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后人寻亲成功!六旬老人追述邮差爷爷因一道帽痕被...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后人寻亲成功!六旬老人追述邮差爷爷因一道帽痕被日军抓走杀害 11月18日,扬子晚报报道了山东德州人王尧前不久通过南京秦淮警方圆了爷爷的遗愿,寻找到了爷爷的亲弟弟,88年的亲情终于有了联系。近日记者获悉,王尧的太爷爷曾是南京的一名邮差,因常年戴大檐帽,头上留有一道箍,正因如此,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就将他认定为军
曾因日军侵略致家人失散,民警帮老人子孙圆寻根梦
前段时间王先生借着来南京旅游之机,专程替爷爷寻根。在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他寻亲的心情愈发迫切。带着爷爷留下的一个模糊名字,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夫子庙派出所求助。线索有限,年代又久,王先生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接待他的民警并未因线索匮乏而怠慢,当即放下手中事务,将爷爷的出...
...80周年丨“我活一天,就要为30万遇难同胞讨一天公道!”-新华网
2022年,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和曾外孙李玉瀚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现为初二学生的李玉瀚已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做了多年志愿讲解员,他说:“我们应该承担起责任,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 夏淑琴用一生诠释了何谓“活着的历史”,这段记忆不会随风而逝——它已融入城市血脉,刻进民族...
母亲——孙仲芳:南京大屠杀,她躲进水塘两天,63年后与儿子相认
1997年,时任兴安县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的罗爱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说该县界首镇马路桥屯,有一位祖籍南京的孙仲芳老人,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已近90高龄。罗爱军感觉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新闻题材,于是和兴安县电视台的一位记者,来到了马路桥屯。罗爱军回忆说,第一次见到孙仲芳时,她正坐在一座已塌了瓦梁...
邮差爷爷因一道帽痕被日军杀害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后人寻亲成功
【#邮差爷爷因一道帽痕被日军杀害#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后人寻亲成功#】近日,山东德州人王尧通过南京秦淮警方,圆了爷爷跨越88年的寻亲遗愿,找到失散多年的叔爷爷一家。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王尧的太爷爷是南京邮差,因常年戴大檐帽头上留有箍痕,被日军误认作军人抓走杀害。当时11岁的爷爷王克昌与7岁的弟弟王克明逃难...
88年的牵挂终得偿!民警凭模糊姓名,助南京大屠杀失散家庭重聚
在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看着馆内的历史遗存与遇难者名录,爷爷当年的遭遇与临终的嘱托愈发清晰,他寻亲的心情也变得格外迫切。带着爷爷留下的仅有的模糊姓名,以及零碎的出生地、失散场景记忆,王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夫子庙派出所求助。线索稀缺且时隔近一个世纪,连王先生自己都没抱太大...
母亲——孙仲芳:南京大屠杀,她躲进水塘两天,63年后与儿子相认
在南京大屠杀的众多遇难者中,孙仲芳算是比较走运的。毕竟,不少幸存者的亲人都没能逃过日军的屠刀。当年日军占领南京之际,年仅12岁的周长龄正就读于马道街小学六年级。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中华门西边的钓鱼台63号,除了父母,他还有个哥哥。日军占领南京后,周家人和大多数市民一样,打算逃往江北避难。他们连夜赶路...
跨越80年的认亲!一枚日军印章揭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身份之谜
程家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后代继续寻亲之路。 近年来,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各界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大屠杀遇难者身份得到确认。 2016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姐姐夏淑芳的身份通过DNA比对得到确认。 2019年,遇难者李秀英的身份也通过类似方式得到确认。
告慰英灵!国家出手,成功为江苏籍志愿军烈士钱坤华找到家人
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了首批DNA比对成功的烈士名单。其中一个叫索维亮,江苏泗洪人。魔幻的是,他和钱坤华,生前是一个团的战友,同样牺牲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索维亮先“回家”了。这个消息,对钱家人和江苏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来说,简直是一针强心剂。它证明了一件事:这条路,走得通。那台庞大而精密的国家...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63年后与儿子相认
最终,荣老四的女儿被鬼子杀害,肚子被挖开一个大洞,已无生命迹象。根据权威资料,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遇难人数超过30万。在遇难者中,大部分人是与全家人一起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只有像孙仲芳、杜宏珍这样的少数人得以幸存。2003年1月15日,孙仲芳老人度过了她92年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后代“哭墙”前祭亲:终于找到您-中国新闻网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4日举行。 泱波 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后代“哭墙”前祭亲:爷爷,我们终于找到了您 中新网南京12月4日电 (杨颜慈)4日,已入冬日的南京气温临近冰点,寒风呼啸在位于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空,第二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在这里举行。 “找到了,找到了!爷爷成长海的名字在这里。爷
名单墙前泪千行:80岁奶奶寻亲背后的历史回响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前,一位80多岁的奶奶每日乘车前来,终于在密密麻麻的10665个姓名中找到了父母的印记。当她颤抖的手指触摸到刻着父母姓名的石壁时,泪水夺眶而出,那句我的爸爸妈妈在里面的话语,刺痛了无数人的心。这座被民间称为哭墙的名单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无数...
数据见证:他们这样铭记历史!-新华网
幸存者离世后 灯光就会熄灭 2022年以来 已有7张“面孔”由明转暗 2022年4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今年离世的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02 10665个名字 刻在纪念馆内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哭墙”上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55人在世,他们的后代选择站出来!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向儿子葛凤亮颁发“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供图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介绍,未来这支“传承人”队伍还将进一步扩容。“我们也呼吁,有更多幸存者后代、死难者后代能够加入进来,共同把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永远传递下去。”昭昭前事,...
...后代来寻根,要把博爱家风代代相传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
后代寻根之旅 王丽秋和爷爷“大王”一同生活了15年。11日,她领着家人们来到纪念馆参观。她告诉小编,1937年南京沦陷时,她和祖父、祖母、母亲、大姐王丽纯,还有三叔、四叔、小姑姑一同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营里。小妹妹王丽萍是南京大屠杀期间,在金女大出生并幸存的孩子。
尋找照片中的TA·抗戰勝利80周年丨“我活一天,就要為30萬遇難同胞...
“我活一天,就要為30萬遇難同胞討一天公道!”1994年,她成為戰後首位赴日控訴南京大屠殺暴行的倖存者,在東京、大阪、廣島等地揭露日軍罪行。然而,她震驚地發現,許多日本民眾對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一無所知。 歷史早已將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釘在恥辱柱上,但日本右翼仍試圖歪曲事實。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后代“哭墙”前祭亲:终于找到您-大河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后代“哭墙”前祭亲:爷爷,我们终于找到了您 中新网南京12月4日电 (杨颜慈)4日,已入冬日的南京气温临近冰点,寒风呼啸在位于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空,第二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在这里举行。 “找到了,找到了!爷爷成长海的名字在这里。爷爷,我们来看您了!”在侵...
84岁的陶和寿,还在“寻找父亲”
“新四军当年最初为什么会找我父亲,会在我们老家那一带活动?”陶和寿对着手机地图上的江宁区家齐路:因为那里过去是圩区,水网密布,交通不便,往南京市区一条好好的公路都没有,日伪势力大规模施展不开,适合打游击。再加上群众基础好,容易发动。 沧海变桑田。曾经“一条...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55人在世,他们的后代选择站出来!
8月15日,“南京永远不会忘记”主题教育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同时,首批共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意味着幸存者后代正式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8月15日8时15分,撞响和平大钟仪式在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