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杨振宁:回国定居已超20年,为自家取名“归根居”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在他7岁时,父亲杨武之受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振宁随之搬入清华园。后因抗战爆发,一家人辗转西迁昆明,对数理知识萌生浓厚兴趣的杨振宁也考入了在当地临时办学的西南联合大学。尽管条件极为艰苦,但当时的联大物理系云集了多位知名教授,引领杨振宁很早就进入了世界物理学前沿领域。上世纪40年代,杨振宁
“科学巨擘”杨振宁逝世:报国之心“共同途”
正如夜空中闪耀的“杨振宁星”,杨振宁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连接中西文化,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亦如他最钟爱的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杨振宁先生。清华大学供图 ...
杨振宁因病逝世:“归根居”前忆先生
“杨先生给大一新生授课,树立了高标准,鼓舞了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推动了许多研究做得好的老师走上讲台。”在朱邦芬看来,杨振宁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教书研究经验传给年轻学子,指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物理品味和学术风格。 除了上基础课,杨振宁还经常应邀给学生作报告、面对面交流,讲述治学之道、物理之美。许多...
痛悼!今天,送别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右)从时任清华校长王大中(左)手中接过清华大学聘书 回到清华后 杨振宁为自己在清华园的家 取名“归根居” 并以《归根》为题写下诗句: “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 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此后,杨振宁继续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 为清华大一学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 为推动清华大学冷原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密...
杨振宁为自家取名“归根居” 一生心系家国_新闻频道_中华网
回到清华后,杨振宁为自己在清华园的家取名“归根居”,并以《归根》为题写下诗句:“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2004年9月13日,82岁的杨振宁身着衬衫走上讲台,面对130余位大一新生的稚嫩面孔,将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娓娓道来。此后整整一学期,杨振宁每周两次都准时出现在这间教室。他上课从不...
杨振宁归根在清华
杨振宁归根在清华 杨振宁清华大学物理学诺贝尔奖美籍华人2003年12月,杨振宁先生打点行装,拍落旅美60年的风尘,定居在装满他童年美好回忆和寄托着无限希望的清华园,并把自己居住的小院命名为"归根居".周襄楠国际人才交流
杨振宁:“画圆”的一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安徽。7岁那年,他的父亲杨武之赴清华大学任教,他随父母到清华园生活,在此度过8年幸福时光。2003年,81岁的杨振宁回到清华工作,把在清华园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并以《归根》为题写下诗句:“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
功在世界 心怀家国:科学巨擘杨振宁
2003年12月24日,杨振宁将家从纽约石溪搬到了北京清华大学。而在11月,他就写好了这首《归根》诗,并将自己在清华园内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 跨越两个世纪,经历中美两个大国,从清华园出发,23岁公费留美,35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耄耋之年放弃美国一切回国创建清华大...
那年他35岁,在斯德哥尔摩说以中国血统为傲,后来82岁时牵着28岁...
那年他35岁,在斯德哥尔摩说以中国血统为傲,后来82岁时牵着28岁女孩的手登记结婚,百岁遗嘱公开后才明白他的用心 2004年圣诞节前夕,北京某民政局。82岁的杨振宁牵着28岁的翁帆,在登记表上签下名字。窗外记者的镜头挤成一团,闪光灯亮得刺眼。那天网上的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翻出他年轻时的照片,有人算他们的...
杨振宁翁帆夫妻住宅曝光,房间狭小装修简朴,除了书桌钢琴无他
这座小楼,杨振宁给它起名叫“归根居”,还写了一首诗《归根》。“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杨振宁是2003年回到清华居住,2015年4月1日正式更换回中国籍。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待在清华,时不时上上课。
痛悼!今天,送别杨振宁先生_手机新浪网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1922年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 1929年,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生 ...
科学巨擘杨振宁-清华大学
2003年12月24日,杨振宁将家从纽约石溪搬到了北京清华大学。而在11月,他就写好了这首《归根》诗,并将自己在清华园内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 跨越两个世纪,经历中美两个大国,从清华园出发,23岁公费留美,35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耄耋之年放弃美国一切回国创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
杨振宁: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_手机新浪网
回到清华后,杨振宁为自己在清华园的家取名“归根居”,并以《归根》为题写下诗句:“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05 “我愿在有生之年尽力帮助清华大学发展” 杨振宁给本科生上课 2004年9月13日,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82岁的杨振宁身着衬衫走上讲台,面对130余位大一新生的稚嫩面孔,将最基...
你不知道的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糖纸有话说的动态
杨振宁在35岁那年,也就是1957年,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他还是中国籍。实际上,他是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中国人。翻看诺贝尔奖的历史记录,至今籍贯一栏仍标注着“China”。七年后,他于1964年加入了美国国籍。在颁奖典礼上,他使用普通话进行了发言。 杨振宁的成长之路颇具传奇色彩。他幼时随父母...
在广州,找到一片乌托邦
文/十一弟#深度好文计划#1997年,年逾古稀的杨振宁,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的身份,回到了清华园。六年后,杨振宁正式回到清华大学担任全职教授。落叶归根回到清华园的杨振宁,把自己的住所取名为“归根居”。这里距离他在科学馆二楼的办公室,也就是他父亲杨武之曾经工作的地方,步行不过十分钟。从科学馆往...
杨振宁:清华园里的“大先生” - 清华大学
”又十八年过去了,以他为圆心,一束束科学之光从清华园不断向外辐射闪耀星空。科学馆是清华园里最早的建筑之一 落叶归根回到清华园的杨振宁,将自己的住所取名为“归根居”。这里距离他在科学馆二楼的办公室,也就是他父亲杨武之曾经工作的地方步行不过十分钟,从科学馆往西走不远便是他儿时生活的地方。清华园...
杨振宁“归根居”客厅,摆放着一个雕塑,它隐藏两个不一般的意义...
杨振宁对清华有着特殊的感情,而清华对杨振宁也格外的尊敬。因为杨振宁喜欢清静,于是校方就在清华园中环境最好的胜因院内,专门为杨振宁修建一栋二层小阁楼,设计和装修也都十分简洁,并取名为“归根居”。一直到2002年下半年,杨振宁才携夫人杜致礼一同搬进“归根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入住后一年...
杨振宁成长的那些事_杨武之_合肥_研究
2004年圣诞节的头一天,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在广东汕头登记,宣布喜结连理,并选择落户清华园,申请永久中国绿卡,把在清华的居室命名为“归根居”,又从给本科生授课开始他新的执教生涯,并有感赋诗一首:“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
杨振宁的故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全面展现
1.1 ◆ 归根居的意义和访问纪念馆 晚年,杨振宁选择在北京清华大学安家,并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 归根居”,这在我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举动。多年的交往与了解,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心中那份深厚的故国情怀始终如一。在众多参观经历中,杨振宁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访问显得尤为投入与动情。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