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压压群鸟引发网友好奇 专家:群鸟迁徙途经北京较常见 - 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今天(3月5日)清晨6点半左右,有网友在北清路上拍摄到群鸟聚集飞行的画面,密密麻麻的群鸟扑面而来,引发网友好奇。对此,专家表示,目前正值群鸟迁徙高峰期,鸟类聚集飞行的现象比较常见。据网友拍摄到的行车记录仪画面显示,早上6点半左右,黑压压的一大群鸟盘旋飞行移动,场面颇为壮观。这种群鸟聚集的现象
奇观!千万只鸟盘旋潭柘寺周边上空,专家解密
眼下正值候鸟迁徙的季节,不光是灰椋鸟,还有大嘴乌鸦、小嘴乌鸦、达乌里寒鸦、秃鼻乌鸦等鸟类,它们都喜欢集成大群,从城市的边缘地带、山林地带和平原地带迁徙。这在北京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遇鸟群该怎么办? 在这提醒广大市民,见到此类景象不要惊慌,与鸟群保...
漫步“绿心”俩小时遇到飞鸟17种_文化快报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
沿这条观鸟路走了两个多小时,仔细一算,我们一行已经发现了17种不同的鸟类: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麻雀、珠颈斑鸠、山斑鸠、灰椋鸟、戴胜、金翅雀、白头鹎、环颈雉(野鸡)、斑鸫、黄喉鹀、小鹀、灰头绿啄木鸟、棕头鸦雀、黑翅鸢,总数量达400多只。 为什么跟着专家能发现更多的鸟?高晓奇道出秘诀:“很多时候我们...
北京延庆康庄万只大鸟空中盘旋,专家:系乌鸦迁移来京越冬
到了秋冬季,从北方迁移来的乌鸦群,与北京的乌鸦群汇集在一起,就会形成规模庞大的乌鸦群。 城市的“自然降解师” “乌鸦是一种社会化的鸟类,喜欢集群。它们的集结也非常有意思。”李理说,在每年冬季到来之前,成体乌鸦和亚成体乌鸦就开始集结,它们以家庭为单位,集结成规模庞大的群体,一群可达几万只。当寒流到来...
#多方回应多地天空现密集鸟群# 近期在河北... 来自方志辉Fang...
#多方回应多地天空现密集鸟群# 近期在河北、河南、四川等地出现的密集鸟群属于典型的自然生态现象,并非自然灾害预兆。多地应急部门明确表示未收到灾害预警,鸟类专家也指出,这类集群多与迁徙或觅食有关,在秋冬...
[共同关注]金雕“落户”北京郊区 引发观鸟热 遇到猛禽该如何应对?
[共同关注]金雕“落户”北京郊区 引发观鸟热 遇到猛禽该如何应对? 选集 更多 《共同关注》 20251013 《共同关注》 20251012 《共同关注》 20251011 《共同关注》 20250928 《共同关注》 20251010 《共同关注》 20251009 《共同关注》 20251008 《共同关注》 20251007 ...
天阔水丰引来万鸟翔集_部门动态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开放的永定河滞洪水库中堤,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前来“打卡”。考虑到从中堤北门到观鸟拍摄的地点约有1公里,观鸟爱好者大多装备较重、出行不便,永定河管理处就利用电动巡逻车辆接驳,并创建了“鸟友”交流群,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宣传。 在北京,越来越多的人与鸟类和谐“交往”的故事正在上演。(王天淇)...
百望山见证“千猛过境”奇观-新华网
但当时雾气弥漫,能见度不太好,远观那只猛禽似乎也是只凤头蜂鹰。大伙纷纷对它进行了拍照和记录。傍晚时分,当大家在微信群里讨论这一记录时,有人觉得这只猛禽疑似棕腹隼雕。越来越多的清晰照片被抛到群里,项目组专家组讨论后一致认定,这只猛禽是北京观测的新纪录——首次监测到棕腹隼雕。
颐和园是人类的景观,也是鸟的家园_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网
人们对白骨顶的关心溢于言表,是因为此前这种鸟一度因为种种原因变得少见,如今却成了颐和园里的“常见居民”,数量急剧增加。 在生态环境中,颐和园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受北京甚至更大范围的环境影响。 在中国观鸟会会长关雪燕看来,一方面是环境在变好,另一方面其实是关注鸟的人在变多。“真正的进步是大众开始关注鸟类...
