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机器人自主站立的算法实现新的突破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算法”,让机器人可以在不同地形、不同姿势下,自主、平稳站起。 他们通过创新的强化学习方式,让机器人在虚拟世界里摸爬滚打,学会摔倒了再站起来。快来看看机器人站立速度,真的完胜人类了吗?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 郝亮)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我国科研团队提出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
IT之家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机器人算法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出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该算法无需依赖力传感器,就能让机器人同时学习位置与力的控制,相关任务成功率较只使用位置控制的策略提高了约 39.5%。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相关论文目前已斩获国际机器人学习大会杰出论文奖...
具身智能由“虚”向“实”的突破与挑战-新华网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新品发布数量已超过106款,这一数量远超过去20年的总和,“具身智能”概念成为全世界追捧的热点。数字大脑连接上钢铁身躯,人工智能或将在不远的未来迎来与世界更加广泛的互动。在DeepSeek等大模型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具身智能领域的“下半场”竞争更加值得关注。 算...
提“智”向新,奔向未来——当前机器人产业观察_中央网络安全和...
在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无问芯穹通过自研技术,实现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种芯片上的协同运行;稀宇科技不断突破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加速AI智能体的开发……这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模式,推动着来自底层技术、应用研发、场景设计等环节的入驻企业通力合作,一批前沿技术加快涌现。 2024年5月23日拍摄的上海...
人形机器人智能算法、自主决策与标准差距及技术突破 - 中国日报网
在执行表现方面,仿生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升机器人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突破。借鉴生物运动学原理,优化机器人关节驱动与平衡控制算法,可以大大提升机器人的运动精度,确保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高效执行任务。仿生运动控制不仅适用于静态任务,还可以帮助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保持稳定,避免跌倒或失误。与此同时,实时路径规...
全球首个!国产机器人自主站立算法实现新突破
主要内容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算法,能使机器人从各种状态下快速、稳定地站立。 编辑:刘登亮 责任编辑:王佐亚 精彩推荐 探访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看智能进万家 现场 望海观潮|“舌战”安理会 望海观潮 望海观潮丨中东没做到的,东南亚是如何做到的? 望海观潮 独家连线总台驻...
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机器人算法,硬件遇上现代AI算法
而以高次项为代表的误差,会明确限制机器人功能进步。因此现代 AI 算法 (以 RL 强化学习、端到端为代表)的全面渗透,是机器人控制算法取得质变的关键。 投资者可以通俗的认为,近 1 年机器狗、人形机器人取得较大进步,都是强化学习、 端到端等现代 AI 算法渗透到了机器人控制的方方面面,加强这些数学和物理...
七腾防爆四足机器人智享版:全维技术迭代 AI焕新守护
算法突破:AI 大模型赋能,运检效率提升 20% 智享版X3 Stable 集成自研边缘计算单元,融合工业级大模型、AI 边缘部署技术与 SvenceS3.0 智能算法,实现三大核心突破:环境感知更精准:结合激光导航与深度相机数据,环境感知准确率提升 30%,复杂场景适配性与障碍物识别精度显著增强。运动控制更灵活:爬坡、越障动作更...
人形机器人突破三大技术壁垒:为何它是AI终极形态?
双足行走的物理极限正在被重新定义。星动L7跳高时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达体重的3.2倍,而具身天工Ultra的百米冲刺中,步态生成算法以500Hz频率调整髋关节角度。这些突破使得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复杂地面的跌倒率从2024年的15%降至3%。技术破壁之二:多模态感知的具身智能融合 特斯拉Optimus的仿生脊柱集成了六维力传感器,能检测...
突破机器人“语义鸿沟”:清华等提出NavA³让机器人导航成功率...
更实用的是,NavA³框架成功部署在了两种形态完全不同的机器人平台上:轮式移动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这证明了该方法的通用性和强大的跨平台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大规模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结语NavA³ 通过分层架构突破了现有具身导航 “语义理解浅、空间感知弱” 的瓶颈,其核心创新在于:一是将高级指令推理与...
