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需进一步扩大开放,尤其是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将有力提升跨境金融的规模与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若能在此方面取得进展,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高水平开放和国际化进程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今年4月人民银行专门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内容涉及规则、标准、管理等多个
瞄准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体系化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_中共上海...
未来,上海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为建设金融强国试制度、探新路、补短板。 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推进。 8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4陆家嘴论坛深度访谈⑤丨交大高金李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以...
具体来看,上海应围绕金融强国、“五个中心”等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在金融市场、金融功能、金融制度和金融生态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此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统筹兼顾金融的开放、发展与安全。上海应重点在制度和法治建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助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副局长王鑫泽5月30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该局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同时推动在沪外资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2024年9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
扩大制度型开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迎政策支持--经济·科技--人...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杜燕飞)为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18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求,坚持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统筹金融发...
...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_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制度型开放需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简化限制性措施,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这有助于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保障投资者权益。她强调了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治制度建设成果,如上海金融法院在涉外司法保障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她提到了互联互通机制在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中的作用,如“债券通”和“互换...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三是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上海金融业国际化水平。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金融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水平,大力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和航运保险发展,研究探索离岸金融创新,推动机构积极参与金融市场建设。
胡晓炼: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其根本就是要在扩大制度型开放方面走在前列,在金融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相关高标准相通相融。我认为,就制度型开放的这四方面内容来说,规则是法律制度,要体现稳定性,规则相通相融的主要任务就是缩小与国际规则的差异,同时在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领域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
《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其中提出,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上海金融业国际化水平。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金融制度型开放,探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以国际良好实践为基础的跨境银团贷款等非居民贷款业务。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水平,大力...
2025陆家嘴论坛释放新信号:央地协同擘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蓝图
结语:以开放之姿书写金融强国新篇 2025陆家嘴论坛释放的政策信号,既是对全球经济变局的主动回应,也是中国金融强国建设的路线图。从制度型开放到工具创新,从上海试点到全球协同,中国正以“开放+安全”双轨并行的逻辑,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随着《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从“开门”到“定规”:“十四五”金融制度型开放交出全景答卷...
“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金融业开放已从“打开大门”升级为“重塑规则”。过去五年,负面清单不断压缩,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全面取消,沪深港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扩容,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勾勒出制度型开放的清晰轨迹。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地缘与产业变局叠加的背景下,展望“十五五”,中国金融开放如何再下一城?
...开放 _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成果卓著,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要持续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细化配套改革措施,还要统筹好开放与安全。 我国金融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外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
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在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进程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尊重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金融司法和监管的协同,从更专业的金融视角,持更精细的衡平理念,使用更丰富的工具作出回应市场需求的裁判,服务于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主持人:2009年,中国正式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历经15年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
...经济等,临港正形成三驾马车格局 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
在昨天举办的2024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上,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介绍《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时专门提出,将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打造国际再保险功能区,依托重大平台建设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金融双向开放,打造高端资源配置新高地。
上海:将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成果,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下一步,我局将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排头兵”。同时,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加强跨境风险监测,不断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本文源自:金融界 ...
外汇局最新发声!
10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斌在2025外滩年会上表示,在近年已推出的便利化措施基础上,下一步外汇局将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并结合上海发展实际,进一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刘斌总结了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推动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如何提升能级 专家建言扩大制度型开放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国妍认为,上海作为金融改革开放的核心承载区和先行先试引领区,要在更宽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进行制度型开放,从而提升中国金融制度的影响力,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示范窗口的同时,推动上海金融中心竞争力提升。在保证金融安全、支付清算安全的同时,寻求新突破,包括推进人民币全球资产...
刘晓春解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政:六项举措提速开放 国际化成突破口...
四是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深化拓展“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深化航运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创新。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
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上海将进一步互联互通、对标对表...
昨天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将从金融管道式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一是进一步“互联互通”,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提升国际再保险中心能级,创新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期货期权品种,不断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