对话|北师大鸟类专家:北京有50种猛禽,占全国种类一半
北京野生鸟类已达到503种,其中不乏猛禽的英姿。 本周(4月11日-15日)是北京市第40届爱鸟周。新京报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执行主任邓文洪,听他讲述猛禽在北京生活的故事和相关科研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执行主任邓文洪。受访者供图 ...
12只鸟撞玻璃死亡?分不清玻璃和天空,每天都在全球重复上演
防鸟撞其实有低成本解法,北京那位房女士说服大厦管理方后,工人用每张不到5元的贴纸在玻璃上贴出间距10厘米的波点矩阵。别看这些白色圆点简单,昆山杜克大学的实践证实,贴纸能让鸟撞事件减少80%。原理很简单。鸟类视觉系统对高频图案敏感,波点能打破玻璃的连续反射面,像给隐形墙画上警示条纹。德国公司研发的Ornilux紫外线玻璃在实验室
一小区天空出现大量黑色鸟群盘旋!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鸟类专家闻丞。他表示,这些在城市中夜宿的大群鸟类主要包括燕子、白鹡鸰、麻雀和乌鸦。它们选择在城市集中过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城市内温度相对较暖和,对它们而言更加舒适;二是城市中的捕食者相对较少,它们能够更安全地休息。闻丞教授还补充道,“立秋”过后正是这类现象出现的季节。在这个...
飞鸟聚集、撞树是地震前兆?专家回应
食物相对充足。据不完全统计,成都二环路之内 有类似的“夜栖树”百余处,其中不少是赏鸟点位。地震谣言的“余震”地震后,网络上有时会出现地震谣言 引发公众广泛关注,造成恐慌。如何识别地震谣言?第一,震后常见的一些时间、地点和震级 都十分精准的地震预报,往往都是地震谣言。因为这种所谓的地震预报意见 已经...
...主题沙龙成功举办-爱鸟护鸟我们在行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
会上,中山大学逸仙特聘教授、生态学院副院长刘阳教授系统介绍了中国雨燕目鸟类的分类、地理分布及生态研究进展,并分享了北京雨燕迁徙路径和基因分化等前沿发现。来自英国的雨燕类保护先驱、巢箱设计专家迪克·纽厄尔(Dick Newell)则基于多种雨燕人工巢箱的设计特点和使用效果,分享了数十年来通过建筑改造保护雨燕的实践经验...
[今日环球]北京密云:上万只鸟聚集 树顶鸟巢连片
[今日环球]北京密云:上万只鸟聚集 树顶鸟巢连片 00:02:33 [今日环球]2025年10月15日天气预报 00:00:24 [今日环球]印度:外卖员报复顾客引发群体暴力 00:00:34 [今日环球]罕见!日本鹿儿岛观测史上最晚“猛暑日” 00:00:28 [今日环球]2025年亚洲乒乓球团体锦标赛 中国女队晋级女团决赛 ...
鸟类专家谈京津冀鸟类:超过600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约40%_新浪财经_新浪网
6月5日,2025年六五环境日北京主场活动在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举行。鸟类保护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邓文洪教授在京津冀迁徙候鸟主题报告中表示,京津冀鸟类超过600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约40%。“京津冀候鸟有420余种,京津冀合力为它们打造了生命之道和绿色之道。” ...
北京一大厦楼下,躺了12只鸟类尸体,疑为国家保护动物!管理方回应
北京一大厦楼下,躺了12只鸟类尸体,疑为国家保护动物!管理方回应 近日,市民房女士和朋友在朝阳区一座大厦楼下,发现地面横七竖八躺着14只鸟。房女士发现这些鸟没有什么外伤,其中两只缓了一会儿自行飞走了,剩余的12只鸟经过检查,均已死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密密麻麻!一地突现燕子密集低空扎堆乱飞?官方回应
当地居民和官方的回应 对于燕子密集低空扎堆乱飞的情况,当地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该地经常出现许多鸟低空飞舞的情况。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员黄真表示,这些低空飞行的鸟儿很可能是燕子,而汕头每年四季都会有燕子出现。燕子扎堆低空飞舞的现象可能是它们觅食或者受天气的影响。黄真还强调,燕子...
北京等多地惊现不明飞行物?专家最新回应
专家解释 对此,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接受采访时称,这是北京时间1月14日16时59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星链”卫星的火箭在经过华北上空进行钝化处理产生的现象。钝化是什么意思?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进一步解释称,这是航天大国为了减缓空间碎片通行的一种常规做法。所谓的航天器的钝化,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