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惠谭烈士AI数字人首发仪式在沪举行,用乡音“亲口”读出家书_浦江头 ...
大屏幕上,定格在30多岁的饶惠谭AI数字人,身穿志愿军服装,用湖北口音的普通话“亲口”读出了给二位胞兄的家书。这封写于1953年1月20日的家信,是饶惠谭从朝鲜前线给家乡亲人寄回的唯一的一封,家书中再现战场真实的场面和志愿军战士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让现场人员甚是感动。 “要通过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的一张历史老照片,去还原一个数字
万条家训进万家 | 家书传乡音:表达爱意,我们远比想象中“更能说”
有一种“家信”专属于军人 这是一封驻西藏边防战士传来的家书,它不仅仅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还是子弟兵用青春谱写出的一封爱国情书。正如他信里所说:“守卫领土,保卫祖国,早已刻进了我的血液里。” 在部队,王航舵是不惧高原寒苦,用...
微视频丨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
第十二批30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遗骸及相关遗物即将重回祖国怀抱 今天 我们以战士家信为线 以乡音朗读为声 重逢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战士们以家书寄托思念 他们是谁 来自哪里 是谁的孩子、爱人、父母 又有着哪些心愿与牵挂 △江苏籍烈士李征明的信上画满了“表情包”他们鲜少提及战火与牺牲 只愿用最朴素的...
家书纸短 家国情长丨穿越73年,共读这一封封血染的家书…… - 中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73年前,无数中国青年喊着这句响亮的口号,告别家乡,远赴异国。 他们是战士,炮火连天的岁月中,挺立在保家卫国的最前线;他们也是父亲、丈夫、儿子,在战斗间隙,用一封封家书倾诉着对祖国、对亲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今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让我们共读抗美援朝烈士...
月光下的家书 | 重读宁国烈士杨春水的南疆家信
1984年中秋,南疆的月光洒在一群年轻战士的肩头。他们嚼着干粮、唱着思乡的歌,在战火纷飞中遥望故乡的月。宁国烈士杨春水用一封家书记录了那个夜晚的思念与热血。今天,我们邀请到宁国烈士陵园讲解员胡丽莎,带我们展开这封泛黄的信笺,触摸那段鲜为人知的铁血柔...
乡音无改
不认识您。”他急切地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呐!今天连队有个规定:允许战士给家里打个长途电话,我家在潼关县秦岭山区里的农村,家中老娘上了年纪,眼力不好,也没有手机。许多人都挨着个儿给家里打电话,可我打给谁呀?”话说到这儿,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可我又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我只是想听听您的这一口乡音……...
万条家训进万家 | 家书传乡音:尺素映初心,纸笔传真情_澎湃号...
“我的太爷曾参加北伐战争,祖父、叔祖父参加革命,自此立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训。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继承先辈精神,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作为革命烈士后代,在父母的熏陶下,刘少平从小熟读毛主席诗词及《毛选》等著作,勤奋好学,并在大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战士的家信_刘斌_高音质在线试听_战士的家信歌词|歌曲下载_酷狗音乐
刘斌- 战士的家信 专辑:乡音乡情 歌手:刘斌 战士的家信 - 刘斌 词:陈少琪 曲:金培达 你问我守在哨所苦不苦 远离家乡是否孤独 一封家信有多少情爱 只有我们当兵的人心里最清楚 说呀说呀说不苦也真苦 茫茫雪原半年不通路 说孤独也真孤独 山顶上只有我们一间小屋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丨抗战家书:烽火岁月里的浓浓家国情
每月在军部后方领米未知能领足五百市斤否?念念。现在此逃难中,最要紧是食饭。其他要尽量省钱。亚彩不可留用,少个则减少个人食饭。我身体平安请勿念。耑[专]此顺颂。闺好。波字顿首(铃朱印“余子武印”)六月廿七日 这封家书余子武将军家人辗转至1944年7月26日才收到,而在此前的7月22日,余子武在保卫...
