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事故背后的“智驾狂吹”:车企营销夸张话术误导消费者 陈聆听/文20...
2025年2月,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里面明确提到“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等信息时,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夸大系统能力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 智能驾驶技术已进入关键阶段,行业竞争激烈,
小米汽车被曝误导锁单:5000元定金无法退款|游民星空
今日(3月29日),据黑猫投诉消息,小米汽车SU7昨日上市后,部分消费者在维权平台投诉称,5000元汽车定金无法退款。 有消费者自称是没有买过车的“小白”,参加抢购后结果不想要了发现订单无法退款,称小米汽车App流程设计和雷军宣传词有导致消费者会产生误点的问题,不能7天无理由退款。该用户还称在锁单确认时没有明显的...
杭州车主正式起诉小米汽车,要求“退一赔三”!
曾与小米汽车高管面谈的杭州准车主高先生向橙柿互动记者证实,在等待了一个多月没有等来任何回复后,他已于今天向杭州钱塘区人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正式起诉小米汽车。高先生一方认为,小米汽车为提高销量,故意对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实际情况和性能相关情况进行虚假宣传,诱使消费者购车,构成欺诈,因此根据《消费者权...
“App考试都是假的”,大量内幕曝光!小米事故警示录:谁是吞噬生命...
“首先,长达100多页的安全手册,是鲜少有用户看的。之后,安全手册一旦有漏洞,便会让产品经理去补上,消费者找不到漏洞。”一位智能驾驶工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各路明枪暗箭、踩一捧一的花式宣传中,消费者被“失真的信息”所蒙蔽,在不透明的信息差下沦为营销狂欢中可能的代价。智驾教育,从“新手村...
小米:案子破了 - 知乎
试想,一个品牌在努力创新、用心做产品时,却要分出精力应对这些无中生有的恶意攻击,甚至被卷入毫无根据的舆论漩涡,这对企业来说,公平吗?对消费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误导? 文案自动生成软件、近万个社交媒体账号、复杂的分发链条……这些技术手段和操作模式,早已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条分工明确的产业链。
小米汽车软件更新引争议车主质疑性能打折,官方紧急致歉-有驾
小米汽车软件更新引争议车主质疑性能打折,官方紧急致歉 丶木浦1J发布时间:05-08 09:28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销量排行榜 总榜单 星愿 6.88-9.78万 全国销量38715 查报价单 海鸥 6.98-8.58万 全国销量31105 查报价单 秦PLUS 7.98-17.98万 全国销量29328 查报价单 人气排行榜 总榜单 星瑞 9.97-13.87万 ...
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
小米汽车5月7日回应称,已暂停该版本推送,并计划在4-8周内通过新版本解决问题。对于已升级用户,除修复功能外,还将提供5000积分、洗车机及免费取送车服务。但法律人士指出,小米未在购车协议中提前告知解锁条件,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碳纤维前舱盖宣传与实际不符 1月1日,小米汽车宣布SU7 Ultra可选装...
小米售后处理方式引发车主不满,损失谁来补偿?消费信任危机显现...
但90%消费者误以为自动泊车是“自动驾驶”,这种认知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此类事件的矛盾。 小米用户协议,虽明确“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实时进行监控”,但消费者在理解以及认知方面,存在着偏差,而车企在进行宣传的时候,可能也存在着误导行为,这就导致了责任划分不够清晰,从而引发了争议。
小米汽车深陷信任危机:性能缩水、宣传翻车,雷军如何破局?_懂车帝
小米通过OTA升级将SU7 Ultra的1548匹马力限制为900匹,用户需通过“赛道圈速考核”才能解锁全部性能。此举被批“技术霸权”,用户质疑车企以安全为由剥夺车辆控制权,购车后需“考试”才能享受宣传性能,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碳纤维前舱盖“装饰门” ...
成年人的“误触”:小米汽车无法退定金为何上了热搜?
至于故意误触者,网传有个段子是这样的“说自己误触不小心锁定的,您的意思是说你无意中下载了小米汽车app,注册成功,点开了订购页面,然后无意选择了个人车型和详细配置,然后无意填上了名字,再无意精准填上了18位身份证数字,然后误触并同意购买协议,再误触支付定金,最后误触六位数银行密码/指纹支付/面部支付...
