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古牌坊:王五姑的贞洁与历史见证
在丰都县名山街道东作门社区,一座历经沧桑的节孝牌坊静静伫立。这座牌坊,是为纪念一位名叫王五姑的贞洁女子而建,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深重的封建故事。牌坊建于光绪五年(1879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那位女子一生的坚守与贞洁。这座三间四柱五楼的石质牌坊,飞檐翘角,工艺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其顶部装...
泰州五楼石牌坊历史与文化深度解析
五楼石牌坊采用典型的四柱三间五楼式结构,通高约12米,以花岗岩为主要建材。其楼顶采用歇山式设计,檐角起翘明显,与徽州牌坊的平直檐口形成对比。坊身立柱底部设有抱鼓石,表面雕刻卷草纹样,这种稳固结构与装饰功能的结合,在同期江南牌坊中较为罕见。与山西地区单门单楼牌坊相比,五楼石牌坊的复杂层级更凸显建...
牌楼文化的深度解读:从建筑形制到文化内涵
按照建造规格,牌楼可分为“一间二柱”、“三间四柱”和“五间六柱”等多种形式, 其中“间”指的是两柱之间的空间,“柱”则是支撑牌楼的支柱。同时,牌楼的楼数也各有不同,常见的是一楼、三楼和五楼。此外,还有二柱带跨楼柱出头牌楼等特殊形式,更是为牌楼的世界增添了无限魅力。▲ 四柱三间三楼牌楼...
四柱三间五楼牌坊的历史与文化意义-百度爱采购
一、四柱三间五楼牌坊的历史 四柱三间五楼牌坊起源于中国北方,最早出现于唐朝时期。由于唐代皇家风格浓厚,各地的豪门富商们建筑时也效仿宫廷风格,因此出现了这种建筑形式。明清时期,四柱三间五楼牌坊逐渐普及,并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意义和文化寓意。 二、四柱三间五楼牌坊的结构 ...
歙县三元坊:古朴门坊的传奇故事
古朴门坊的传奇故事 歙县三元坊 又称县学甲第牌坊 坐落在歙县县城的县学前 是县学的门坊 这座牌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拥有四柱三间五楼的结构 宽约5.5米 高约6米 正面楼匾上刻有 甲第 二字 额仿上刻有 状元 会元 解元 字样 背面楼匾上刻有 科名 ...
石坊千秋:建德侯坊的精神守望
在古城的街巷间穿行,脚步总会不自觉地在正大街与南大街的交汇之处停驻,这是一座四柱三间五楼歇山式石牌坊——建德侯坊。牌坊雕刻工艺甚是精美,狮子抱柱石、额枋雕琢,檐楼上花卉、神兽、龙凤图案皆栩栩如生,明间上额枋雕有双龙戏珠,下额枋雕有双狮戏绣球,与明间檐下龙凤牌上 “敕封”二字、明间匾额的“建功立...
【徽州牌坊】歙县牌坊之三十六、七、八,许伯升和他的三座牌坊 - 知乎
五马坊坐落于歙县许村镇许村,明正德二年(1507)为福建汀州府知府许伯升立。据说原为木牌坊,后失火烧毁,遂建此坊。四柱三间五楼式石牌坊,宽8.2米,高9.7米,直柱等主要构件为花岗岩,其余为砂岩,雕刻精美。在…
说说古建筑中的牌楼
按楼数分,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最大者为"五间六柱十一楼"。六、牌楼图片赏析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前的三间四柱三楼牌楼,顶为琉璃瓦。三间四柱五楼牌楼,石制 三间四柱七楼牌楼 汉白玉三间四柱牌坊 图片多来源于网上,侵权必删 参考资料:1.宋亚萍. 牌楼建筑历史文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石牌坊分类之“冲天式”三门石雕牌坊 青石浮雕三门五楼石牌坊
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石牌坊图片样式有一门、三门、五门等,其中又细分为一门冲天式、一门一楼、一门三楼、三门冲天式、三门三楼、三门五楼、三门七楼、五门冲天式、五门五楼、五门九楼、五门十一楼等...
恩荣坊简介 - 百度知道
恩荣坊,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卫贤镇,创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当地人称之为“牌坊摞牌坊”。这座三间四柱五楼式的青石建筑,是为表彰孟楠家一门三进士而由当时的皇帝所赐建的牌坊。恩荣坊共分七层,每一层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和雕刻。从第一层的“二龙戏珠”,到第二层的“龙章宠锡”,第三层的“八仙庆寿
"丽观博古·处州遗存”——詹宝兄弟进士牌坊(市口村进士牌坊)
詹宝兄弟牌坊高大挺拔,做工考究,施以浮雕、镂雕、平雕等手法,工艺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二、市口进士牌坊 市口进士牌坊位于松阳县西屏镇市口村,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为旌表弘治乙卯科举人(乡进士)包杰而立。三间四柱五楼式石构建筑,面阔6.20米,高8.28米。
中国牌坊文化:家族荣耀的不朽丰碑,雕刻艺术的永恒瑰宝
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米,阔14.5米。相传进入此门即为朝山神道,是提醒香客抖擞精神,虔诚奉神重要关口,起着分隔凡间和仙界的作用。 石坊上还饰有八仙人物和福、禄、寿三星神及禧神,有蝙蝠喻为福,反映了明皇室对道教之信仰。这些装饰雕刻,工艺精湛,精美绝伦,为明代石雕艺术的典范。
古建记忆 |“探秘”古牌坊,寻找石头上的记忆!
张仲奇五世同堂牌坊位于涪城区青义镇小桥村,建造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属于省级保护文物,保存状况良好。 据现场测绘,该坊高9米,宽8米,是一座四柱三间五楼样式石牌坊,由坊基、坊身和楼顶(檐楼和坊顶)三部分组成。 坊顶刹呈宝瓶型,嵌置在莲花台上,...
北京地名故事:五牌楼_正阳_前门_护城河
然而五牌楼只有一个,因为它是护城河桥的牌楼,桥的北侧就是箭楼,不能再建,所以只是一个,而不是一对。早期楼顶的样式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歇山顶,乾隆时期改为庑殿顶全绿琉璃筒瓦。前门只是俗称,正式的名字叫正阳门,门前护城河桥自然叫做“正阳桥”,桥牌楼横额上写的就是这三个字。一般的牌楼都是四柱三间,前...
老照片:80年前辽宁北镇,5座城门还未拆,北镇庙里没有游客
30年代,位于钟楼前的一座石牌坊。这座三间四柱五楼石坊,始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为表彰当时的辽东总兵官李成梁而建。石坊高9米宽13米,横梁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坊额竖刻“世爵”二字,横额“天朝浩券”、“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字样。“石坊耸立”为古广宁府八景之一。它是辽宁...
三门五楼石牌坊:传承古老乡土文化的见证
作为古代建筑的杰作,三门五楼石牌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是当时中国乡村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一。每一座牌坊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寓意,它们见证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记录了家族和村庄的历史记忆。除了作为建筑物和艺术品,三门五楼石牌坊还具有深刻的乡土文化意义。它们是村庄的门户,...
(蒙古记忆)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栖迟 _ 长城石雕
庙中的石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结构,其上浮雕戏曲人物,栩栩如生。文庙中的洙泗渊源坊是一座五间三门木石结构的牌坊。“云辉玉宇”牌楼也是园内最大的一个牌楼,四柱三间七楼,其含义为彩云与华丽的建筑相互辉映。龙泉寺石牌坊建于民国时期(1912—1949),四柱三间,歇山顶式,中高旁低,呈八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