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沂蒙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
明德英,沂南县人,是小说《红嫂》中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原型之一。 明德英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25岁嫁给马牧池乡横河村的李开田。马牧池乡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和堡垒,这里群众工作做得好,群众基础好。明德英虽然不会说话,但共产党干部的好作风、八路军战士打鬼子时的英勇事迹,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194
寻馆记·文物里的红色记忆|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
明德英用过的木箱 沂蒙红嫂纪念馆藏 看到搜捕的鬼子走远后 明德英赶紧到附近的空坟子查看 只见这个八路军战士 因为失血过多已昏了过去 为了救人 她来不及多想 毅然解开衣襟 把乳汁一滴一滴 滴到了战士的嘴里 救了他的命 明德英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哑妇 但是在无声的世界里 她坚信共产党八路军 才是自己的救星 是...
英雄烈士谱|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哑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就是在这样需要弓腰进出、分外局促的“团瓢”里,沂蒙红嫂明德英先后救助了两名落难的八路军战士。危急时刻,她更用自己的乳汁挽救了身负重伤的子弟兵。 明德英1911年出生在山东沂南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因一场重病无法开口说话;二十来岁就嫁给了马牧池乡横河村的李开田。两口子既无田地也无房屋,在乡亲们的帮助...
明德英2岁时因病致哑,抗战时用乳汁救活小战士,被称为沂蒙红嫂
明德英的不仅仅救助伤员,她还和其他沂蒙红嫂一样,将家里的一针一线都节省下来,送给八路军战士。哪怕家里仅有一尺布,也要送去给部队做军衣。她们日夜不停地为战士们缝补衣物、做军鞋,用自己的双手为战士们送去温暖和关怀。在沂蒙山区里,军民团结如一人,则无往不胜!1985年,此时距离庄新民被救过去了整整...
哑巴农妇用乳汁救活小八路,建国后成高级干部,他如何报答农妇?
而在那之后,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明德英和李开田还救助了多名八路军伤员。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普通农妇,被亲切地称为"红嫂"。"沂蒙山区的每一个村庄,几乎都有'红嫂'的故事,"当地一位老党员回忆说,"她们用乳汁救伤员,把粮食让给战士,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没有她们,就没有沂蒙山区的革命胜利。"沂蒙...
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 大爱无言见真情_先进典型_沂蒙精神...
明德英乳汁救护八路军战士的情节,后被刘知侠写入短篇小说《红嫂》,继而被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随之传遍全国,家喻户晓。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1995年4月明德英去世后,上级有关部门破例为她在鲁中烈士陵园修建纪念碑。其碑文为:“一...
沂蒙红嫂第一人:住在坟地里,用乳汁救助八路军伤员
1943年,18岁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在夜间突围时掉队,和李开田等一些避难的群众被日军圈住,逼他们去做苦力。李开田送八路军伤员时就认识了庄新民,知道他是八路军,为了救他,李开田暗中给他打招呼,他们两人就以父子相称,裹挟在群众中,给日军做了一个多月的苦力后,他们在泰安被释放。庄新民无法联系部队,又有伤在...
1943年哑妇用乳汁救活小八路,42年后家里来个大官:娘,我回来了
1943年,山东哑巴女子明德英,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小战士庄新民。40多年后,庄新民回来报恩:“娘,我回来了!”1911年,山东沂南县一户贫苦农民家中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家人见是个女娃,十分高兴,便给她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明德英。明德英还在襁褓中时,与普通婴儿并无两样,玩闹、啼哭、喝母乳,可两岁一场...
哑嫂用乳汁救活一名八路军小战士,40年后,一位厅级干部前来报恩
1941年,哑嫂明德英用自己的乳汁,一滴滴救活了一位奄奄一息的红军小战士。四十年后,一位厅级干部跪在哑嫂面前:“娘,孩儿终于找到您了。”明德英是山东沂南人,小时候生病成了一个哑巴。当时因为家里太穷了,为了能活下去,她只能离开家到处流浪,流浪到山东沂蒙地区时,她被我党党员相救,把她嫁给了沂蒙地区...
「展览“放大镜”」抗战精神在绝壁深沟间激荡,在炊烟米香中回响
“拥军模范”展板上的老照片背后,是抗战时期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沂蒙红嫂第一人、山东沂南县聋哑农妇明德英,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后又与丈夫帮助八路军战士躲避日军搜捕;“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戎寇秀,精心护理八路军伤员,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老大哥”崔洛...
