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要塞遗址 - 百度百科
虎头要塞遗址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西北山地中,中俄界江乌苏里西岸,虎头镇北1.2km处,为标高100.7m的独立山丘,其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33°43′,北纬45°57′(虎东山),距乌苏里江0.85km。是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为长期霸占中国,进攻苏联,而秘密修筑的边境军事要塞。该要塞历时六年、耗资数亿资金、征用劳工二...
虎头要塞:日本关东军自掘的“坟墓”
在虎头要塞主阵地——中猛虎山山顶坐落着“二战终结地纪念园”。这里曾是虎头要塞指挥部所在地,也是当年虎头要塞战斗攻坚时间最长、最惨烈,牺牲人员和消灭日军最多的地方。记者在“二战终结地纪念园”内,沿着石阶缓步而上,反映二战期间重要历史事件的大幅背景墙及雕塑一一呈现在眼前。记录的事件主要包括“九一八”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东部原中苏边境上的一个军事基地,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完达山余脉的丘陵中,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留下的极其重要的罪证之一。由于虎头要塞的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东方的马奇诺防线”。虎头要塞方圆数十公里,共有大小...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虎头要塞:“二战”终结地
作为我国东北边陲的战略要地,虎林曾是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七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大举入侵东北。侵占虎林后,为了镇压东北抗日武装,防止抗日联军与苏联红军取得联系,日军强征10万中国劳工,修建了一系列军事要塞,虎头要...
【黑龙江虎林市~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
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1934 1939年间在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修建的大型军事工事 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要塞位于完达山余脉丘陵地带 毗邻乌苏里江 中心区域面积约360平方公里 扼守苏联远东铁路咽喉 被日军称作 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要塞由猛虎山...
苏联2万大军,花了18天,才拿下1400名日军驻守的虎头要塞
从1934年开始,日本法西斯强迫中国劳工修建虎头要塞。日军在虎头镇境内的虎北山、虎西山、虎东山、猛虎山和虎啸山五个据点修建要塞,以猛虎山为核心阵地,虎东山和虎北山两个前沿阵地。虎西山和虎啸山成为猛虎山阵地的依托点。这样一来,虎头要塞形成以猛虎山为核心,以周围4个阵地据点联合的,互为支援的要塞阵地。全...
虎头要塞警示录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9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虎头要塞警示录》的报道。秋日的乌苏里江畔天高云淡,草木繁茂。黑龙江省虎林市猛虎山深处的昏晦隧道里,透出入骨的凉意。70多年前,这里曾是日本关东军苦心经营的军事要塞,是残害我国劳工的“魔窟”,也是埋葬日本“帝国迷梦”的“坟冢”。如今,这里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虎头要塞:“二战”终结地_劳工_中国_虎林
作为我国东北边陲的战略要地,虎林曾是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七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大举入侵东北。侵占虎林后,为了镇压东北抗日武装,防止抗日联军与苏联红军取得联系,日军强征10万中国劳工,修建了一系列军事要塞,虎头要塞就是其中最大、最坚固的军事碉堡之一,被日本陆军总部自诩...
二战之尾声,苏日决战东北虎头要塞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日军迅速占领了东三省。由于日军最初实行的是北进战略,进攻苏联是其的主要目标,因此关东军在东北各地大建要塞,虎头要塞就是其中的一个著名的要塞。并且是苏联和日本最终交战的地方,这里的战斗也是二战的收官之战。虎头要塞位于黑龙江虎林市虎头镇的丘陵内,东靠...
苏日虎头战役:二战最后终结地,苏军重炮打残日军,到底有多惨烈
虽然后来日本关东军放弃了向北进攻苏联的计划,但为了防止苏联对关东军部队发动偷袭,关东军司令部还是在虎头要塞据点里驻扎了超过8000名日本士兵。而且根据部分被俘的日本士兵交代,当时日本关东军存放在虎头要塞内部的粮食和物资足够一万名日本士兵使用三四个月之久。很显然,从一开始日军就打算利用虎头要塞与
虎头要塞遗址探秘
天下第一虎,雕塑长25米、高16米、重约30吨,采用铜板锻制焊接而成,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丛书。虎头镇因虎头山得名。虎头要塞,正面宽12公里,纵深宽30公里,由5个山头阵地组成。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为长期霸占中国、进攻苏联而修建的永久性工事,1934-1939年期间征用中国劳工和战俘20余万,稍有不慎便被枪毙...
东宁要塞与虎头要塞:历史遗迹与战争记忆
而在2008年,该陈列馆正式被命名为“东宁要塞博物馆”,标志着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虎头要塞基本情况 虎头要塞,这个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的军事基地,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东部原中苏边境上设立的一个重要据点。它不仅见证了日本军侵华期间的种种罪行,更是二战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个军事基地...
虎头要塞在黑龙江的什么地方?探秘这段历史的见证
虎头要塞不仅是日本关东军侵略中国的铁证,更是二战终结的重要历史见证地。1945年8月9日,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对虎头要塞发动了攻击。日军守备队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激战至26日,苏军终于攻克虎头要塞。这场历时17天的“虎头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比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晚了11天。因此,虎头要塞被称为...
苏日虎头战役:二战最后终结地,苏军重炮打残日军,到底有多惨烈...
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件震惊了世界,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这一行动为日军在东北的军事据点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着东北沦陷,日本开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修建防御工事,巩固其殖民统治,并为可能的对苏战争做准备。于是,虎头要塞应运而生。
苏军重炮终结地,二战最后一役!
在1945年8月15日,正当日本天皇发布了著名的《终战诏书》宣告二战结束的时候,位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虎林市的虎头要塞却依然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之中。这个坚固无比的军事要塞,曾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一带的强大据点,但此刻,它成为了最后的防线,抵挡住了苏联红军的进攻。虎头要塞的历史根植于日本侵略东北三省的...
虎头地下军事要塞 - 百度百科
1991年起中国对要塞遗址进行系统性清理修复,现开放3800米地下通道并设立专题博物馆,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背景 1934年日本关东军为实施"北进计划",在中苏边境秘密修筑17处筑垒工事,虎头要塞因扼守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咽喉被定为战略重点。工程历时近6年,强迫十余万中国劳工及战俘参与施工,因恶劣施工环境...
苏联2万大军,花了18天,才拿下1400名日军驻守的虎头要塞_百科TA说
从1934年开始,日本法西斯强迫中国劳工修建虎头要塞。日军在虎头镇境内的虎北山、虎西山、虎东山、猛虎山和虎啸山五个据点修建要塞,以猛虎山为核心阵地,虎东山和虎北山两个前沿阵地。虎西山和虎啸山成为猛虎山阵地的依托点。 1945年8月9日到26日,苏联红军第35集团军出动2万多人的部队,向日本关东军驻守的虎头要塞...
东宁要塞:累累白骨诉说侵华日军罪行
这,就是曾被日本关东军称为“北满要塞”的侵华日军东宁要塞。东宁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苏、中蒙边境修筑的17处庞大军事筑垒中最大的一处,同虎头要塞、海拉尔要塞等组成侵华日军东北要塞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盘踞在东宁要塞的日军残部未及时接令,仍负隅顽抗。8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