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25|“跑马机”作弊成黑产?AI也能成黑产源头?
AI写代码,竟成了黑产源头 近期,重庆万州公安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辖区犯罪嫌疑人王某针对某社交软件开发群控程序,实施不法行为。经调查,一个使用黑产软件从事各类违法犯罪的团伙浮出水面。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自学相关技术,招募多名同伙用AI技术编写程序代码,制作各类黑产应用程序,具有“多开”“群控”“批量管理”等功
净网—2025|“跑马机”作弊成黑产?AI也能成黑产源头?(公安部网安...
净网—2025|“跑马机”作弊成黑产?AI也能成黑产源头?(公安部网安局)和田网警2025年09月26日 13:06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分享至 投诉或建议评论 赞与转发0 0 0 0 0 回到旧版 顶部 登录哔哩哔哩,高清视频免费看! 更多登录后权益等你解锁
净网:网警破获“AI换脸”侵入系统案,一张脸背后的黑产链条曝光
这起由武汉网警破获的“AI换脸侵入系统案”,揭开了新型网络犯罪的冰山一角。嫌疑人阿成利用AI技术伪造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动态人脸,骗过平台认证系统,非法控制账号并牟利。这不仅是技术对安全机制的碾压,更是一场关于身份、信任与法律边界的全面挑战。AI换脸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它精准击中了当前人脸识别系统的软肋。...
山西网警净网-2025雷霆收网AI猎手如何72小时斩断2000万条黑产链
这场净网行动揭示了一个真理:网络安全是场永不停歇的攻防战。当AI成为双方共同的武器时,决定胜负的不仅是技术高低,更是守护正义的决心。正如山西网警用4300次拦截证明的——魔高一尺时,道必高十丈。
AI造谣成本低至50元?公安部通报揭露网络黑产“工业化”造假链条
疑似AI生成"标记选项,微信举报入口处理时效已缩短至2小时。技术从来是双刃剑。当AI水印成为内容身份证,当转发未经核实的信息也可能担责,每个网民都该记住:网络空间的清朗,始于我们指尖三思而动的克制。公安部"净网2025"专项行动封停1.2万个造谣账号的数据警示我们——机器可以伪造事实,但法治永远锚定真实。
「净网2025」AI造谣、网暴运动员……10起大案曝光!公安机关亮剑...
"净网—2025"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雷霆出击,针对网络谣言、AI诈骗、侵犯公民信息等突出违法犯罪掀起凌厉攻势。今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十大典型案例,揭露网络黑灰产业链的黑暗角落,彰显"全链条打击、生态化治理"的坚定决心。一、AI技术沦为犯罪工具:从谣言制造到精准诈骗 在江苏泰州,曹某某利用AI工具炮制"...
AI都有黑产了?玩AI时,千万小心广告植入和假数据骗人
3.搜狐科技:《IETF拟推AI内容标记,净化网络生态,遏制虚假信息传播》,2025年9月2日 4.央广网:《0.01%虚假训练文本可致有害内容增加11.2%警惕人工智能“数据投毒”》,2025年8月5日 5.CN-SEC中文网:《AI投毒成新型网络犯罪:黑客如何用1条数据让模型叛变?》,2025年9月1日 6.Crescendo.ai:《17Biggest...
7000起案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你的个人信息正在暗网被明码标价...
黑产链条全解析:从源头到变现的灰色路径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已形成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链条,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信息获取、加工交易和下游变现。在信息获取端,犯罪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数据:内部人员泄露和技术手段窃取。 内部人员泄露往往发生在掌握大量用户数据的行业。2024年乌鲁木齐破获的一起案件中,房产部门聘用人员...
净网:网警破获“AI换脸”侵入系统案,网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9月9日,武汉网警侦破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案件,抓获阿成(化名)等4名犯罪嫌疑人。目前,4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武汉网警破获的这起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案件,网友提到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确实很形象。技术可能被滥用,但维护网络安全的力量也...
辽宁净网行动重拳治谣:AI换脸时代如何守护网络清朗?
