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
胡海峰表示,下一步,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救助“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功能,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在保障基本民生、助力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4945万人、71万条、16.87亿元……多维度立体“数”览这份兜底民生...
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介绍,进一步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提高对象认定精准度。与此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加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全面开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达到3771条,进一步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我国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发布会上,民政部负责...
民政部召开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_部门动态_中国政府网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治原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海峰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目标要求,推动社会救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兜住底”的基础更加牢固,“兜准底”的举...
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 光明网
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本报讯(记者 李锐)3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民政领域疫情防控与基本民生保障有关情况。据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针对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成本提高、日常防护用品缺乏,一些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需要特殊照顾等情况,民政部提出简化救助程序、放宽临时救助户籍地申请限...
面对面听心声 心连心办实事——记胡海峰赴丽水庆元接访群众
原标题:面对面听心声 心连心办实事 ——记胡海峰赴庆元接访群众 5月31日一早,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带队来到庆元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开展集中下访接访,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引导和带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收集民情、倾听民声、维护民利、化解民忧。
阜新“阜政通”:从“找谁说理”到“飒楞解决”
县“阜政通”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官方媒体推广、微信工作群传达、村屯公示栏张贴二维码、网格员和村民小组长入户‘手把手教学’等方式,确保村民懂操作、会反映,全面提高群众知晓率。”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有常住人口中,农村人口占比超过80%。涉农问题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关系村民切身利益。抓平台建设就是抓民生...
推动困难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该系统已于今年1月初步建成并上线运行,现已整合12个部门、54家商业银行的30类数据,确保数据共享、动态更新,推动实现困难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救助方式 从物质拓展到“物质+服务” 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奇介绍,广东省政府连续14年将“提高低保、特困人员等保障水平”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保持全...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调研组到福泉调研社会救助工作
7月31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率队到福泉调研社会救助工作,省民政厅副厅长万庆华及省、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在陆坪镇罗坳村赵家庄组,调研组一行来到特困户杨再富及低保户马登碧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询问他们存在的困难,并与罗坳村村两委工作人员开展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城乡...
权威部门话开局丨兜牢民生底线 聚焦百姓关切——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谈推...
民政部部长唐登杰在发布会上表示,民政部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方针,持续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介绍,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救助保障标准,到今年6月底,全国城市...
东营民政系统让大数据为困难群众跑腿
对因病因灾等突发困难家庭,实行“先救助后补材料”,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东营将深化智慧救助建设,拓展救助服务场景,提升救助治理效能,为困难群众托底,为社会救助领域数字化转型贡献东营经验。”东营市民政局局长张锋表示。(戴玉亮)
宁夏隆德县:创新“四包一”机制织密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网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聚焦困境中的困难群体,创新建立“四包一”关爱帮扶机制,通过精准识别、协同联动、跟踪问效,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精准识别方面,隆德县组建多支以村“两委”、驻村干部、网格员为核心的主动发现队伍,建立“群众自主申报+网格常态走访+部门动态预警”三位一体识别模式,对隆德县开展拉
金川区:“有事找书记”让难题不再难
金川区各村(社区)将党委书记联系方式醒目印制于“便民服务卡”,并通过公开栏、网格群、上门讲解等方式广泛宣传,确保群众遇到困难时能第一时间找到“主心骨”。 “张书记,我眩晕症犯了,浑身没力气……”今年4月,金川区龙门里社区空巢老人王丽君眩晕症发作,紧急求助社区党委书记张宁。
民生“微改革”让幸福无“微”不至
今年以来,广西北海市海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聚焦困难群众所需所求,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力量,推出一系列“小切口、大成效”的改革举措,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救助帮扶等工作,让一个个“微改革”惠及大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民政部介绍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做好...
强化主动发现机制,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同时,《通知》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批权下放到乡镇(街道);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委托社区(村)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做到发现困难立即救助,进一步提高临时救助的时效性。
“我为群众办实事”微观察之三:精准帮扶 “兜”住最困难群体...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自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各地通过渐次落地的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按照中央要求,以聚焦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一老一小、帮扶生活困难群众、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办实事工作的重点...
中新网直播:国新办举行介绍推进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新闻...
瞄准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加强社会救助政策理论研究,在服务类社会救助、居住地申办低保、统筹救助资源、提高经办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试点试验,及时总结推广地方典型经验做法,适时出台政策制度,持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谢谢。 2023-09-12 中新网报道 第一...
让群众从“进门愁”到“出门安” _光明网
“困扰我多年的劳务纠纷,在这里很快解决了,补偿款也拿到了。说实话,这钱可以说就是综治中心给的……”袁景石口中的综治中心,就是今年6月份建成运行的山阳县综治中心,一个创新性地把说事评理、速裁法庭、心语茶吧等服务资源引入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按照“诉、调、援、访”架构,“一站式”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中国城市报-人民网
胡海峰强调,各级政府机关领导干部,作为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关键少数”,必须在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将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法治理念牢牢记心上。自觉做宪法法律的忠实信仰者、依法行政的切实践行者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坚实捍卫者,为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奋...
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
百姓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唐山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事事有服务、困难有帮扶、矛盾有调解、民主得实现、有事找组织”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善治体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找到群众的“需”,读懂百姓的“求”,基层善治才能有坚实支撑。近日,走进唐山市路南区国防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内...
叩开万家门 化解百姓忧
吉安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罗彩燕表示,吉安市以“入户听诉”为抓手,不断优化“网格发现报告—平台分流移交—部门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闭环运行机制,确保问题隐患应查尽查、矛盾风险应排尽排,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百姓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