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马凯:我很光荣,父母是反法西斯战士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74岁的柯马凯是中国抗战时期国际友好人士戴维·柯鲁克与伊莎白·柯鲁克之子。他所在的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由路易·艾黎、宋庆龄等知名人士为支援中国抗战而发起的机构。 柯马凯的父母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拓荒者。2019年,时年104岁的伊莎白·柯鲁克接受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的中国国家对外最
当年延安高唱《保卫马德里》!伊莎白之子柯马凯讲述鲜为人知的反...
柯马凯表示,他对四川情有独钟,因为父母在四川相识并结为伴侣。他从父母那辈传承了国际视野,父亲30岁前已在英国、美国和中国生活工作,母亲则在加拿大、中国、英国生活过,而他自己在北京长大,从小接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故事,他认为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系起来就是一种国际视野。柯马凯继承了贴...
母亲曾获得中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 74岁柯马凯讲述父母抗战故事...
母亲曾获得中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 74岁柯马凯讲述父母抗战故事,伦敦腔秒变“京片子”,“我生在北京,长在中国” 抗战军工纪实丨当武器装备敌我悬殊 如何以弱胜强? 中国“导弹家族”五大成员构筑“钢铁长城” 阻止两岸统一,美军又出新法子:要用上千艘无人艇堵住台湾海峡 活在加沙:悲伤啃食了我的心 记者手记|艰...
母亲曾获得中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74岁柯马凯讲述父母抗战故事...
母亲曾获得中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74岁柯马凯讲述父母抗战故事,伦敦腔秒变“京片子”,“我生在北京,长在中国” 红星视频 发布时间:1分钟前成都商报视频直播专号,看世界,上红星。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
www.xinhuanet.com/zt/kzsl80zn/jmh0902/index.html
柯马凯 谢谢。我对四川情有独钟,因为我父母就是在四川相识,后来结为终身伴侣。讲到我从父母那辈传承了什么呢?首先,30岁以前我父亲就已经在英国、美国和中国生活、工作过。我母亲是在加拿大、中国、英国生活过,所以他们两人都有国际视野。我在北京长大,从小接触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故事。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
他的母亲是重庆璧山荣誉市民!抗战国际友人柯马凯:至今惦念璧山的...
柯马凯至今依然惦念璧山的孩子们 “柯马凯先生和他的母亲对重庆璧山的惦念直到今天都没有断……”因为被伊莎白抗战时期在重庆山村帮助素不相识的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大爱所感动,重庆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作家张鉴去年曾推出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与兴隆场》。9月1日晚,当记者跟她再度提起柯马...
C视频丨柯马凯答四川日报记者问:父母在中国四川相遇,自己继承了...
一身中式着装的柯马凯表示,父母在中国四川相遇,后来又在很多国家生活工作过,自己继承了父母的国际视野,在北京长大也让他知道了很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故事,另外和劳动群众的贴近让他意识到战场上牺牲最多的是普通老百姓,这些经历让他觉得要继承父母的事业,为和平而奋斗。柯马凯的母亲伊莎白·柯鲁克,出生于中国四川成...
东西问丨柯马凯: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专访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 作者 牛琳 赵丹媚 艾广德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一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在上海酝酿发起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运...
东西问丨柯马凯: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专访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 作者 牛琳 赵丹媚 艾广德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一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在上海酝酿发起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运...
柯马凯:我的红卫兵经历 我父亲戴维·柯鲁... 来自海上一浪花 - 微博
柯马凯:我的红卫兵经历 我父亲戴维·柯鲁克,是为抗战中来华的英国共产党党员,后长期在中国工作。我在北京出生、长大。文革前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上初中,1968届毕业。文革中,因为我父亲具有英共党员的身份,得...
