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寄出5个多月后,他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新华网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记者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看到了展陈于此的这封家书,透过早已泛黄的信纸,感受特级英雄黄继光,那跃动在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 黄继光是四川中江县人,1931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
家书纸短 家国情长丨穿越73年,共读这一封封血染的家书…… - 中国...
母亲刚刚收到的信,成了黄继光的最后一封家书。“不立功不下战场”,黄继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誓言。 黄继光牺牲后,很多年轻战士寄信给邓芳芝,希望可以作为她的孩子。为此,邓芳芝特意给前线的志愿军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她表示:“我失去了一个儿子,现在却多了千千万万个儿子,我要把慰问金都用到生产上,继...
听家书 品初心|黄继光的信_共产党员网
图为1953年4月,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特地请她到中南海做客,表达一位烈士的父亲对另一位英雄的母亲的敬意。 敬爱的毛主席: 我叫邓芳芝,今年六十一岁,家住四川省中江县通山区石马乡第三村。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我的三儿。 光儿光荣牺牲以后,中国人民第二...
...英雄回家”抗美援朝英雄战地家书诵读活动侧记-机关刊-中华人民...
他说:“回到后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久久回不过神。我只是短暂演绎,黄继光却在那一瞬间经历生死抉择。他怀揣家书里的誓言冲向枪眼,用生命践行承诺。这次经历,让我真切触摸到英雄精神的温度。” 英雄精神的回响,涤荡在现场每个人心中。 曾荣获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的姚艾饰演黄继光母亲,她对记者表示:“我已经退休多年...
黄继光:一封没能等到的家书……_央广网
黄继光:一封没能等到的家书……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
黄继光的最后一封家书:“不立功不下战场!”
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即将回国之际,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举行了一场名为“英雄战地家书·英雄回家——致敬最可爱的人”的朗诵会。在黄继光、康致中、孙生禄等13位志愿军烈士的墓前,人们重新读起他们在硝烟里写下的家书,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
回家:一个个愿望,一次次实现_央广网
初秋的沈阳,长空如洗。这座英雄的城市再次做好准备,接迎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30位沉睡在异国他乡的英雄,今天即将回家。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保存着多份来自战场的志愿军战士家书。“回家”是这些战地家书中不断提及的词,12年来,每一次迎回仪式都在深化这两个字的含义。
读完泪目!这一封封家书,来自最可爱的人
家书背后 黄继光1951年3月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曾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1952年4月29日,入朝作战1年的黄继光在战斗间歇,给妈妈邓芳芝写了一封信。就在这封信寄出6个月后,上甘岭战役爆发。10月20日,21岁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机枪眼,壮烈牺牲。黄继光牺牲后,很多年轻战士寄信给邓芳芝,希望可以...
见信如晤丨字字戳心让人泪目!这一封封家书来自那些最可爱的人……
在枪林弹雨中保家卫国、直面生死的将士们与亲人的唯一联系便是能抵万金的家书。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将要打开的这一封封书信,就来自那些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们。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他们身上有盔甲坚如磐石,笔下有滚烫的情感字字千钧。志愿军战士家书 无声诉说深情 一封七...
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 |《英雄儿女——志愿军家书》(12)-中国文明网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中国文明网“文明之声·云品好书”专栏推出《英雄儿女——志愿军家书》系列音频故事。今天与您分享黄继光写给母亲的一封家书,感受他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舍生忘死的博大胸怀。 家书原文 母亲大人: 男于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示,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
战地家书映丹心,展示“最可爱的人”生动立体的光辉形象 - 中国军网
《英雄儿女——志愿军家书》(中共党史出版社)共收录30位志愿军战士的战地家书。该书通过亲历者的视角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壮阔历程,还原了许多真实鲜活的历史细节,展示了“最可爱的人”生动立体的光辉形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封看似普通的家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句句都洋溢着浓烈的家国情怀。有的纸张已经发黄,有的
志愿军家书:满纸细节,战火纷飞他们说一切都好
↑ 这是一封黄继光写给母亲邓芳芝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安慰鼓励母亲“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他说“不立功不下战场,请家中母亲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近几年,志愿军们写下的家书逐渐重现在世人面前,真实再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虽处于战火纷飞中,将士们在信中叫家人不要记挂,坚定战争胜利的信念,还有字里行...
新影像|这是黄继光留下的一封家书
这是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留下的一封家书: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及家中人等过着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不立功不下战场。 1952年10月19日晚,上甘岭战役打响的第六天,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发起反击。
牺牲时仅21岁!他是上甘岭上永恒闪耀的星!
他就是黄继光 今天是特级英雄黄继光 牺牲73周年纪念日 让我们一起缅怀英烈,致敬英雄 “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1950年6月25日 朝鲜战争爆发 1951年3月 黄继光报名参军 成为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战士 后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这一年的他,刚满20岁 临行前,他留给母亲一块手帕 上面绣...
英雄往事★战地家书丨从志愿军烈士家书中读懂家国——写在第十个...
2022年9月28日沈阳日报刊发的邱少云家书。同样,黄继光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男决心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祖国人民对我们关怀和家中对我期望。”黄继光以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反击的胜利。2022年9月29日沈阳日报刊发的黄继光家书。1951年9月,杨连第当选为志愿军战斗英雄国庆观礼团代表...
家书泣血 英雄情长:志愿军战地家书中的国与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今年年初,黄继光的侄子黄拥军特意从四川中江辗转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他扫墓。“三爸牺牲70年了,我们一直怀念他,也一直继承他的遗志,家中已有十多人参军。”黄拥军说。 英雄情长,是字字血泪、寸步不让的家国慷慨。1953年1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从抗美援朝前线寄回一封家书,这也是他写给...
这是黄继光留下的一封家书
这是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留下的一封家书: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及家中人等过着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不立功不下战场。 1952年10月19日晚,上甘岭战役打响的第六天,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发起反击。
【幸福丽水幸福家】红色家书|黄继光在战斗间隙写给母亲的信...
家书作者介绍 1952年10 月,上甘岭战役打响,美军调集兵力60000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的2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炮兵火力密度,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年仅21岁的黄继光,面对狂喷火舌的枪口...
英雄往事★战地家书丨黄继光: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祖国人民关怀
黄继光是志愿军中仅有的两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另一位是杨根思。1952年10月19日晚,在上甘岭的一次战斗中,年轻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口,壮烈牺牲。黄继光 战地家书 1952年4月29日,他曾在一次战斗的间歇给母亲写过一封家书,没想到这封家书竟成了他的绝笔信:母亲大人:男于阳历十月26日接到来信,知道...
他们的家书,字字戳泪
英烈安葬之日,我们摘录多位抗美援朝烈士的家书,重温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和朴素的家国情怀。 黄继光(1931-1952) 四川中江人 上甘岭战役中,在身边已无弹药的情况下,他毅然纵身扑向敌火力点,舍身堵住了敌人机枪的射击,壮烈牺牲,年仅21岁。 黄继光写给母亲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