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中国这五年:毫厘之间铸造“中国精度”_中国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度”量中国这五年:毫厘之间铸造“中国精度” 中新社记者 刘亮 国之大器,始于毫末。“十四五”以来,中国高端制造业一步步迈上新台阶,离不开“中国精度”的毫厘之功。 一根直径为30毫米的金属棒材,在一台高精密数控机床连续21小时的铣削操作下,最终产生127根直径0.05毫米的针形试件,堪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以毫厘定乾坤 技能人才锻造制造强省_央广网
央广网郑州7月24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从“地下穿山甲”盾构机,到大中型农机,再到舰船材料与工艺研究——毫厘定乾坤的匠心,正是大国重器昂首世界的底气。 而这条贯穿地下、陆地、海洋的工匠培养链,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河南“人才密码”? 近日,“技能照亮前程 豫见精彩未来”——2025年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
毫厘之间雕琢“中国精度”|中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毫厘之间雕琢“中国精度” 转自:黑龙江日报 董礼涛在工作中。受访者提供 编者按 3月1日,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董礼涛当选。至此,我省已有刘伯鸣、刘丽、秦世俊、董礼涛四名工匠入选,成为连续四届获此殊荣的省份。 荣誉的取得,是龙江厚植技能人才成长沃土结下的累...
毫厘之间淬炼中国精度 - 人物 - 中工网
在纳米世界攀登科技珠峰 常笛在“中国科技青年风采荟”活动中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并获得“最佳风采之星”称号。图片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 这个年轻的团队有多厉害?他们研发的超精密仪器,精度能达到微米甚至纳米量级。这些仪器就像是给大国重器装上了“眼睛”,能实时监控精密操作的每一个细节。 他们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承担...
毫厘之间雕刻“中国精度”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毫厘之间雕刻“中国精度” 走进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机械加工车间,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杨永修正与同事们试制一款新型发动机。他时而紧皱眉头,盯着加工件的数据沉思;时而在转台前忙碌,确保零部件的精度。 “我们正在攻关电机壳体的精度问题,加工精度直接关系到高性能电驱系统的动力和稳定性。我们已经把...
【身边的榜样】第15期|在毫厘之间创新逐梦 雕刻“中国精度...
【身边的榜样】第15期|在毫厘之间创新逐梦 雕刻“中国精度”——杨永修 春城党建 2025年07月10日 16:31 吉林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收录于身边的榜样
精密之眼、毫厘之功……大国重器里的“中国精度”|我们这十年
惟精惟一——中国精度 精密之眼、毫厘之功…… 用匠心丈量“中国精度” 据人民网9月17日报道 科学之路,惟信念,谋未来。他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让大国重器站上世界之巅;他们突破创新、精雕细琢,让中国制造打上“智造”标签;他们勇于挑...
0.02毫米的极致追求,毫厘间智造“大国重器”
在制造业领域,0.02毫米,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距离,却是难以跨越的精度鸿沟。然而,中铁科工集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陈汉龙,却在这毫厘之间,雕琢出“大国重器”的卓越品质。2010年,刚毕业的陈汉龙踏入中铁科工江夏基地机加车间,成为一名车工。面对轰鸣的机器和精密的零件,他迅速被机械制造的魅力所吸引。车工工作...
「匠心密码」在毫厘之间“雕琢”国之重器——记2025年沈阳工匠赵...
从小学徒到大师傅 2007年赵明星来到沈飞民机,便一头扎进了飞机装配车间。他深知,飞机装配的精度是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量的,丝毫偏差都可能影响飞行安全。“每个装配的角度、每处对接的缝隙,都需要像雕琢艺术品一样较真儿。”为了提升专业技能,他抓住公司提供的每一次学习机会。在技能大赛中与高手过招,利用业余...
洪家光:毫厘之间,用车刀镌刻精度
洪家光:毫厘之间 用车刀镌刻精度 党员代表分享 洪家光同志 洪家光,从普通技工到车工、数控车双料高级技师,再到特级技能师、高级工程师,先后完成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340多个技术难题。他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在生产一线上创新进取、砥砺前行,成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
走近大国工匠 | 陈兆海 :用匠心雕琢“中国精度”
工程开工,测量先行,测量员常常被比作“工程之眼”。一个测量点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是真正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那些在人们眼中的工程奇迹,在陈兆海眼中则是无数个点线交织。一个个大国工程精准建成的背后,是他不允...
光荣属于劳动者|极致精度 为大国重器锻造更强支点
极致精度 为大国重器锻造更强支点 ——从学徒工到夏立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看毫厘之间的较量为“中国智造”刻下精准注脚 走进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天线伺服专业部,上千平方米的空间内摆满了各类卫星天线。这里是大国工匠夏立的“主战场”,也是中国尖端通信设备从图纸走向现实的起点。
毫厘定生死!走进中国制造的“幕后战场”,0.001毫米的较量
毫厘之间的精度,决定了流水线上千万件产品的命运!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模具厂,这不是比喻,是每一天必须死死扼守的残酷铁律!火花四溅的幕后战场:踏进模具加工厂,并非刺耳的噪音与单调的重复。这里是钢铁与智慧碰撞的熔炉:蓝图解码者: 工程师们将产品构想转化为分毫不差的3D模型,每一次计算都是产品...
科技报国的时代答卷|铸就航天之“芯”:精密芯的毫厘匠心_民声频道...
原标题:科技报国的时代答卷|铸就航天之“芯”:精密芯的毫厘匠心 0:00 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记者来到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这里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胖五”的一个重要诞生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今年36岁的航天匠人姚亚超。
匠人匠心|文照辉:“毫厘哲学”铸就中国速度
毫厘间的“攻坚战”:镌刻中国精度 2021年雅万高铁项目启动,文照辉迎来职业生涯最严峻的考验。印尼湿热气候对电机转轴提出严苛要求:全长2.8米的转轴,全长直线度误差不得超过0.03毫米,相当于在30层楼高的钢柱上,偏差不能超过一枚硬币厚度。首次试加工,振动导致的波纹度超标让团队陷入困境。“当时刀具就像在跳...
以“毫厘”铸就“匠心”|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
近日,第六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活动已在人民网集中展示并开启点赞,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大批作品入选。近期,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信将陆续展示入选作品,本期展示航天科技集团九院作品《以“毫厘”铸就“匠心”》。 从铣床学徒到如今的高级技师,从信念执着的青年到胸怀壮志的工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
洪家光:毫厘之间,用车刀镌刻精度-光明日报-光明网
洪家光:毫厘之间,用车刀镌刻精度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启动车床,一个小小的易拉罐在主轴上飞速转动。在车刀与易拉罐接触的刹那,飞舞的丝屑带着表面喷漆一点点剥落,而光滑的罐体却完整无缺。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一气呵成……这位操作者就是中国航发黎明工装制造厂夹具工段特级技能师洪家光。
毫厘之间 淬炼中国精度-黑龙江日报-知网阅读
毫厘之间 淬炼中国精度,团队成员,超精密测量,仪器科学与工程,午夜,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群平均年龄35岁的青年正在纳米级的微观世界里埋头攻关——哈工大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