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面对面丨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添"新"意
图为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受访者: 全国人大代表,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 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
中国经济圆桌会|小麦专家茹振钢:科技助力小麦新品种培育 吃出满满...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韩佳诺、姜亮)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在新华社23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说,科技创新为种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我国小麦品种培育速度更快更精准,让小麦产品吃出满满幸福感。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种业振兴是关键之举。2025年中...
茹振钢代表的“麦田守望”
“我就是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实实在在踩着大地。”茹振钢对记者表示。【记者手记】2017年,我初次采访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他那“大嗓门式”满怀激情地介绍“要把小麦话语权抓在中国人手里”的场景,深深印刻在我心里。此后8年,我和同事们多次往返于茹振钢教授主持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茹振钢荣获2024年度三农人物“科技天团”荣誉河南科学院小麦科技...
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就是该“科技天团”中的一员。 茹振钢,这位小麦育种界的领军人物,以其卓越的科研成果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此次活动的焦点之一。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带领的小麦科研...
全国人大代表茹振钢:不断寻找小麦“尖子生”丨全国两会财经访谈
如何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河南该如何更好地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大河财立方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潜心研究小麦育种40余年,他是“麦爸”,也是“麦霸”。不断突破,寻找小麦“尖子生”聚焦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总目标,茹振钢和他的团队在过去一年潜心研究、孜孜不...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茹振钢代表:让两粒“种子”在乡村振兴的土壤...
2月27日,在河南省新乡县朗公庙镇崔庄村的地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一边仔细察看麦苗生长情况,一边耐心地给村民李安明讲解春季田间管理的要点。 茹振钢给村民李安明讲解春季田间管理要点。人民网 辛静摄 河南是...
茹振钢代表: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记者尚明桢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教授茹振钢(左)向记者介绍科研团队的喜人成果。夏宝莲摄 2月29日,六级大风。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朗公庙镇一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内,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教授茹振钢与学生们蹲坐在地头,他拔起一株麦苗,麻利地捋净根系,“你们瞧,8个分蘖,...
茹振钢:让小麦产品吃出满满幸福感 | 我的履职日记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又是一年春风来。 中原大地上,大片麦苗已没过脚踝。绿油油的麦田里,孕育着收获和希望。近段时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有点忙。 从事小麦育种科研与教学工作逾40年,忙碌是茹振钢的常态。不过,每年开春后,正如中原大地上冬眠“醒”来进入返青期、开始快速生长...
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我校茹振钢教授-科技处
6月6日,在我校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小麦即将开镰收割之际,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程赶赴基地现场,对茹振钢教授进行采访。 当日的小麦千亩示范基地,金色麦浪翻滚,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几台大型收割机齐整整的排列在金波荡漾的千亩麦田旁边,静待茹振钢教授一声令下即可开镰收割。太阳炙烤,高达40度的室外温度,也...
茹振钢代表:让两粒“种子”在乡村振兴的土壤中生根发芽__新闻频道...
2月27日,在河南省新乡县朗公庙镇崔庄村的地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一边仔细察看麦苗生长情况,一边耐心地给村民李安明讲解春季田间管理的要点。 茹振钢给村民李安明讲解春季田间管理要点。人民网 辛静摄 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大省。2024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1343.9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
两会我关心|按下农业现代化“加速键” 让高科技深入田间地头
吴杰俊称:“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和补贴,开发适应中小农户需求的智慧农机装备,提高国产化率。建立智慧农业技术共享平台,促进技术的交流,降低智慧农业技术获取的成本。”过去一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走访调研了河南多地的农村,和上千名农民进行了交流探讨。他认为,想让农民接受新...
全国人大代表茹振钢:科技创新引领 守护“大国粮仓”丨履职故事...
今天的履职故事,一起走近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 新乡市新乡县朗公庙镇崔庄村村民 刘继光:听说你要去北京开两会,能不能把我的意见带到北京去啊? 全国人大代表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 茹振钢:可以可以。 新乡市新乡县朗公庙镇崔庄村村民 刘继光:能不能把打药机,施肥机,播种机,...
茹振钢:与“麦”共舞,奏响生命“狂想”曲-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9月16日下午,首届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带着教育时报记者来到校内的人工气候室,指着实验室里的小麦说:“你们别看这个小实验室,蕴藏着的可是大能量。这里可是我们科学‘狂想’的空间,也是人才培养的空间,更是成果涌现的空间。” 从首届河南最美教师,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省突出贡献教育人物”...
[高清图集]《开讲啦》茹振钢:我的小麦爱人_央视网(cctv.com)
在农业界,有这么一对“夫妻档”,丈夫茹振钢,小麦育种专家,中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茹振钢培育的小麦;妻子原连庄,蔬菜种植领域的专家,专攻大白菜,中原地区近一半的大白菜都是她培育的品种。他们因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麦爸菜妈”。本期《开讲啦》,他们联袂登上节目舞台,带来属于中国科学家夫妇的独特浪...
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茹振钢教授走进封丘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起点上推动封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走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群众路线,封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3月26日邀请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
四路记者赴田间地头看春管,和代表云端一起议苗情-河南人大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是河南‘省之要者’,作为粮食大省,河南已实现连续6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为端稳中国饭碗、稳定经济基本盘作出了重要贡献。”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
探秘种业振兴河南力量|乡村振兴看河南①
不过,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的人工气候室里,可以看到一茬一茬不同生长状态的小麦,其中包括金黄色即将成熟的小麦——这是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带领团队开展的研究项目之一。“现在大约2年就能完成过去8年的育种工作量。”茹振钢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通过计算机实时控制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让中国“碗”盛上更多河南粮茹振钢称:培育推广品种,一定要和农业...
有哪些优势?未来将如何更好地结合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河侨音海外传播服务中心推出“河南推荐官”(第二季)活动围绕“河南如何突破自我,实现优势再造”这一话题,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了曾多次到国外考察研究小麦育种的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他从国际视角对“藏粮于技”的河南实践,建言献策。
探秘河南“全国最美家庭”:“麦爸菜妈”的“田野童话” - 顶端新闻
某年的六一儿童节,茹振钢身在辉县搞科研没法回家,于是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女儿。茹苏珊告诉记者:“爸爸虽时常不能在我身边,但是我的精神支撑。” (扫码看视频,观“治家秘籍”) 记者手记丨柴米油盐中不要忘记爱情 这是今年让我最受触动的一次采访。当听到茹振钢教授深情朗诵20多年前写给夫人的诗时,我哭了,因为...
产量比上年增长2.5%,今年夏粮何以再获丰收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说,我国已建成覆盖到县、乡的植保和农技推广体系,能够及时预测和防治各种病虫害、应对自然灾害。今年湖北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病重于往年,由于提前防治有力,小麦生产未受明显影响。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教授茹振钢介绍,今年局部干热风到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