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尼亚热 - 百度百科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剧痛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源自坦桑尼亚南部土语,意为“令人弯腰屈背”,形象描述患者因关节疼痛导致的典型体态。该病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患者发病后2-5天出现高热、斑丘疹及多关节游走性疼痛,腕关节受压剧痛为显著特点...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何时开始进入我国?
澎湃新闻注意到,7月14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专门发文介绍了基孔肯雅热。文章显示,基孔肯雅热是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此外,相关论文显示,2008年,基孔肯雅热病例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州...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有来医生
基孔肯雅热在我国是一种少见病,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所致,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属于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急性传染病。无特殊治疗,一般给予对症治疗,预后较好,部分严重者可留下关节功能受损的后遗症。 就诊科室: 感染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Chikungunya fever 疾病...
基孔肯雅热介绍-症状-治疗-护理-饮食-疾病查询-39疾病百科
基孔肯雅热简介 奇孔古尼亚病毒性疾病是由奇孔古尼亚热病毒引起的,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皮疹、出血、关节剧痛为特征,少数患者遗留持续性关节僵硬。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基孔肯雅热基本知识 ...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怎么预防?一文了解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靠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 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专访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多为轻症,市民注意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近期,基孔肯雅热这一蚊媒传染病引发广泛关注。7月21日下午,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通报称:截至2025年7月20日,全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58例,均为轻症病例。基孔肯雅热是什么?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和登革热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做好预防?日前,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何剑峰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早期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健康高明微信编辑组来源:健康佛山编辑:严敏敏审校:区海青、黎爱兵...
科普知识 | 基孔肯雅热是个什么病?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一样,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基孔肯雅热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地理分布相关,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
专访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多为轻症,市民注意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羊城晚报:基孔肯雅热是什么?何剑峰: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羊城晚报:感染基孔肯雅热后会有哪些症状?何剑峰:基孔肯雅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刚开始:通常以发热...
基孔肯雅热-疾病百科-病因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所致,该病的发作与伊蚊传播有关,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属于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急性传染病。治疗上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给予对症治疗,预后情况较好,部分严重者可留下关节功能受损的后遗症。
不必恐慌——基孔肯雅热-春雨医生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是CHIKV的主要宿主。急...
广东顺德确诊超2000例!基孔肯雅热如何预防?
今天(21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7月20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5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有什么症状?如何...
基孔肯雅热疫情 - 百度百科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RNA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暴发并确认病原体,其名称源于斯瓦希里语“屈肢痛”,描述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蜷缩的典型病症。该病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潜伏期2-12天,表现为突发高热、关节剧痛及皮疹,易与登革热混淆。诊断依赖血清学检测和RT-...
「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的症状-治疗-病因-好评专家-疾病查询-39...
基孔肯雅热基本知识 别名: 奇孔古尼亚病毒性疾病,奇昆古尼亚热,曲屈病 发病部位: 全身 皮肤 关节 传染性: 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虫媒传播 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潜伏期表现: 潜伏期一般无明显症状。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并发疾病: 心力衰竭 ...
“新威胁”基孔肯雅热,什么来头?
基孔肯雅热也要“好好照顾”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又是蚊子惹的祸? “6个”知识点 1 传染途径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埃及伊蚊或白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2 流行地区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从非洲诞生到全球传播,基孔肯雅热到底啥来头?
医生一看,心想这不像普通的流感啊,再一查病毒,结果出来了,居然是“基孔肯雅热”。 接下来短短几天里,类似的病人一下子涌现了几百个。好在都是轻症,没有人因此丧命,可这事一闹,大家不免心慌:这“基孔肯雅热”到底是啥?咋听着名字还怪怪的?会不会在佛山大流行起来?
基孔肯雅热疫苗 - 百度百科
Valneva公司研发的IXCHIQ®基孔肯雅热疫苗于2023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024年3月20日,公司公布2023年全年财务报告,并就IXCHIQ®的市场前景举行网络直播。首席财务官表示,尽管面临艰难的经济环境,IXCHIQ®的上市仍是关键里程碑。疾病背景 基孔肯雅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关节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