奋又感到沉重的责任。出发前夕,我意外受了伤,缝了五针,但我牢记流血流汗不流泪的信念,咬牙坚持不退。经历了高强度的训练,最终在阅兵中圆满完成了任务。赵尊宏:坚持带来的成果 我参加过2015年和2019年两次阅兵。记忆最深的是那时为了练好“劈枪”这个动作,从开始到...
两次参与阅兵学员已成将军--时政--人民网
原标题:两次参与阅兵学员已成将军 旗手们练习扛旗、端旗动作。京华时报通讯员程建峰摄 此次徒步英模方队首次增加了将军领队,其中既有阅兵方队唯一的军长领队,也有经历从学员到将军两次阅兵历程的少将。让我们走进将军领队,一睹他们训练的风采。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 ...
双胞胎两次受阅位置一样,在训练中互相比拼,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 北...
2015年,刚刚从新兵晋升士官的兄弟俩,收到部队派他们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90周年阅兵的通知。 哥哥 王国立:九三阅兵那一年,我是我们方队分数最高的。他(弟弟)那个时候在七八百号人中排30多名。 现如今,两次受阅的兄弟二人,在阅兵训练中互相比拼,成绩还是始终名列前茅。非常巧合的是,在抗日战争胜利90周年阅兵和此次...
"9·3"阅兵幕后故事:"新兵教官"如何训练将军?_新闻_央视网(cctv...
阅兵是张海峰熟悉的词汇。他的父亲作为军乐团乐手,从50年代起就参加阅兵。如今,父子二人一共有13次阅兵经历。这一次,他首度担任军乐团总指挥,需要演奏的曲目多达30首,时长将近2个小时。任务强度高,而临时抽组的军乐团中,还有800多名业余乐手。3个月前,乐团组建完成开始训练。数次参阅的经验,并没有减去他心里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