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
中新网广州11月6日电 (记者 蔡敏婕)“AI时代才刚刚开始,不要去相信AI一下子能颠覆生活,它一定是循序渐进,逐步进步的。”小鹏董事长 CEO何小鹏6日在广州表示,AI机器人将是第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交通工具,是未来出行探索的重要一环。“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要有AI能力、芯片研发、硬件开发能力。”以“科...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机器人比汽车还要难做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机器人比汽车还要难做,需要时间沉淀和积累。何小鹏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会比汽车更普及,甚至可能替代部分汽车功能。小鹏汽车正在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未来可能会推出相关产品。(中证金牛座)来源: 同花顺7x24快讯
小鹏AI日的「9点必读」:机器人比车难做10000倍
何小鹏认为,当交通工具有了思想之后,无人驾驶汽车也好,机器人也好,都是殊途同归。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都应该有沟通和说话的能力,甚至能懂得主动规避一些道路、交规相关的复杂风险。通过他的观察,近期机器人公司已经造出了众多机器人的实体,但能力依然有限。这是因为,机器人比汽车更难做,更难制造,因为机器人的...
对话何小鹏:AI机器人越做越觉得难,比AI汽车更难,没有500亿做不好
“我们越做越觉得AI机器人难做,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何小鹏表示。 对于业内争议的机器人形态,何小鹏坚定表达了对人形的支持。他认为,轮子可以跑得更快、更稳,但人形能更加适应人整体的周边环境,能够规模化。此次小鹏新出的AI机器人Iron即为1:1类真人尺寸和比例,拥有超60个关节...
寒霜何小鹏:做AI汽车更难AI机器人比
何小鹏:做AI汽车更难AI机器人比寒霜 该11手指可完成抓6拿 (在过去的十年里小鹏汽车在智能汽车 公里)“AI个国家和地区,汽车更难AI日在广州表示,时代才刚刚开始,放等精巧的任务。”机器人为代表的前沿 CEO秒充电6记者,AI月,小鹏汇天研发的全球首款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超级电动体系AI其中AI怀揣着同样的初心与梦...
小鹏AI 机器人 Iron 正式亮相 何小鹏: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
新浪科技讯 11月6日下午消息,在小鹏AI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发表演。何小鹏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发布会上,小鹏 AI 机器人 Iron 正式亮相。小鹏 Iron 采用仿人结构设计,身高 178cm,体重 70kg,拥有 62 个主动自由度;”大脑“采用图灵...
#小鹏AI科技日# 何小鹏在AI科技日上谈做AI... 来自直播车市 - 微博
#小鹏AI科技日# 何小鹏在AI科技日上谈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2023时尚年鉴##我的年度LOOKBOOK# http://t.cn/A6nNG7im
市值已是蔚来两倍!小鹏今年终于支棱起来了?
去年11月的小鹏AI科技日上,何小鹏直言做AI机器人比做汽车更难,甚至表示没有500亿元根本做不好。虽说智能汽车和AI机器人有一定的技术互通性,但AI机器人要想在更复杂的环境中做到好用的水准,对企业的电机技术以及识别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按照官方的说法,小鹏目前的云端大模型是国内首个泛机器人领域的基础大模型,...
没有500 亿,做不成人形机器人
美国人形机器人企业 Figure AI 创始人 Brett Adcock 认为,做人形机器人将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而何小鹏最近给出了一个更具体的数值:500 亿。「无人驾驶只是 AI 机器人最基础的能力。做 AI 机器人比做 AI 汽车难一万倍。」何小鹏在 11 月 6 号的小鹏 AI 科技日上说。同时,背景 PPT 还亮着几个大字:没...
小鹏汽车大秀AI肌肉 何小鹏:没 500 亿投入做不好 AI 机器人
在何小鹏看来,AI机器人将是首个具备自主能力的交通工具,是未来出行探索的重要一环。他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困难,需要具备AI能力、芯片研发、硬件开发能力。同时,没有500亿投入难以做好AI机器人。” 目前,小鹏AI机器人已进入工厂工作。未来,小鹏AI机器人还将走进销售门店、办公室、家庭等场景,深度融入人类的...