定金纠纷、试驾车爆胎,小米汽车火爆之后会遇上花式“翻车”吗……
此外,SU7创始版现车配置已经锁定,消费者在支付2万元定金后,即锁单。 小米汽车确认支付页面上的定金提示。图/网页截图 不过,多位网上投诉的用户提及,他们提前锁单是“误操作”,小米汽车APP的购车流程没有明显提示,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超70位小米车主计划起诉!小米虚假营销踢到钢板了?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认为,“但是考虑到这个部件的功能实际上不属于车辆必备的基本功能,我认为不构成欺诈销售的严重程度,但小米应当按照消费者的意愿进行退款或者调整车辆配置。”威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兆全律师表示,小米汽车的宣传肯定是存在问题的,应该属于虚假宣传,或者是过度夸大产品的性能。这违反了《...
小米SU7的火爆上市与消费者维权风波
对此,小米方面回应称,定金在7日内支持无理由退款,但超过7日后,车辆配置将自动锁定,定金不退。这一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小米的生产和销售流程,但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对消费者权益的担忧。针对这一问题,有消费者认为小米汽车APP的购车流程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应该给予消费者更多的提示和确认流程。而一些...
就因眼睛小被判疲劳,小米SU7劝退用户,这锅AI必须背
眼睛小被判疲劳驾驶?小米SU7劝退用户,这锅AI必须背! 最近,一则关于“驾驶员因眼睛小被系统误判疲劳驾驶”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更戏剧性的是,小米SU7的车主也纷纷吐槽,称车载AI系统频繁误报疲劳驾驶,甚至有人因为“眼睛小”被系统强制提醒休息,导致用车体验大打折扣。一时间,舆论哗然——AI技术本应提升...
这都是前期被雷军忽悠瘸的消...@gjgdjtj的动态
这都是前期被雷军忽悠瘸的消费者网上预订的数据,这几个月下来,小米汽车的事故率这么高,还有人购买那真是人傻钱多的主。 小米汽车在发布之后,很多消费者因为雷军的个人影响力和宣传而提前下单,但实际交付后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些车主反映车辆存在各种故障,比如系统不稳定、电池问题以及车身质量不达标等。 这些情况让...
支持消费者小米汽车虚假宣传退一赔三...@我悠驴的动态
支持消费者小米汽车虚假宣传退一赔三, 你越删文删视频, 大家越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绝不向资本霸权势力低头。 《第一财经》《中国经营报》纷纷支持订购了小米汽车的消费者维权。 如果这些宣传和实际产品不符,那就是在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定。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退一赔三规定,这...
从小米SU7事件看语言信任危机:过度营销与AI造谣_懂车帝
从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改为辅助驾驶,汽车行业改两个字用了五六年,实事求是的过程过于漫长,对消费者的误导案例已经不胜枚举。小米SU7事件为智驾领域亮起警钟:“真实”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条件。 舆论漩涡中,也考验传播真实性。在不少对智驾安全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组数据: “德国全德汽车俱乐部测试证实,驾驶员平均需...
小米改名辅助驾驶,车企虚假宣传何时休,消费者安全谁来守护?
小米的改名,或许能算亡羊补牢,可那些被“智驾”迷梦吞噬的消费者,他们的伤痛谁来抚慰?他们的损失谁来弥补?这并非小米一家之过。放眼望去,如今的汽车市场,又有几家车企不沉迷于“自动驾驶”的虚假宣传?他们恨不得让消费者相信,只要买了他们的车,就能立刻过上躺着上班的神仙日子!然而,残酷的现实一次又...
小米汽车遭遇上百余名消费者投诉,原因是因为锁单
然而,多位车主表示,小米汽车App并没有特别提醒锁定配置便不能退订,流程设计和宣传词有导致消费者产生误会之嫌。消费者普遍认为“锁定配置”字样具有误导性,且没有设置再次验证确认的流程,因此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在车主反馈无法退订问题后,小米在下定界面重新设置了提醒确认锁单的弹窗,但此前的问题已经引发了...
小米汽车动力缩水,信任危机爆发,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小米汽车,你这次摔碎的,何止是一件瓷器,更是消费者心中对国产品牌的殷切期盼。1548匹马力,这串数字曾点燃了多少车迷的激情!多少人为此倾囊而出,只为体验风驰电掣的快感?然而,这华丽的数字背后,竟隐藏着冰冷的算计。小米汽车,你用软件锁定了动力,将消费者的期待弃之如敝履,将诚信二字践踏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