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网订酒店20分钟涨150元“大数据杀熟”刺痛消费者神经
近日,重庆李女士在某知名在线旅游平台预订酒店遭遇20分钟涨150元的经历,如同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再次将“大数据杀熟”这一饱受诟病的现象推至风口浪尖。事件经过:20分钟的价格“过山车”李女士原本计划前往外地出差,提前在某在线旅游平台精心挑选了一家评价颇高的酒店。在反复比较价格、查看房间设施...
同一房型价格差五倍?锦江之星被质疑利用大数据“杀熟”
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杭州市消费者李先生反映,他感觉遭遇了大数据“杀熟”。据李先生介绍,他出于对锦江之星品牌的信任,选择了在锦江之星的官方App“锦江荟”上,预定了七天优品杭州西湖断桥浙大店的房间,原价每晚799元,在使用了会员优惠后5晚一共花费是3195元,会员优惠后折合每天639元。图据媒体报道 而李先生惊讶...
出去玩订酒店被平台大数据杀熟?别慌,教你几招见招拆招!
春节期间我朋友就吃了大亏。他用某平台订酒店,明明看好的房间标价560,下单时手滑退出再点进去,价格直接跳成680!气得他差点摔手机。后来才发现,这是被平台"杀熟"了。我听说过一个故事:现在的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比如说一女子购买机票,被大数据定性为“跨国旅游的有钱人”,机票售价为4309元,她不...
留言吐槽机票太贵,第二天就降价了!大数据“杀熟”何解?
也有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一些消费者因此对平台算法提出疑问。有网友讲述,自己出差订酒店时,发现预订同一酒店、同一房型的价格,比同事之前订的贵了近50元。还有网友说,用某打车软件叫车时,同一时间去同一地点,选同一类型的车,实时报价比其他人贵近10元。“平台没有大数据‘杀熟’的动机。
两人订同一酒店价格却不同?可能被大数据“杀熟”了!国家出手→
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提升优惠促销透明度,清晰说明优惠券的领取条件、发放数量和使用规则等内容。客观如实说明优惠券领取失败原因,严禁以“来晚了”“擦肩而过”等提示词掩盖真实原因。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吕延辉:...
🚨警惕阿里差旅大数据杀熟🚨
🏨同样,在酒店预订时,阿里平台上的价格也比其他平台更高,且退改条件极为苛刻!😡🤬反馈给客服,却遭遇各种推托,近一个月都没有得到合理解释!🤬🚫提醒大家,这种已经收取客户服务费的toB平台,竟然还玩大数据杀熟,真是让人愤怒!避免使用,以免上当受骗!🚫...
订酒店APP平台用大数据"杀熟":同一酒店两个价格 - 北青网
记者亲测使用某APP订酒店房间,老用户与新用户查到的价钱不同。类似的APP宰客并非个案。自3月份以来,微博、知乎等多个网络平台上,都出现了以“大数据杀熟”为关键词的热门网帖。“3·15”前夕,青岛市民陈女士也贴出截图证据,曝光自己在某款APP上订房的“老客价”高于丈夫的“新手价”。这一期间,有媒体专门...
揭秘“大数据杀熟”及其酒店预订对策
应对大数据杀熟的策略 证据收集 在订酒店时,若发现价格异常,务必冷静应对。需迅速截屏、录屏,保留房型、入住日期和价格等信息。 尝试用不同账号进行对比,如你和朋友的手机,或新注册的小号,有时新账号能查出更优惠的价格。预定后,若短时间内降价,可申请价保。价格对比及订单保留 保留好订单截图和房型、优惠...