车企跑步入场“造人”,只因机器人与汽车技术共通?|界面新闻 · J...
2024年11月6日的小鹏AI科技日上,何小鹏称,做AI机器人比做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元做不好AI机器人。此话或许略带夸张成分,但绝非无稽之谈。 在小雷的实际体验中,无论是GPT-4,还是豆包、Kimi、文心一言等AI大模型,均存在无法准确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问题,而这恰恰是人形机器人与用户随意交互的基础。
被断言“没有500亿做不好”的机器人赛道,车企竞相押注
尽管前景可期,但在业界看来,对于主业为造车的车企而言,涉足这一领域会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就是资金关。在今年11月6日的小鹏AI科技日上,何小鹏曾指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而此前,行业对于造车的门槛主要说法在400亿左右。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蓝鲸...
小鹏AI机器人Iron震撼亮相:何小鹏揭秘AI机器人背后的千亿挑战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Iron的双手采用了1:1的人类双手尺寸设计,并配备了15个自由度,能够精准地完成各种复杂的物体操作任务,如抓取、搬运等。“做AI机器人比做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何小鹏在发布会上坦言,“没有500亿的投入,很难做出一款成功的AI机器人。”这番话不仅揭示了AI机器人研发的巨大挑战,...
小鹏汽车再推新机器人 核心技术与智能汽车同源
何小鹏判断,做AI机器人比做AI汽车更难,没有500亿元投入难以成功 【财新网】小鹏汽车(NYSE:XPEV/09868.HK)的机器人业务板块重整旗鼓,推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在11月6日举行的“AI科技日”活动上,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何小鹏发布了这款机器人。它将率先聚焦工厂、门店等场景,目前已在小鹏汽车整车工厂进行初步...
科技改变世界 “小鹏AI科技日”成功举办_汽车_中国网
在何小鹏看来,AI机器人将是第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交通工具,是未来出行探索的重要一环。他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要有AI能力、芯片研发、硬件开发能力。同时,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 小鹏AI机器人Iron以1:1类真人的姿态展现,其拥有超60个关节,可模拟人类站立、躺卧、坐。值得一提的是,小鹏AI机...
被断言“没有500亿做不好”的机器人赛道,车企竞相押注
在今年11月6日的小鹏AI科技日上,何小鹏曾指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而此前,行业对于造车的门槛主要说法在400亿左右。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蓝鲸新闻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链还相对不成熟,在成本高企和还未大规模商业化量产之前,布局...
何小鹏谈2025年汽车行业两个赛点:L3和规模卖车_手机新浪网
即便换一两款车,我们还是有能力做到小胜。 晚点:但在 2024 年四季度之前,没人相信小鹏可以有 “两次小胜”。 何小鹏:我觉得最难的事,是让一个曾经陷入低谷的创业企业团队重新找回信心,让思维重建。你做了很多事,但最后能不能重建信心,你无法控制。2023 年我们只有三季度好一些,因为与大众、滴滴的合作,其他时间...
车企跨界“造人”热,机器人与汽车技术共通成关键驱动力?_人形...
然而,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技术上的挑战、高昂的研发成本以及量产的困难,都是车企需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实用性方面,人形机器人的关节灵活性、续航能力、成本控制等,都是制约其普及的关键因素。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就曾表示,做AI机器人比做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元做...
车企跑步入场「造人」,咋回事?
2024年11月6日的小鹏AI科技日上,何小鹏称,做AI机器人比做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元做不好AI机器人。此话或许略带夸张成分,但绝非无稽之谈。在小雷的实际体验中,无论是GPT-4,还是豆包、Kimi、文心一言等AI大模型,均存在无法准确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问题,而这恰恰是人形机器人与用户随意交互的基础。在...
晚点对话何小鹏:为做一个真正的 CEO,我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下)
何小鹏:看一个人有五个角度——专业、业务、管理、体系和基础。很多人会优先看专业,他有经验,所以他应该干这个,但他有可能因为经验主义,导致高度受限。 AI 汽车是一个多维度能力的组合。为什么让干研发的人去干 HR?传统 HR 是在选育用留的框里干活,我现在更需要懂数字化和信息化的 HR。陈永海做过产品,只是没...