抗战中的湖湘红色家书 - 百度文库
茶陵县腰陂镇的私塾先生李守常,将抗日家书编成韵文教材。他独创的"血书识字法",让百余位文盲战士学会在绷带上书写家信。现珍藏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抗战千字文》手抄本,收录"父老且珍重,驱寇再承欢"等七言短句,这些沾着草灰与血迹的平民史诗,构建起湖湘文化的战时记忆谱系。汨罗江畔的屈子祠内,保管着六箱...
家书:感受军校学员的思念、成长与豪情 - 大陆军事 - 华夏经纬网
“月是故乡明”的你,习惯了夜巡路上抬头看看月亮,不自觉思念起另一个地方;翻看手机上志愿军战士“表情包”家书的你,泪水常常打湿眼眶,在这个“写信成为...你们好!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算算日子,这应该是儿子这一年来第二次给你们写信。 还记得第一次写信还是新训的时候,当时我们教导员周虹让我们...
[共同关注]见信如晤:志愿军战士家书 无声诉说深情 字字倾诉思乡情...
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共同关注]见信如晤:志愿军战士家书 无声诉说深情 字字倾诉思乡情 句句表达报国心 选集 更多 《共同关注》 20250827 《共同关注》 20250826 《共同关注》 20250825 《共同关注》 20250824 《共同关注》 20250823 《共同关注》 20250822 ...
“家书传乡音 共叙家国情”主题家书、家信获奖名单揭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养时代新人、弘扬优良家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妇联特开展“家书传乡音 共叙家国情”家书、家信征集活动,各部门、二级学院积极参与,共报送教...
家书家信传家风 | “家书传乡音 共叙家国情”优秀家书家信作品...
家书家信传家风 | “家书传乡音 共叙家国情”优秀家书家信作品展播(二)《蓑影簌簌》致爷爷的一封家书智能智造学
抗战回忆里的家信
抗战回忆里的家信 #抗战回忆里的家信#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家书不仅是亲人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勇敢者心灵深处的一丝慰藉。抗战时期,许多士兵和游击队员在战斗之余,往往会提笔给远方的家人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念。这些字里行间流淌着血与泪,融汇了无数家国情怀。一封信的背后 记得有一位老兵,常常在夜深人静时...
重温“烽火家书” 奏响许党报国的青春之歌_先锋文汇_共产党员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一封封家书以笔墨为刃、以信念为甲,在字里行间镌刻下革命先辈的赤子之心。这些“烽火家书”不仅是血脉亲情的纽带,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们蕴藏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锋芒,以及“大道笃行系苍生”的为民初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
追梦少年王源,用独特嗓音朗读两封“抗战英雄”的家书 - 源家军
而本周《信中国》也将迎来目前为止年龄最小的信使王源。17岁的他处事通透,谦逊有理,颇具主持天赋的他一直被前辈们所看好。而本周,王源将用自己独特的薄荷嗓音念读两封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抗战英雄”的家书,读出自己的家国情怀。穿越时空的隔阂,将那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文字,一一道来,将那些信仰传承。王源,做...
数字时代打开80年前的家书,看到这一幕破防
谢晋元最终牺牲在战场,但他的家书却穿越时空,讲述着何为“家国天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不仅是诗的慨叹,更是抗战时期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通过战时邮局传递的家书超过十亿封。每一封信都是一次生死未卜的告别,每一次书写都可能是最后的倾诉。在延安,在前线,在敌后,无数中国人用最原始的...
红色家书里的“小家”与“大家”
打开这一封封泛黄斑驳的信笺,笔蘸硝烟与忠诚的心里话,力透纸背的碧血丹心,将我们带回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望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付出汗水、鲜血和生命的历史。解放军战士牟明亮写给父母的两封信很短,他在书信中反复叮嘱父母不要牵挂自己,用寥寥几句交代自己参与周村、济南等重大战役中负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