Skild算法推动机器人突破极限,实现智能新高度
无论是失去了腿脚、断肢残缺,还是被重物束缚、踩着高跷,这些看似残缺的机器人大军,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稳定性。这些视频中的最大亮点在于,它们全部采用了一套统一的算法模型进行处理,无论是健全还是残疾的个体,无论是摔倒还是站起,这套模型都能应对。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得我们无需针对不同场景进行繁琐的微调。可能许多朋友并不
C3算法:机器人物理交互的新突破与“幻觉”机制的应用 - 美国续航...
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师开发的共识互补控制(C3)算法是机器人技术的一项突破,旨在提升机器人与环境的物理交互能力,使其能够实时管理复杂的接触并执行传统算法难以完成的任务。该算法的核心在于其“幻觉”机制,允许机器人模拟多种可能的接触方式和动作,并在实际接触前评估最优方案,如在“切洋葱”任务中模拟不同抓取和切割...
关键突破!国产人形机器人关键算法突破,复杂场景自主站起!
在核心零部件方面近期也有诸多突破,如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旋转关节峰值扭矩达500牛/米,为全球最高水平,且成本仅为以色列ELMO驱动器的1/20。另外,神源生科技打破国外对六维力传感器的垄断,产品性能接近ATI水平,但价格降低50%。在产业落地方面,由于有全球最大、最全的制造业作为支撑,一直在全球“遥遥...
中国宇树:机器人算法革命,搅乱美军棋局,万亿赛道大洗牌
美军深知,拥有这样的机器人,将为其军事行动带来巨大的优势,有助于维持其在全球军事领域的领先地位。从技术层面分析,宇树机器人算法的先进性,让美军看到了突破现有军事技术瓶颈的希望。美军虽然在军事科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机器人技术的某些方面,也面临着发展困境。宇树机器人的算法升级,在运动控制、感知、...
GR-3:字节跳动推出40亿参数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精确操作提升250%,开...
2025年7月23日,字节跳动Seed团队发布GR-3(Generalist Robot-3),这是一个拥有40亿参数的大规模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通过创新的多源数据融合训练策略,在机器人操作任务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泛化能力,特别是在精细操作任务中,成功率提升高达250%。这一突破为通用机器人的实际部署提供了可行的技术...
机器人运动规划新突破!浙大团队发明新型ALSPG算法,让机器人运动更流畅...
其次,算法在处理非凸约束时的理论分析需要进一步深化,当前的收敛性分析局限于凸情形,而实践经验表明算法在更广泛情况下也有效。此外,在更复杂的机器人系统(如柔性机械臂、多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也值得探索。作者还提到,将学习技术更深地融入投影构造过程可能带来新的突破,特别是对于难以用传统几何描述的复杂约束。
具身智能机器人迎来三大关键性技术突破,或将改变时代发展
通过拳击、赛跑、足球等一系列竞技赛事可以发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重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算法或硬件创新,而是转向对复杂物理环境的整体适应与协同交互。这一转变基于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深度融合,包括高度自适应的运动控制算法、多模态环境感知融合系统以及基于AI大模型的分层智能架构等,这三大技术革新的核心在于构建...
2025年人形机器人技术革新:七大突破引领未来
在现场挑战中,机器人凭借实时环境识别与分析,能够独立完成避障与寻路,无需外部指引,如优必选Walker X所展示的那样。这一突破得益于端侧AI芯片算力的显著提升(相较于上一代产品,算力提高了三倍以上),以及大模型轻量化部署的新技术突破。这些技术共同推动了自主决策反应速度的提升,达到了秒级响应的水平。4.2 ...
双足行走不再摔跤!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大突破
某实验室测试表明,搭载最新传感系统的机器人能在坡度15度的斜坡上稳定行走,并能自主跨越高度达15厘米的障碍物。强化学习:让机器人"自学成才"突破性的强化学习算法使机器人能够通过虚拟训练积累"经验"。在仿真环境中,机器人经历数百万次跌倒和恢复的过程,最终掌握在各种复杂地形行走的技能。这种训练方式大大缩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