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采观察丨夏种接力夏收 看懂“中国饭碗”里的科技范儿_央广网
今年“三夏”期间,还有越来越多“90后”“00后”的新农人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他们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现代化,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王薇 赵净 刘娜 记者:王晶 拍摄:沈杰辉 牛家麒(实习) 剪辑:沈杰辉
三夏时节涌现更多“科技范儿” “智慧”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是抢收抢种的关键时刻,今年的“三夏”时节,田间地头出现了更多“科技范儿”,数字化、智能化、新品种、新技术,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 田间的科技让耕作更精细。在江苏常州,地头上同时忙活的每台收割机一天就可以作业上百亩,眼前这3400亩地的麦子,不出一周时间就可以收获完毕。接下来的三五天...
三夏时节涌现更多“科技范儿” “智慧”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是抢收抢种的关键时刻,今年的“三夏”时节,田间地头出现了更多“科技范儿”,数字化、智能化、新品种、新技术,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 田间的科技让耕作更精细。在江苏常州,地头上同时忙活的每台收割机一天就可以作业上百亩,眼前这3400亩地的麦子,不出一周时间就可以收获完毕。接下来的三五天...
藏粮于技端牢“中国饭碗”__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题:藏粮于技端牢“中国饭碗” 新华社记者 张泉 一批批优质高产的良种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无人机、遥感技术助力黑土地高效利用、病虫害防治,“智慧农业”描绘现代农业生产新图景…… 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加速应用,持续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种子是...
夏种接力夏收 看懂#中国饭碗里的科技范儿... 来自央广网 - 微博
【夏种接力夏收 看懂#中国饭碗里的科技范儿#】#农机成麦收加速度关键力量#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今年“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这几天,通过多方采访,记者发现今年“三夏”生产“科技范”满满,农机成为推动麦收“加速度”的关键力量。广袤无垠的麦田,于当下而言,不仅是我们应对各类挑战的底气,更孕育着无限希望...
声动中国|科技范儿!用AI打开现代农业新画卷
科技范儿加持 藏在田间地头的浪漫是 乡村和美、物丰民淳、来年可盼 致敬每一位劳动者 愿“中国饭碗”端得更牢,端得更稳!图片由AIGC技术生成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人民网、农民日报 制作名单 监制:王薇 赵净 策划:孙瑞婷 AIGC技术支持:张慧玲 视频:崔美慧(实习)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
科技新农人携手种地“老把式” 端稳“中国饭碗”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言人 王宏:“十四五”以来,国家新建和改造升级仓容超6500万吨,粮仓绿色储粮功效和性能不断升级,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同时,保质保鲜水平进一步提升。端好“中国饭碗”,把更多的优质粮食供给百姓餐桌。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夯实大国粮仓的根基,科技装备是支撑。当前我国农业科技...
在合肥这个展,感受“中国饭碗”里的科技风暴!
在合肥这个展,感受“中国饭碗”里的科技风暴! 合肥新闻联播 2025年03月28日 20:11 安徽 本届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上,众多行业领先企业集中展示了一批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涵盖了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绿色农产品和食品、乡村文旅等多个...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当无人机遇见 AI,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站在科技革命的潮头,中国农业正书写着新的传奇。当无人机掠过金黄的麦田,当 AI 算法优化每一粒种子的命运,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跃升,更是一个民族对粮食安全的深刻思考。从 "会种地" 到 "慧种地",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终将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本文通过整合...
镜观中国|“科技范儿”加速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随着各种“科技范儿”十足的农业智能装备、智能应用走向田间地头,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农产品的“软实力”也逐步得到提升。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支持开展联合攻关,加强高产、耐盐耐碱、耐寒耐旱等急需品种的研发。目前,我国粮食作物良种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中国如何牢牢端稳14亿人的饭碗?揭秘粮食安全背后的大国智慧
然而,中国却在这片阴云中稳如泰山——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远超国际安全线。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战略布局与硬核科技?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场关乎14亿人饭碗的“无声保卫战”。一、耕地保卫战:给农田装上“天眼”,黑土地也能“续命”“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装中国...
夏粮丰收背后:中国如何用科技与战略端稳“饭碗”
当收割机的轰鸣声响彻田野,这不仅是农时的节奏,更是一个大国守护生存底线的坚定足音。从一粒麦种到万家炊烟,中国正用系统思维编织新时代的粮食安全网络。在这场没有退路的生存保卫战中,科技赋能与战略定力的双重奏鸣,奏响了端稳中国饭碗的最强音。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星星的月亮湾 ...
科技助力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随着秋分的临近,广袤田野上的农机轰鸣声正奏响“丰收进行曲”。202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夏粮再获丰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亦丰收在望。连续多年来,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其背后是以农业科技为代表的...
张少波:用科技力量端起“中国饭碗”--新闻报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看中国·千家万户的事 张少波:用科技力量端起“中国饭碗” 张少波在对采集的土壤进行成分化验。人民网 韩婷澎摄 盛夏的黑龙江北大荒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大国粮仓的蓬勃脉动里正孕育丰收的希望。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地不可或缺。如何才能给黑土地“增肥”,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一直不断...
强科技端牢“中国饭碗”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14亿多人手中的饭碗继续端稳。 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一系列新科技、新农机、新农艺的应用。从北国寒地到渤海之滨,从三江平原到赣南红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脚印,深深镌刻在大江南北的田野上。
端牢“中国饭碗”底气十足
在历史的长河中,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这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粮食安全的道路上,展现出端牢“中国饭碗”的十足底气。一、科技兴农,赋能粮食生产 走进广袤的田野,智能农机轰鸣作响,无人机穿梭于绿波之间精准播种施肥,卫星...
科技助力中国粮食安全:从保障到倍增
从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到精准的施肥技术,从基因编辑技术突破到病虫害的绿色防治,科技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粮食安全防线,让我们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在守护中国饭碗的征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技赋能,粮食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环保,质量也...
瞭望丨科技赋农端牢中国饭碗
在上海土是宝数字农场,智能变量喷雾机器人利用中国移动 5G+ 北斗高精度定位,实现精准规划的农机作业范围(2022 年 9 月 22日摄) 王翔摄 / 本刊 ◇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亿万农民家...
“中国饭碗”装“塞外好粮”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春耕、春播、田间管理到秋收,处处都有“科技范儿”。“中国饭碗”装“塞外好粮”,源自科技赋能于内蒙古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粮食稳产增产护航。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05 仓廪实,天下安。 夯实“中国饭碗”装“塞外好粮”的“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