AI换脸、语音合成、视频篡改——通报中揭露的新型造谣手段,暴露出技术黑产的三大特征:紧盯社会热点的寄生性、利用深度伪造技术的隐蔽性、依托社交平台的裂变传播性。辽宁警方专项侦查中发现,某些黑产团伙能在2小时内完成热点嫁接、素材生成、全网分发的全链条操作。面对技术博弈,辽宁采取双轨制反制策略:一方面建立警企...
净网2022 AI时代,有人在悄悄模仿你的脸
AI技术突飞猛进 有不法分子也注意到这点 利用此项技术解封账号 将其变成黑产链的一环 当前,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分子为逃避警方打击,会通过支付平台进行多次资金转移。在此过程中,很多账号会被平台识别、限制支付,甚至封号。由于这些账号大多是“黑号商”“黑卡商”通过非法手段“养”出来的账号,并非用户
从“净网—2025”十大案例看当前网络犯罪态势与企业防控建设 - 知乎
近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公布了“净网—2025”专项行动中破获的十起典型网络犯罪案例。从案件类型来看,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涵盖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等多个方面,不仅严重扰乱网络秩序,更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反映出当前网络生态治理面临的复杂挑战。
AI换脸黑产大起底:你的证件照正在被批量盗用!
警方通报显示,该团伙制作的动态视频可破解市面上70%的活体检测系统。部分平台仅要求用户完成眨眼动作,这种单一验证方式极易被AI模拟突破。自保指南:3招锁死你的"人脸数据"防护的核心在于源头控制。发布照片前可添加贴纸遮挡关键部位,或对眼睛、鼻梁等生物特征打码;关闭社交平台的"允许陌生人查看原图"功能;通过EXIF...
两元就能P不雅照?警惕AI黑色产业链批量“造黄谣”
如今,“AI脱衣”技术已生成一条黑色产业链。上游不法分子通过AI技术生成图片,并对这些图片进行整合,打包成图集,通过成套售卖的方式出售给下游买家,有的人为此建立起“付费会员群”,使一些无辜人士、甚至未成年人陷入“黄谣”漩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AI很“忙”别当法“盲”!_手机新浪网
令人惊讶的是,王某还根据下游团伙的犯罪需求,“定制”出各种黑产软件,成为赌博、网络水军、电诈等多个犯罪链条的技术源头。 AI时代已来临,新技术能做的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想象力。但筑牢安全底线的第一守则就是:AI可以很“忙”,但使用它的人不能法盲。掌握AI技术的专业人员,切勿因贪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同时...
AI 外呼机器人陷舆论漩涡,2025年央视315揭露骚扰电话新乱象
当人工智能技术被异化为骚扰工具,当科技伦理遭遇商业利益侵蚀,2025 年央视 315 晚会揭开的 AI 外呼黑产面纱令人触目惊心。在 "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 的主题下,晚会第七个曝光案例直指骚扰电话产业链升级版 —— 以智优擎网络科技为代表的外呼公司,正利用 AI 智能机器人构建新型骚扰电话体系,日均百万级呼叫量背后...
你的信息正在被明码标价!公安部摧毁特大黑产链内幕曝光
2025年第一季度,公安部"净网"专项行动缴获的犯罪数据显示:📱 查获手机黑卡达4300万张,可覆盖全国31%的移动用户 💳 银行账户信息交易均价仅8元/条,精准医疗数据飙升至2000元/份 👥 某黑产平台存有2.6亿条人脸识别数据,含公务员、明星等敏感群体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数据通过暗网层层转卖,最终流向诈骗...
公安机关“净网”行动打击案例:黑客团伙非法控制“老年机”1440余...
2023年5月,汕头公安机关侦查发现1个利用境外AI软件绕过抖音人脸认证系统并非法大量注册实名认证的网络账号的线索。广东汕头网安对该线索研判经营,发现犯罪嫌疑人陈某财等人通过在网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利用境外AI人脸技术软件将人脸头像制作成视频,绕过了真人核验环节。2023年7月5日,在省厅网警总队的统一指挥下,广东...
净网—2025|当面临AI说谎 网警教你如何守护真实的信息边界!
当遇到疑似使用AI技术修改过的内容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原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专门用来检测图像编辑痕迹的工具来辅助判断。增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也是抵御AI谣言的重要一环。因为很多时候,诈骗者正是利用了受害者的私人数据来进行精准攻击。定期更换强密码、谨慎分享位置信息等措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