1941年,山东哑女用乳汁救活八路军战士,44年后他成厅局级来报恩
后来,山东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哑女明德英用乳汁救活八路军小战士的事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了京剧《红云岗》,舞台剧《沂蒙颂》。当京剧《红嫂》在首都首映时,毛主席看得泪流满面。明德英荣获了“山东红嫂”的光荣称号,位列57名红嫂第一名,聂荣臻为她题词“革命先进女女的光辉形象”,迟浩田上将亲自探望
哑巴妇女用乳汁救活小战士,44年后回来报恩:娘,我回来了
1941年,山东一名哑巴女子,用乳汁救活了奄奄一息的八路军小战士庄新民。44年后,已经62岁的庄新民回来报恩,他大喊道:“娘,我回来了!”虽然岁月流转,但庄新民始终铭记着那个无声却充满力量的女人,她就是明德英。明德英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她在两岁时因高烧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导致落下了终身残疾...
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
引题:“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这段来自现代京剧《红嫂》的唱词风靡全国,歌颂的就是“沂蒙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治八路军伤员的真实故事。这既是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更是一曲“沂蒙红嫂”的赞歌!在建国50周年前夕,由中宣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
回顾:小八路被哑巴农妇用乳汁救活,建国后成厅级干部,他如何报恩
危急之下,明德英也不去顾虑别的,还处于哺乳期的她,连忙解开衣物,用自己的乳汁喂给庄新民。渐渐地,庄新民的嘴角动了一下,明德英夫妇欣喜若狂。因为在一年多以前,明德英就用这种办法救活过一个八路军小战士,这就意味着庄新民也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庄新民渐渐恢复 明德英夫妇二人家里缺少医疗用品,他们就靠着祖辈们...
哑巴妇女拿母乳救活小八路,建国后小八路成为厅级干部,返回报恩
哑女救八路 这位哑巴妇女叫作明德英,而年轻人则叫庄新民,二人的故事要追溯到1941年。当时日本人在沂蒙山地带搞扫荡作战,消灭八路军的敌后抗日力量。庄新民也是八路军的一员,他当时虽然只有13岁,但却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八路军首长很喜欢他,就让他负责看护战场上后送的八路军伤员。日军的扫荡行动展开后,伤员也...
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小战士,44年后,退休干部来报恩,跪地喊:娘
庄心民睁开眼,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简陋的草屋中。眼前是一对朴实的农人夫妇,他们神情紧张,目光中满是关切。从这对夫妇的担忧中,庄心民意识到自己已被他们救下。在李家村,有位名叫明德英的聋哑妇女,尽管自幼无法听见声音,但她的内心却格外清明。她深知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也明白八路军是抗击日寇的英雄。正是...
1941年,哑巴少妇用乳汁救活小八路,建国后厅级干部前来报恩
庄新民这些年从未忘记救他的明德英,建国后国家百废待兴,他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曾经也试着托人找一找李开田一家,可他当时年纪太小,没有问清明德英家的具体地址,导致一直没有找到。然而就在1955年的一天,庄新民忽然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了明德英夫妻的消息。哑妈妈和八路儿子 农妇用乳汁救活小八路,建国后正厅级...
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小战士,44年后,退休干部来报恩,跪地喊:娘
在这片硝烟覆盖的土地上,沂蒙红嫂们的身影格外显眼。她们大多是当地农民的妻子或女儿,平日里以务农为生,战时则化身为抗日战争中的隐形战士。红嫂们不仅为八路军提供食物、情报,还经常参与救护伤员、运送物资等活动,她们的行动充满了大无畏的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怀。在沂蒙山区,红嫂们的家庭背景多种多样,但她们都...
哑巴妇女用乳汁救活小八路,44年后,家里来个大官:娘,我回来了
1941年,山东哑巴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小战士庄新民。44年后,时年62岁的庄新民回来报恩:“娘,我回来了!”庄新民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的一名战士,他1941年入伍时年仅18岁,部队领导看他生的弱小,就没有安排到前线打鬼子,而是令其在后方医院从事卫生员的工作。但危险还是到来了,有次庄新民与战友们一起...
乳汁救伤员创奇迹!沂蒙红嫂智救八路军,看群众如何改写抗战史?
这个被弹片削去半边屋檐的茅草棚里,聋哑农妇明德英正用生满老茧的手掌摩挲着冬小麦种子。突然,两个持三八式步枪的日军踹开柴门,刺刀寒光将阴暗的室内劈成碎片。县志记载的残酷刑罚在明德英脑中闪过:窝藏八路者活埋,全村连坐三光。但她的目光掠过伤员青紫的嘴唇,缠着绑腿的手指毅然指向西山——那里不仅有错综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