反杀大数据杀熟,守护你的钱包
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也明确,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价格歧视,否则将面临最高五十万元的处罚。这些法律法规如同一把把利剑,高悬在违规平台头顶。消费者若遭遇大数据杀熟,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向平台投诉、向监管部门举报,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酒店大数据杀熟?不同账号价格差异大
大数据说:我认得你,所以涨价! 前有航班信息非法叫卖、机票搭售,后有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近来槽点满满的在线服务平台频频陷入消费者信任危机。 近日,一位网友称,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
记者调查大数据杀熟现象:App上订酒店,黄金会员比普通会员贵211元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通过舆情监测手段梳理出8种大数据杀熟形式,分别为:新老用户打折优惠信息不同;广告联盟分享用户数据;针对用户特点提供特定服务;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浏览过程遭遇“花式”催买;老用户比新用户价格高;默认勾选之前购买过的产品;不消费时送优惠券,消费时却没有。根据此前北京消协发布的...
电商大数据“杀熟”套路:订票取消后价格立刻翻倍
众多网友对此表示不满。有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级价格歧视;有专家则表示,这一价格机制较为普遍,针对大数据下价格敏感人群,系统会自动提供更加优惠的策略。订票约车等都会被“大数据杀熟”网友“廖师傅廖师傅”称,自己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380-400元左右。淡季某日,自己的账号查...
当心!你可能是下一个被大数据‘杀熟’的目标
2020年的一起典型案例中,一位顾客发现她通过一家知名商旅APP预订的酒店房间价格远超酒店的实际挂牌价,最终该事件以平台三倍赔偿告终。这一案例不仅揭开了大数据“杀熟”的一角,也反映了公众对此类不公平行为的强烈不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种做法可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它却极大地损害...
调查|查同一间房,老用户贵一百多元,大数据杀熟有治吗?
同一时间不同用户价格不同、付费会员比免费会员价格更高、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五一假期将至,不少消费者在网上预订机票或酒店时发现,自己似乎遭遇了大数据杀熟。由于大数据杀熟具有隐蔽性和即时性,消费者往往发现难、举证难、维权难。调查 消费越多价格越高 相同房型差价上百 “太离谱了,在平台买得越多,...
三问“大数据杀熟”为何屡禁不止
“大数据杀熟”有何新变种、新套路?“千人千价”的现象缘何屡禁不止?如何治理“大数据杀熟”?一问:“大数据杀熟”有何新套路?“国庆出去玩订酒店发现,同样的房间,用自己常消费的账号订显示388元,而用不常用的账号订只要236元,价格相差近一倍!”“同样的酒店,不同平台差价将近100元。”刚刚过去的“十一...
熟客成肥羊?携程大数据杀熟事件追踪
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旅游平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规划与预订,但也不时引发争议,其中“大数据杀熟”问题尤为突出,而携程作为行业巨头,更是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老用户的“高价”遭遇 不少经常使用携程的用户都有过类似经历。在预订机票时,用不同手机、不同账号查询同一航班,价格却大相径庭。有用户发现,自己...
平台采集个人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订房价格竟比实际高出1倍...
胡女士很纳闷,她是携程旅行APP的钻石贵宾级会员,携程承诺钻石会员拥有“订酒店8.5折起”等特权,“可这次为什么订房价格比实际高出1倍不止?”事后,胡女士向携程客服投诉,不过并没有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之后,胡女士以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采集她个人非必要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为由,诉至绍兴市柯桥区法院,...
两人同时订酒店价格差一倍多 问题出在哪?
电商大数据“杀熟”再引热议 作者/ IT时报记者 沈毅斌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近年来,电商“杀熟”一直有着极高的社会关注度。近日,一位飞猪用户晒出同一时间、同一航班、同一行程,三个账号显示出来的机票价格相差近千元的截图,让“大数据杀熟”再次引起热议。飞猪官方客服对此回应称“肯定不是杀熟,但不...
315聚焦:OTA平台大数据“杀熟”何时休?
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截至3月14日,大数据“杀熟”相关投诉达8821条。 在OTA领域,有消费者投诉,携程、同程旅行平台的同航班同舱位在不同设备端存在上百元差价,在去哪儿平台反复查询机票后价格呈现阶梯式上涨,飞猪黄金会员购买机票的价格却低于更高等级的铂金会员。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