#独特国际家庭见证中国抗战史##一家五... 来自四川日报 - 微博
【#独特国际家庭见证中国抗战史#】#一家五代人都在中国当老师的柯马凯#9月2日,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第三场记者见面会上,四川日报记者现场提问柯马凯:在一个如此特殊的国际家庭成长,您从父母身上继承的最宝贵财富是什么?这段独特家族史如何塑造您看待中国和世界的视角?一身中式着装的柯马凯表示,父母在中国四川相
东西问丨柯马凯: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有哪些感人的共同抗战的故事? 柯马凯:1939年,为争取海外援助、推动国际力量支持工合运动,宋庆龄等在香港发起创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简称“工合国际”)。宋庆龄任名誉主席,香港基督教会主教何明华任主席,委员有斯诺、艾黎及美国友人浦爱德(Ida Pruitt)等。其任务是代表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接受各国、各团体以及各界对工合...
东西问丨柯马凯: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有哪些感人的共同抗战的故事? 柯马凯:1939年,为争取海外援助、推动国际力量支持工合运动,宋庆龄等在香港发起创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简称“工合国际”)。宋庆龄任名誉主席,香港基督教会主教何明华任主席,委员有斯诺、艾黎及美国友人浦爱德(Ida Pruitt)等。其任务是代表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接受各国、各团体以及各界对工合...
东西问丨柯马凯: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中新社记者:1939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发起创建的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为工合运动作出了什么贡献?有哪些感人的共同抗战的故事? 柯马凯:1939年,为争取海外援助、推动国际力量支持工合运动,宋庆龄等在香港发起创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简称“工合国际”)。宋庆龄任名誉主席,香港基督教会主教何明华任主席,委员有斯诺、艾黎及...
东西问丨柯马凯: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中新社记者:1939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发起创建的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为工合运动作出了什么贡献?有哪些感人的共同抗战的故事? 柯马凯:1939年,为争取海外援助、推动国际力量支持工合运动,宋庆龄等在香港发起创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简称“工合国际”)。宋庆龄任名誉主席,香港基督教会主教何明华任主席,委员有斯诺、艾黎及...
“要不是共产党,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听中国通讲百年中共故事
年近70岁的柯马凯,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了50多年。他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加拿大人,上世纪40年代,二人应中国共产党之邀,深入华北解放区农村开展社会调查。柯马凯生于北京,称自己是“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他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他一家在中国经历的故事时,颇为感慨。新中国成立后,柯马凯的父母协助创建中央外事学校,...
东西问丨柯马凯: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有哪些感人的共同抗战的故事? 柯马凯:1939年,为争取海外援助、推动国际力量支持工合运动,宋庆龄等在香港发起创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简称“工合国际”)。宋庆龄任名誉主席,香港基督教会主教何明华任主席,委员有斯诺、艾黎及美国友人浦爱德(Ida Pruitt)等。其任务是代表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接受各国、各团体以及各界对工合...
东西问丨柯马凯: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有哪些感人的共同抗战的故事? 柯马凯:1939年,为争取海外援助、推动国际力量支持工合运动,宋庆龄等在香港发起创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简称“工合国际”)。宋庆龄任名誉主席,香港基督教会主教何明华任主席,委员有斯诺、艾黎及美国友人浦爱德(Ida Pruitt)等。其任务是代表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接受各国、各团体以及各界对工合...
大国来信丨跨越百年的国际友谊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 英国共产党员 柯马凯:工合运动是什么呢?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国际友人和宋庆龄先生等一些爱国志士成立的一个组织,就是支援中国人民抗战。我父母都投入了这个运动。“工合国际”早年的先驱有一位新西兰人叫做路易·艾黎,2017年正好是他120周年诞辰,我们要纪念他。当时我们“工合...
老外一家6代人在中国,隐藏“大佬”是她
这位老先生,名叫柯马凯(Michael Crook),不折不扣的“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而他的中国故事,要从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太姥姥一代讲起。如今,柯马凯的孙辈都已经能蹦蹦跳跳地打酱油,掐指一算,整整六代人都在中国扎根了。这,是一段长达百年的奇妙情缘。● 柯马凯全家福 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